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啟堯聞言,雖然心頭火熱依舊,但也明白李蓮花所言非虛。
他用力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好!我聽你的,先練基礎(chǔ)!”
于是,就在這蓮花樓的小院里,一幅奇特的景象展開了。
昔日的武林神話李相夷,耐著性子,開始指導(dǎo)一個連握劍姿勢都別扭的“新手”。
從最基礎(chǔ)的站樁馬步,到劈、砍、刺、撩等基礎(chǔ)劍招,一板一眼,一絲不茍,不帶半分敷衍。
李蓮花甚至還傳授了一些基本的騰挪閃避的輕身功夫。
云啟堯?qū)W起來竟比預(yù)想中順暢不少。
這具身體似乎還殘留著某些本能的記憶,許多動作竟是熟悉的,只需李蓮花稍加引導(dǎo)和修正,便能磕磕絆絆地使得出來。只是,意識與身體本能偶爾的沖突,仍讓他鬧出不少手忙腳亂的笑話。
李蓮花看在眼里,偶爾會提點一二,糾正其中的錯漏之處。
白日辛苦練功,到了晚間歇息,燭火搖曳之時,云啟堯壓抑許久的“分享欲”便再也按捺不住,化身說書先生,對著李蓮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他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地為李蓮花講述著另一個武俠世界里的風(fēng)云傳奇,奇人異事,還有他們各具特色的武功。
特別是比較一些比較出名的劍客和他們的劍法,更是他重點講述的對象。
從金庸筆下,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破盡天下武學(xué),張三豐的“太極劍”,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阿青的“越女劍”,劍氣縱橫,一人可敵千軍,
講到古龍筆下,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的西門吹雪和葉孤城,人劍合一,
還有溫瑞安筆下的蕭秋水,融入自然,借力天地,……
……
李蓮花聽得入了迷。
他時而蹙眉深思,時而撫掌贊嘆,時而眼中光芒閃爍。
這些來自異世的故事,不僅僅是新奇有趣,其中所蘊含的武學(xué)哲理,那些天馬行空卻又隱隱合乎某種道理的招式構(gòu)想,都像是一顆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沉寂已久的心湖中,激起層層疊疊的漣漪。
特別是那些不拘泥于內(nèi)力,更側(cè)重于技巧、意境、時機(jī)把握的武功思路,更是讓他反復(fù)回味,與云啟堯之前提到的“獨孤九劍”和“太極劍”相互印證。
他的指尖,常常在無人察覺時,輕輕在桌面或膝上虛點、劃圈,仿佛在模擬著某種玄奧的軌跡。
那些奇思妙想,如同暗夜中的星火,一點點在他腦海中匯聚、碰撞,似乎有什么東西,正在悄然孕育。
云啟堯每日修煉“揚州慢”,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謹(jǐn)記李蓮花的教誨,放緩心態(tài),循序漸進(jìn),用心體悟那份平和與緩慢。
內(nèi)力在經(jīng)脈中緩緩流淌,如同春日溪水,溫潤而綿長。他將云彼丘原本駁雜的內(nèi)力,一點點用“揚州慢”同化、精純。
雖然進(jìn)展緩慢,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變化,內(nèi)力日益精進(jìn),身體也變得輕盈許多。
每晚睡前,他都會運起“揚州慢”,為李蓮花溫養(yǎng)經(jīng)脈。那至純至和的內(nèi)力,如同暖流般注入李蓮花體內(nèi),滋養(yǎng)著他受損的經(jīng)脈和氣海。
雖然無法根除碧茶之毒,卻能有效緩解碧茶之毒對他造成的損害。
最明顯的變化是,李蓮花夜里咳嗽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
以往,每到深夜,他常會被喉間的癢意驚醒,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將五臟六腑都咳出來。
而現(xiàn)在,他常常能一覺安睡到天明,呼吸也變得平穩(wěn)順暢了許多。
看著李蓮花眉宇間,那化不開的倦怠之色,日漸消退,氣色也一日好過一日。
云啟堯心中,就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喜悅,和巨大的成就感。
這種快樂,甚至遠(yuǎn)遠(yuǎn)勝過,他自己武功大進(jìn)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