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劉全終于有了一支真正的精銳。
不要小瞧這些在殘酷戰(zhàn)爭中活下來的人,他們經(jīng)歷這么一場生死大戰(zhàn),從此,再戰(zhàn)斗時會為了保持這個榮譽,不惜犧牲生命。
這就是兩千年前人們的價值觀,“重諾、守義、輕、生、死”。
只要給他們尊重和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他們會為了這份看重,而對你心悅誠服、以死相報。當(dāng)然,這里不包括“世家大族”,這些所謂貴族,眼里只有利益。
這次大勝,讓劉全的將士們樂瘋了。戰(zhàn)友的犧牲也擋不住勝利的喜悅。從沒有想到,自己能在這樣一場大戰(zhàn)中活下來,還取得了勝利。無論何人,此時此地,只剩下驕傲和自豪。
繳獲無數(shù),戰(zhàn)利品堆積如山。
全軍大宴三日,劉全帶領(lǐng)部隊繼續(xù)出發(fā)。
其實,在這個時代,鮮卑大軍在檀石槐的領(lǐng)導(dǎo)下,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檀石槐,是一個可以與成吉思汗相媲美的草原英雄。在他短短的五十一年壽命里,轉(zhuǎn)戰(zhàn)南北,東擋西殺,建立了一個東西一萬二千里,南北七千里的龐大帝國。并且在彈罕山下,建立了第一個草原王庭。
劉全如果沒記錯,檀石槐四年之后就會歸西。劉全絲毫不敢大意,趁著鮮卑人沒有反應(yīng)過來,乘勝擴大戰(zhàn)果才是王道。就這樣,劉全大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屠殺,復(fù)仇之旅再次開啟。
抵抗者,殺!
投降者,殺!
對陣者,沖上去殺!
逃跑者,追上去殺!
血雨腥風(fēng),吹遍草原。劉全之名,響徹一七八年的歷史時空。漸漸地,人們知道了這個并州小兵,知道了這群劫后余生的漢軍。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者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大漢威武;憂愁者,是那些參與出賣這四萬漢軍的家族們,他們在這場血腥復(fù)仇中察覺出大事不妙,要倒霉了。
草原上嗜血惡魔之名,一時間傳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劉全惡名在草原上隨著風(fēng),傳向四方。鮮卑貴族們互相指責(zé),不該招惹大漢,主張議和的、主張戰(zhàn)斗的,吵成一團。
檀石槐,四十七歲,本應(yīng)年富力強,可是,草原惡劣的氣候和常年戰(zhàn)斗積累的傷害,早早折斷了雄鷹的翅膀,讓這個雄才大略的英雄,疲憊不堪。
鮮卑這個表面上強盛無比的帝國,完全是建立在檀石槐威望之上,檀石槐在,帝國在;檀石槐亡,帝國瞬間就會分崩離析。
這讓檀石槐內(nèi)心充滿悲涼,看著這群貪婪自私,只考慮自己利益的貴族們,檀石槐第一次對自己一生的理想,產(chǎn)生了懷疑。愚蠢的大兒子赫連,難以擔(dān)當(dāng)大任,帝國絕不能交到他手中,孫子柯最倒是非常出色,但是,可惜的是自己行將就木,已經(jīng)無法幫助他成長起來了。
檀石槐內(nèi)心的驕傲不允許他不戰(zhàn)而和,于是,下達了一系列命令,調(diào)集大軍二十五萬,九月會戰(zhàn)。使者縱馬奔向四方傳播著可汗的軍令,檀石槐私下里叫來了孫子柯最,最終,柯最帶著檀石槐的囑托,遠離鮮卑王庭永遠的消失在草原深處。
