“嘩啦!”
僅剩的那個朝鮮使臣在幾潑冷水后,慢慢蘇醒了。
睜眼看了看周圍,發(fā)現(xiàn)朱雄英和那個錦衣衛(wèi)在身前站著。
他想死的心都有了,怎么就沒死呢?還得面對這個魔鬼!西八!
好在朱雄英提前讓人換了個包間,要不然他醒來看見旁邊尸體的慘狀,估計又要昏死過去了。
朱雄英這時不耐煩的開口說道:“你!回去告訴李成桂!讓他以后派使臣來大明,記得找個會說漢語的、正常點的!”
“還有,關(guān)于駐軍的事不用他操心,大明不會虧待他的朋友的!”
“記住了嗎?”
那名朝鮮使臣聽完后,眼神依舊迷茫:
“嗡?”
“我他媽...”
朱雄英差點沒忍住掏槍給他崩了!他娘的你聽不懂漢語你早說??!
于是他轉(zhuǎn)頭就走了,頭也不回的囑咐錦衣衛(wèi)道:
“把我剛才說的給他交代清楚!然后送他回住宿,等閱兵儀式結(jié)束了,就讓他回去!”
“是!殿下!”
...
奉天殿
這時,戶部尚書傅友文、禮部尚書李原名,正在給朱元璋匯報閱兵儀式和大軍出征的準備工作。
“陛下,這是此次出征的開銷情況,您請過目!”
戶部尚書傅友文,拿出了一沓子裝訂好的賬簿,交給了一旁的太監(jiān)。
太監(jiān)拿到后檢查一番,沒有問題,交給朱元璋。
朱元璋仔細的翻了翻賬簿,神色從容。
是的,他從來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
從前幾年加收商稅開始,每年都國庫收入都在成倍增加!
回想之前自己節(jié)衣縮食的模樣,心中忍不住感嘆:
“還得是咱的大孫?。∵@錢賺的就像吃飯喝水一樣!”
看了一遍沒有什么問題,便將賬簿還給了傅友文,叮囑道:
“嗯,做的不錯,這段時間辛苦了,國庫財政這塊有你盯著,咱很放心!”
“以后多跟雄英交流交流,那小子像驢似的,不抽他他不跑!”
傅友文聽后十分受用,喜道:
“陛下言重了,這都是臣的分內(nèi)之事!”
“太孫殿下才智近妖,這商稅之事,開源節(jié)流之法,還有借貸記賬法,個個都如神仙手段!”
“微臣必定向太孫殿下虛心請教!我大明有此國祚,實乃國之大幸?。 ?/p>
這段話直接吹捧到他的心巴上了,只要說咱大孫好話,他都開心!
“哈哈哈哈!你們別再夸他了,再夸他他都好上天了!”
話中雖有責(zé)怪,可他的表情哪里有一絲不悅,滿滿的都是驕傲!
他轉(zhuǎn)頭看向禮部尚書李原名說道:
“各國的使臣都安頓好了嗎?明日就是閱兵和出征儀式了,可不要出差錯!”
李原名恭敬的行禮說道:
“陛下請放心,各國使臣早已安頓妥當(dāng),且都在監(jiān)視中,絕不會有半分差錯,就是那朝鮮使團...”
朱元璋揮了揮手說道:
“這個咱知道了,標兒這段時間確實有點忙,沒時間搭理他們?!?/p>
“只不過他們?nèi)フ倚塾?,估計這會已經(jīng)...”
朱元璋似乎已經(jīng)猜到結(jié)果了,他們?nèi)鐭o頭蒼蠅般撞來撞去,若是不小心沖撞到了朱雄英,他可沒朱元璋那么好說話。
這時,錦衣衛(wèi)蔣瓛急匆匆的走到朱元璋面前跪地說道:
“陛下,最新的情報!”
說著,他拿出一張密信呈給朱元璋。
次日,應(yīng)天府,港口。
這里早已布置好了高臺看臺,朝廷百官,外邦使臣紛紛入座,前來參觀的百姓把周圍的道路堵的水泄不通,只為一睹大明虎賁的光彩!
場面莊嚴肅穆,氣氛緊張而有序。朱元璋坐在高臺的正中央,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角落,確保一切按照計劃進行。
朱雄英站在一旁,身上全副武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興奮、期待、和昂揚的戰(zhàn)意。
隨著一聲響亮的號角,港口的氣氛達到了高潮,一艘艘戰(zhàn)船在海面上排列成陣,威武雄壯,彰顯著大明的海上力量。
在最前端排列的,是十幾艘巍峨壯觀的戰(zhàn)艦,它們的體積與氣勢在江面上形成了巨大的壓迫感,讓所有目睹它們的觀眾心中不禁感到震撼。
這些新改建的寶船,不僅增強了龍骨的穩(wěn)定性,還大幅度提高了其載重能力,每艘船上都裝備著最新研發(fā)的紅衣大炮。
水手們?nèi)缪啻┧笥诩装迳?,有序地?zhí)行著戰(zhàn)前的準備工作,表現(xiàn)出嚴明的紀律和高超的海戰(zhàn)技巧。
朱雄英凝視著這些龐大巨獸,心中澎湃著對大明海軍的驕傲與期盼,他深知這些戰(zhàn)艦不僅是國力的象征,同樣也承載著朱元璋以武立國、以威立威的國家意志。
寶船的后排和兩側(cè),則是密密麻麻的各種小型戰(zhàn)船,沖鋒的,運兵載馬的,負責(zé)偵查的,運送糧草輜重的。
從眾人視線范圍內(nèi)一直向長江兩側(cè)延伸出去,一眼望不到邊。
朱雄英身旁幾個忙碌的身影,正不時抬頭仔細觀察不時低頭涂涂畫畫。
這些人是朱雄英親自精挑細選的工部畫匠,當(dāng)時他讓多名畫匠來到朱元璋面前,說誰能把朱元璋畫的最像的,可以升官封賞。
最后在朱雄英挑出一張豬腰子臉的畫像,并將作畫者拖出去砍了后。
大明的畫風(fēng)一改此前寫意的手法,而是追求極致的真實。
應(yīng)朱雄英的要求,他們需要在一張長六米,寬一米的紙上畫出一幅《大明海軍征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