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睜開眼睛,頭痛欲裂。眼前不是熟悉的故宮展覽廳,
而是一間古色古香的房間——檀木床榻、繡花帷帳、銅鏡妝臺,
還有身上這件陌生的素白中衣。"姑娘醒了?"一個梳著雙髻的少女推門而入,
手里端著銅盆,"奴婢伺候您梳洗。今日是選秀最后一日,姑娘可不能再耽擱了。"選秀?
我猛地坐起身,一陣眩暈襲來。最后的記憶是在故宮參觀"康乾盛世特展",
觸摸了那枚據(jù)說屬于馬爾泰若曦的玉佩..."現(xiàn)在是哪一年?"我的聲音顫抖著。
少女驚訝地看著我:"康熙四十三年啊。姑娘莫不是昨夜驚夢還未清醒?"康熙四十三年!
我穿越了?而且還成了待選秀女?我低頭看著自己纖細白皙的手指,
這分明不是我那雙因常年敲鍵盤而略帶薄繭的手。"姑娘閨名是?"我試探著問。
"姑娘說笑了,奴婢是小翠啊。"她擰了帕子遞給我,"您可是林大人家的千金林若曦,
昨日剛通過初選。"林若曦?我竟與《步步驚心》中的女主同名?這巧合讓我心頭一顫。
小翠熟練地為我梳妝打扮,鏡中的面孔陌生又熟悉——杏眼櫻唇,膚若凝脂,
是個標準的美人胚子。"姑娘今日氣色不佳,可是昨夜沒睡好?"小翠邊為我挽發(fā)邊問。
"做了個很長的夢..."我含糊其辭,大腦飛速運轉(zhuǎn)。既然穿越已成事實,
當務之急是了解處境?!墩鐙謧鳌返膭∏槲覡€熟于心,但現(xiàn)在是康熙年間,
離雍正登基還有十幾年,甄嬛應該還未入宮。"小翠,宮中有位甄嬛...不,
甄玉嬈小姐嗎?""姑娘怎知甄家小姐?她與您同批參選,昨日也過了初選。
"小翠的回答讓我心跳加速??磥砦也粌H穿越了,還直接進入了《甄嬛傳》的世界線。
作為資深劇迷,我知道甄嬛原名甄玉嬈,入宮后才被賜名"嬛"。若能接近她..."小翠,
我有些頭暈,能否幫我請位太醫(yī)?"我需要時間理清思路。小翠匆匆離去后,我翻找房間,
在枕下發(fā)現(xiàn)一塊玉佩——正是我在故宮觸摸的那枚。玉上刻著"若曦"二字,
背面有"馬爾泰"三字小篆。"馬爾泰若曦的玉佩..."我喃喃自語,
難道兩個世界的若曦以某種方式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太醫(yī)診斷我"驚悸失魂",建議靜養(yǎng)幾日。
這正合我意。我借口失憶,從小翠口中套出不少信息:父親是四品文官,
我因容貌出眾被家族寄予厚望,此次選秀是家族晉升的希望。三日后,選秀結(jié)果公布。
我被封為答應,賜居鐘粹宮偏殿;甄玉嬈被封為常在,居承乾宮。
這結(jié)果比我預想的要好——既不是高位引人注目,也不是低位任人欺凌。"林答應,
這是內(nèi)務府派來伺候您的宮女。"管事太監(jiān)領(lǐng)來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宮女。
"奴婢蘇培盛/崔槿汐,參見小主。"我差點被口水嗆到。蘇培盛?崔槿汐?
這不是雍正身邊的大太監(jiān)和甄嬛的貼身宮女嗎?怎么現(xiàn)在成了我的下人?
而且蘇培盛明明是個太監(jiān),眼前卻是個清秀的小姑娘。"你...也叫蘇培盛?
"我試探地問。小姑娘恭敬回答:"回小主,奴婢本名蘇蓉,因與先帝身邊的大太監(jiān)同名,
常被姐妹們打趣。"我松了口氣,看來只是巧合。
但崔槿汐...我仔細打量這個低眉順眼的宮女,她與劇中描述極為相似,
難道真是同一個人?"槿汐,你原在何處當差?""回小主,奴婢原在浣衣局。
"這與劇中背景吻合。我決定留下她,或許將來有用。至于蘇蓉,我給她改名"蘇月",
以免混淆。安頓好后,我以拜訪同屆秀女為由前往承乾宮。
甄玉嬈——未來的甄嬛正在院中賞梅。見到真人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
她比劇中更為明艷動人,一襲淡紫旗裝,發(fā)間只簪一朵絹花,卻襯得肌膚如雪。
"林妹妹來了。"她含笑相迎,聲音如清泉擊石,"聽聞妹妹前幾日身子不適,可大好了?
