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
上一屆的“七人領(lǐng)導集體”之一,炎夏國排名第五的大佬!
該不會是重名吧?
吳浩然又看向“爺爺”后面的單位欄,空白的。
奶奶叫宋瑞金,單位也是空白。
老吳想,應(yīng)該是重名,陳正的孫子,怎么可能在臨海這個小城市做基層的小科員呢?
以陳家的背景,如果后代想從政,起步怎么也得是個副縣長。
況且,檔案中陳濤的父母,寫的又都是農(nóng)民,就更不可能了。
可吳浩然還是不死心,便百度了一下“陳正”的資料。
卻沒想到,這位大佬的人物關(guān)系欄中,果然有宋瑞金這個名字,身份是前妻。
吳浩然趕緊往下拉陳正的資料,拉到最下方的“子女”,顯示陳正一共有四個兒子,倒是和陳濤的父親對不上號。
老大在官場,剩下三位都在商海,虎父無犬子,都身居高位。
不過,下面還有一行字。
“另有與前妻宋瑞金所生長子陳恪,在老家務(wù)農(nóng)?!?/p>
陳?。『檬煜?,像是剛剛見過!
吳浩然切回微信,再次打開陳濤檔案,父親一欄,赫然寫著“陳恪”二字。
吳浩然驚出一身冷汗,一個家人重名,或許是巧合,可父親、爺爺、奶奶三個人的名字都重合,而且,還都不是什么常見的名字,這絕對不可能是巧合。
炎夏人,但凡有點文化的,都不會亂起名字,陳濤的奶奶,宋瑞金,叫“瑞金”的,十有七八是元老之后,與圣地“瑞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而陳濤這位農(nóng)民父親,居然叫“陳恪”?
這個字,別說是一個農(nóng)民能起的出來,就是百分之八十的人讀都讀不對,恪讀作“克”不是“各”,指的是謹慎恭敬。
吳浩然之所以認識這個字,是因為當年給自己兒子起名的時候,就考慮過這個字,但起名的先生不建議,說一般人根本壓不住“恪”。
史上用這個字較為出名的是陳寅恪,他爺爺是湖南巡撫,她老婆的爺爺是臺彎巡撫,正經(jīng)的名門之后。
吳浩然又百度“陳正兒子陳恪”的資料,只有兩條,都是宣傳陳正同志早年為官兩袖清風的文章,說他雖然身居高位,但不為后代謀利,親生兒子大學畢業(yè)后,甘愿回老家種田。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關(guān)于“陳恪”的資料。
但這已經(jīng)足以證明,陳濤的爺爺,大概率就是剛從炎夏最高權(quán)力中樞退休沒幾年的陳正的孫子。
或許陳濤低調(diào),或許家人不讓他透露身份,吳浩然作為陳濤的頂頭上司才會不知道。
可林寧是誰,炎夏最年輕的地級市女副市長,父親是隔壁省的省委副書記,她爺爺更是偉人最后一任衛(wèi)士長,退休前是8347神秘部隊的掌門人。
如果陳濤是紅色后代,林寧同樣作為炎夏共和國的紅色后代,她豈會不知道陳濤的真實身份?
代入這么兩個角色,吳浩然再看后面的這倆年輕人,仿佛就是兩顆閃閃的紅星,老吳瞬間覺得,就連自己,都被映襯的滿面紅光了!
原本老吳還擔心,林副市長會因為材料的事情對自己這個商務(wù)局局長不滿,通過捧陳濤這個小科員的方式,表達對老吳業(yè)務(wù)不精的鄙視,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鄙視?呵呵,老吳連被林寧鄙視的資格都沒有,她就是純想捧陳濤一把。
如果按照行政等級論,老吳還掛著市政府副秘書長的職務(wù),和林副市長只差半級,同為市領(lǐng)導,別說是同車而坐,就是他倆說話,都根本沒有陳濤這個小角色插嘴的份兒。
可如果按背景論,這是兩個紅色后代之間的“內(nèi)部交流”,老吳才是那個“小角色”,難怪一開始林寧分座位的時候,破天荒地讓吳浩然坐在副駕駛,而讓陳濤和她自己坐后排。
搞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吳浩然反倒輕松起來,愜意地瞇著眼睛,吹著小空調(diào),琢磨著回去以后,該怎么在假裝不知道陳濤背景的情況下,給他溜個須、拍個馬,弄個“破格提拔”之類。
官場就是這樣,沒有哪個大領(lǐng)導會主動叫組織部門提拔自己的子女或者親屬,但底下人就是忍不住會幫著推一把,并非當事人想通過這種“拍馬屁”獲得些許好處,單純就是對權(quán)力的敬畏和諂媚,這是國人骨子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