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兩儀殿。眾臣面面相覷,昨日東宮重臣因悉心輔助太子,卓有成效受到李世民厚賞,
連魏征,房玄齡,孔穎達等掛名東宮的臣子也不例外。其中,最為忐忑便是右庶子李百藥,
其封賞尤為豐厚,旨意說是著《齊書》有功,輔助太子之功更是居眾臣之首。要說盡責,
李百藥問心無愧。但太子染疾月余,未嘗有教導太子半分,若是因前些日李府發(fā)生之事,
太子長進,那眾人皆知乃李綱之功,其師生之情,早已傳遍長安,聞者落淚,太子聲譽日隆,
皆拜李綱所賜。若是恬不知恥辯論一番,東宮重臣亦有微弱之功,但夠不著重賞。
且現《齊書》還在修撰當中,未到論功行賞之時,何來修書有功?
可賞賜中又是厚金、多娟之類,更為重要蔭子孫正七品上,這可是位極人臣才有的待遇,
以自己官位,蔭子從七品下已然到頂,這莫名的賞賜讓李百藥昨夜徹夜難眠。李世民來了,
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來了!全身無不彰顯著朕甚是歡喜。眾臣行禮了之后,機要之事率先處理,
受苦受累尚書省。許久,老噴子魏征終于接過話柄,道:“臣昨日受到陛下嘉獎,頓感惶恐。
不知緣由,還望陛下收回成命。太子長進,李新昌貞公其功最盛,臣愧領之。
”魏征是個硬骨頭,盡管教導太子也有自己一份功勞,但是這次接受賞賜的話,
如同蹭李綱的功勞,倍覺丟面子,若是過段時間再賞賜,說不定坦然接受了,
偏偏這個節(jié)骨眼,實在不好意思。眾臣見到老噴子開口,紛紛附和:“臣等愧領之。
”李百藥聲音最低,因為自己賞賜太誘人了。其他人都是賞些錢財,就自己落了個大實處。
李世民原也不想這般快賞賜,但李承乾昨日離開之前,極力所請,
心歡喜至極的李世民陛下沒有理由拒絕,便應了下來,立即到位。“不然,爾等當得!
”李世民毋庸置疑道,隨之從御案中抽出一份奏章,道:“此乃太子為李綱寫的祭文,
諸位傳閱,可有修改之處?”內侍接過,傳送給眾臣。一時間,眾人神色各異,相互觀望,
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是你捉刀代筆吧?李承乾聰慧不假,但其文采并不出眾,
甚至不及嫡次子越王李泰。至于那首詩,平白直敘,巧在立意。想必也是偶爾所得,
誰都有超常發(fā)揮時刻,太子當天便是如此?!靶形囊粴夂浅?,并無不通之處。
”魏征及時站了出來,太子什么水平,自己還能不知,“但此文當真為太子所作?
”李世民大好心情頓時氣笑了,老子等著你們夸獎我兒子,順便夸獎我!想不到先質疑起來,
當真不知所謂,分明是羨慕我兒,彼娘之,羨慕去吧!“朕昨日突發(fā)考究,
太子便在此處揮墨成文,還能有假不成?爾等不曾聽聞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竟還這般孩視太子。又或者爾等并沒用心施教,以至于心中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