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在哪呀?今天去哪里拜年?!?/p>
“我在家里。正在煮餛飩?!?/p>
“噢,餛飩啊,有湯圓煮幾個湯圓,圓圓滿滿?!?/p>
媽媽說的是圓圓滿滿,而不是團團圓圓。
她笑著說:“好的呀,我等會去冰箱里找找看?!?/p>
冰箱里根本沒有湯圓,她也不愛吃湯圓,但她應(yīng)著,也只是應(yīng)著。
“對啦,媽媽微信給你發(fā)了兩個大紅包,5000是壓歲錢,5000是生日紅包哦,你記得收。”
“好的,謝謝媽媽?!?/p>
話題到這里,有些聊不下去了,媽媽沒說接她過年,也沒說來看她,甚至不知道她已經(jīng)一個人搬出來了。
媽媽再婚以后每年都是這樣的,她默認(rèn)她會跟著大伯一家,走從前的親戚。
她早就習(xí)慣了,可今年有些不同,她有些想告訴媽媽,自己有了一家店,甚至想要等裝修好了,請她來看看。
她沉默了一會,還是帶著笑,問:“媽媽,你在哪里呀?今天出去拜年嗎?”
電話那頭沉默了,或許是怕她找過去,回答得很模糊:“哎呀,拜年還不就是這樣,這家走走,那家串串,東西拎來拎去的?!?/p>
“是呀,好在弟弟還小,有紅包可以拿,像我就不想去啦,親戚都不太熟,也沒有紅包了?!?/p>
聽到她這么說,媽媽好像松了一口氣:“現(xiàn)在年輕人是不要拜年的呀,以后我們老了,可能都沒人拜年,都出去旅游了。你也大學(xué)畢業(yè)了,不想去就不去,沒關(guān)系的。跟同學(xué)朋友出去看看電影也蠻好?!?/p>
“嗯,是打算去看電影的,票都買好了?!?/p>
“那好呀,媽媽再給你發(fā)500塊錢,今天當(dāng)媽媽請客,你自己買個漂亮的蛋糕,和同學(xué)一起慶生奧?!?/p>
“好的呀,謝謝媽媽?!?/p>
“嗯,那先這樣,媽媽掛了,給你發(fā)紅包?!?/p>
她笑容已經(jīng)收起來,嘴角向下,鍋氣蒸騰,濕潤了眼眶:“嗯,媽媽再見?!?/p>
微信紅包提示了好幾下,她還是握著手機沒放下。
拿著鍋鏟的手,抬起來,擦了擦熏濕的眼睛,率先盛出了餛飩,端到床邊的小桌上。
一個人吃完了早飯,點開對話框,收了媽媽發(fā)過來的紅包。
聊天記錄向上翻,上一次聯(lián)系竟然是半年前她畢業(yè)的時候了。
她算了算卡里的錢,除去開店的錢,30萬拆遷款還剩12萬多,算上媽媽發(fā)來的紅包,和大學(xué)打工掙的錢,以及從前攢下多一些,勉強有15萬零376塊錢。
她打開了淘票票,看了看春節(jié)檔電影,最便宜的票價也要69,她于是退出了界面。
還是不看了。
她的床貼著木頭窗戶,她洗過碗,因為沒地方去,就坐在窗邊發(fā)了會呆。
這樣的日子要過到初八復(fù)工,她在心里盤算著,這幾天該怎么過,小廚房里方便面?zhèn)淞撕芏?,冰箱里也凍著肉餡,不愁吃喝。
魚還沒到,她唯一的樂子只剩那一箱煙花。
她想起昨天晚上,又打開了微信,點進高庭的朋友圈,還是那兩條朋友圈,沒有更新過。
她想,他看起來歲數(shù)也不大,除夕還在加班送貨,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樣,生活窘迫呢?
今天他回到家人身邊了嗎?
空想是沒有回應(yīng)的,但不可否認(rèn),她記住了高庭。
這天第二個聯(lián)系她的,是大伯。
下午三點多,她接起大伯的電話:“喂,大伯,新年好?!?/p>
“潘潘,你今天在哪里啊?我們今天到姑太太家吃飯,我讓哥哥去接你啊?!?/p>
“不用啦,我等下跟同學(xué)去看電影,你叫哥哥不要特意過來啦。”
“奧,那你現(xiàn)在人在哪里???上次說的店面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