""多謝姐姐關(guān)心,已無大礙。"我福了福身,暗中觀察這位傳奇女性。
她的眼神清澈中帶著謹慎,笑容溫婉卻不達眼底,果然深藏不露。我們寒暄片刻,
她邀我入內(nèi)品茶。室內(nèi)陳設簡單雅致,書案上攤開著《詩經(jīng)》,旁邊是幾頁簪花小楷。
"姐姐好字。"我由衷贊嘆。"閑來無事,胡亂寫寫罷了。"她謙虛道,
卻掩不住眼中的自得。我忽然想起劇中甄嬛以才學得寵的情節(jié),靈機一動。"妹妹雖不才,
倒也讀過幾本書。姐姐若不嫌棄,日后可一同切磋。"她眼睛一亮:"如此甚好。宮中寂寞,
得知己難求。"正說話間,
外面?zhèn)鱽硖O(jiān)尖細的聲音:"華妃娘娘到——"我與甄玉嬈同時變色。華妃年世蘭,
劇中最大的反派之一,以驕縱狠毒著稱。我們匆忙整理衣冠出迎。華妃乘著步輦而來,
一襲大紅宮裝,金釵步搖叮當作響,美艷不可方物卻帶著凌厲氣勢。"喲,兩位妹妹好雅興。
"她居高臨下地打量我們,"本宮路過承乾宮,聽聞新晉的甄常在才貌雙全,特來一見。
"甄玉嬈恭敬行禮:"嬪妾參見華妃娘娘。娘娘謬贊,嬪妾愧不敢當。"華妃目光如刀,
在她臉上逡巡:"果然是個美人胚子。"又轉(zhuǎn)向我,"這位是...""嬪妾答應林氏,
參見華妃娘娘。"我低頭行禮,心跳如鼓。"林答應?"她輕蔑地掃我一眼,
"本宮記性不好,不記得有你這號人物。"我強忍怒意,保持恭敬姿態(tài)。
華妃又說了幾句含沙射影的話,便擺駕離去。待她走遠,甄玉嬈長舒一口氣。"姐姐勿憂,
華妃娘娘性子直爽,并無惡意。"我安慰道,心里卻警鈴大作。按照劇情,
華妃很快就會開始針對甄嬛?;貙m后,我立刻召來崔槿汐:"你可知華妃娘娘平素喜好?
"槿汐不愧是后來的心腹宮女,消息靈通:"回小主,華妃娘娘最愛芍藥,
宮中花房日日供新鮮芍藥至翊坤宮。另外,娘娘喜食甜食,尤愛棗泥山藥糕。
"我記下這些信息,又讓她打聽華妃身邊人的動向。當晚,
蘇月回報華妃的大宮女頌芝曾私下接觸甄常在宮中的茯苓。茯苓!
我猛然想起劇中正是茯苓被收買,在甄嬛的茶中下毒。難道歷史要重演?次日一早,
我借口送繡品再訪承乾宮。甄玉嬈正在用早膳,茯苓端著茶盞侍立一旁。"姐姐且慢!
"見她要喝茶,我急忙阻止,"這茶...聞著有些陳了,妹妹帶了新得的龍井,不如嘗嘗?
"甄玉嬈疑惑地看我一眼,但很快會意:"茯苓,把茶撤了吧。"茯苓臉色微變:"小主,
這茶是剛沏的...""怎么,本宮的話不管用?"甄玉嬈語氣轉(zhuǎn)冷。茯苓只得退下。
待室內(nèi)只剩我們二人,甄玉嬈壓低聲音:"妹妹可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猶豫片刻,
決定透露部分實情:"方才見茯苓神色慌張,茶色也異于平常。姐姐初入宮闈,
還是小心為上。"她深深看我一眼:"多謝妹妹提點。"隨即喚來心腹宮女流朱,
"把這茶悄悄拿給太醫(yī)查驗。"三日后,流朱回報茶中確實有毒。甄玉嬈親自來謝我,
眼中多了幾分真誠的感激。"若非妹妹慧眼,姐姐恐怕已遭不測。"她握著我的手,
"不知妹妹如何察覺?""家父曾任刑部小吏,妹妹耳濡目染,略通毒理。"我編了個理由,
"姐姐打算如何處置茯苓?"甄玉嬈冷笑:"暫且留著,將計就計。"我暗自贊嘆她的沉著。
歷史上甄嬛就是通過反間計讓華妃自食其果,看來劇情雖有變化,人物性格卻未改變。
隨著交往深入,我與甄玉嬈日漸親密。她教我宮中禮儀規(guī)矩,我則用現(xiàn)代知識幫她分析局勢。
我們常在御花園賞花論詩,漸漸傳出"林答應與甄常在意氣相投"的美談。一個春日的午后,
我正在御花園涼亭撫琴,忽聞一陣清越笛聲相和。抬眼望去,
一位身著月白長袍的年輕男子立于梅樹下,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打擾姑娘雅興了。
"他收起玉笛,拱手致歉。我連忙起身行禮:"不知王爺駕到,嬪妾失禮了。
"從他腰間玉佩判斷,這應是某位皇子。他微微一笑:"姑娘好眼力。在下果郡王允禮。
"他微微一笑:"姑娘好眼力。在下果郡王允禮。"果郡王!
《甄嬛傳》中深愛甄嬛卻不得善終的悲情角色。我心跳漏了一拍,
眼前人與劇中形象重疊——溫潤如玉,風度翩翩。"嬪妾答應林氏,參見王爺。
"我再次行禮。"原來是林答應。"他眼中閃過訝異,
"早聞新晉秀女中有位琴藝高超的林答應,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王爺過獎。
嬪妾不過是略通皮毛,方才王爺?shù)崖暡攀钦嬲@梁三日。"我們相視一笑。他邀我再奏一曲,
他以笛相和。琴笛合鳴間,我恍惚忘記了身處深宮險境,只覺歲月靜好。分別時,
他低聲道:"林答應若得閑,可常來此處。允禮愿再聆雅奏。"看著他離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