這時候,劉全大軍依然在草原肆虐,越來越多的漢軍俘虜和奴隸匯入劉全大軍,聞風(fēng)而來投軍的大漢游俠也有不少。
歸入劉全治下的鮮卑女人也突破一百五十萬,至于牛羊馬匹,更是無可計數(shù)。跟著劉全,只要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鮮卑女人們,覺得在劉全統(tǒng)治下也不錯,甚至更好。
別小看女人,漢朝時期的女人,特別是草原上的女人,拿起武器厲害著呢。所以,一支支鮮卑女人組成的軍隊,也出現(xiàn)在草原各處,維護著劉全的領(lǐng)地安全。
鮮卑的動作很快傳到劉全這里,劉全決定聲東擊西,重點打擊。鮮卑檀石槐之后最有可能繼位的魁頭部落,成了劉全首選攻擊目標(biāo)。大軍繼續(xù)戰(zhàn)斗,劉全則帶領(lǐng)一萬五千精銳,極速向魁頭部落奔襲而去。
一人三馬,秘密潛行。
戰(zhàn)斗在凌晨打響,睡夢中,魁頭二十萬部眾的大營很快就被攻破了,一夜攻擊,加上劉全有意的降維打擊,魁頭未來輝煌的鮮卑可汗夢,還未升起就被劉全擊碎了。
戰(zhàn)斗剛一結(jié)束,劉全帶著十位將軍馬不停蹄的又趕往頭曼部落。
早已準(zhǔn)備就緒的精銳之師,一聲令下,很快又擊垮了頭曼部落。
劉全大軍行動不可能保密,消息傳到檀石槐耳中,檀石槐長嘆一聲,鮮卑完了。劉全的戰(zhàn)略和他當(dāng)年一樣。這是看透了草原民族的弱點了。
草原上的雄鷹們,劫掠式的戰(zhàn)斗還行,但是,部落防守能力卻是致命缺陷。讓這些自由散漫的牧民去做戰(zhàn)備防護,那是比母豬上樹更加不可能的事情。
兩大檀石槐孫子部落的慘敗,加速了檀石槐帝國垮塌的速度。比起這兩個戰(zhàn)力強悍部落,那些只想撈好處的所謂貴族部落就是一個笑話。嚇壞了的各部落頭人,想方設(shè)法的要向劉全靠攏。
最先找到劉全的是烏桓、匈奴部落,使者是漢族文人。
劉全的條件是:一,釋放所有漢人奴隸,并且補償每人足夠的牛羊馬匹;二,派兵加入劉全大軍,攻擊鮮卑。
使者帶著劉全給出的條件返回部落。
匈奴也好,烏桓也罷,歸降與否,劉全根本不在乎。歷史上,這兩個部落也是在檀石槐死后再次獨立的。他們在漢末混亂年代,都給大漢帶來了極其深重的災(zāi)難,劉全根本沒有放過他們的打算。
劉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自己的計劃。劉全軍隊,越打越多,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萬左右,這是因為,漢人奴隸太多了。相信嗎,漢朝現(xiàn)在每年都在給鮮卑進貢,而鮮卑卻從未停止過對大漢的劫掠,而且,鮮卑多次拒絕大漢和親的建議。
鮮卑的劫掠是那種以殺戮為樂的毀滅式掠奪,這個年代,對異族講文明純粹是腦子進水了,武力是唯一的語言和講道理的方式。
圍繞彈罕山的戰(zhàn)斗,每天都在進行,殺戮在繼續(xù)。隨著劉全大軍正面碾壓式的勝利越來越多,檀石槐想要集結(jié)大軍的期望,越來越難以實現(xiàn)。
劉全也不傻,揚長避短的辦法,在廣闊草原上輕而易舉就能實現(xiàn)。公元一七八年,就這樣進入了寒冬。劉全控制的人口,也達到了驚人的二百萬。
烏桓被劉全的瘋狂殺戮,嚇破了膽,歸還九十萬漢人奴隸,同時,也派來一萬烏桓精兵。
草原的冬天異常寒冷,往往都在貓冬。
劉全來了,注定這個冬天除了寒冷還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