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紅紙上的冬雪1986年臘月廿三,滬市老弄堂的青石板結(jié)著薄冰。
沈知夏蹲在煤爐前捅火,火星子濺在補丁摞補丁的藍布棉鞋上,燙出幾個焦黑的窟窿。
母親劇烈的咳嗽聲從里屋傳來,震得窗欞上的冰花簌簌掉落。"知夏啊,江家送來了彩禮。
"母親攥著褪色的紅布包袱,五斤糧票和三斤肉票在掌心窸窣作響,
"江硯辭在棉紡廠是八級技工,又是勞動模范......"話音未落,
又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沈知夏望著窗外飄雪,
手指無意識摩挲著口袋里的《外國文學(xué)選刊》。這本被翻得卷邊的雜志,
是她在圖書館當(dāng)臨時工偷偷抄錄的,油墨香里藏著普希金的詩和勃朗特的小說。
三天后的婚期像道枷鎖,將她困在這間漏風(fēng)的閣樓里。結(jié)婚當(dāng)日,弄堂口的梧桐樹掛滿冰凌。
江硯辭穿著筆挺的藏青中山裝,胸前別著"先進工作者"的銅質(zhì)徽章,冷峻眉眼像淬了霜。
他遞來的搪瓷缸里浮著三顆水果糖,在沈知夏掌心化出細小的水痕。
"以后......多擔(dān)待。"江硯辭在婚房門口撂下這句話,轉(zhuǎn)身去招呼廠里的同事。
沈知夏盯著六平米房間里的木床和樟木箱,聽見江母用上海話嘀咕:"讀書讀傻的丫頭,
能操持好家務(wù)?"第二章:粗布與棉絮婚后第三天,沈知夏在廚房淘米時,發(fā)現(xiàn)米缸見底了。
江硯辭凌晨四點就要去車間,她咬咬牙,摸黑去糧站排隊。寒風(fēng)灌進褲管,
她抱緊懷里的《棉紡織技術(shù)手冊》——這是她在圖書館整理舊書時偷偷復(fù)印的,
紙頁間還夾著半片干枯的梧桐葉。排隊時,她聽見兩個婦人議論:"聽說江家那小子,
為了給車間改良梳棉機,三天沒下生產(chǎn)線。"沈知夏攥緊手冊,想起昨夜他回家時,
軍大衣下擺還沾著棉絮,指節(jié)被機油染得漆黑?;氐郊遥惨娊庌o站在門口張望。
他默默接過沈知夏凍得通紅的手,
塞進自己大衣口袋:"這么冷的天......"這是結(jié)婚以來,他第一次主動觸碰她。
沈知夏聞到他身上淡淡的機油味,突然想起書上說的"歲月靜好",
可現(xiàn)實明明像粗糙的麻布,扎得人生疼。深夜,沈知夏在煤油燈下縫補衣服,
聽見鑰匙轉(zhuǎn)動聲。江硯辭輕手輕腳進來,把個油紙包放在她枕邊——半塊桂花糕,
還帶著余溫。第三章:暴雨中的體溫梅雨季來得猝不及防。那天沈知夏發(fā)著高燒,
蜷縮在床角,意識模糊間聽見急促的腳步聲。江硯辭渾身濕透地沖進來,
背起她就往廠醫(yī)務(wù)室跑。雨水順著他的發(fā)梢滴在她臉上,
沈知夏聽見他劇烈的喘息聲:"堅持住,馬上就到。"醫(yī)務(wù)室的白熾燈下,
江硯辭守了她整整一夜。沈知夏醒來時,看見他趴在床邊,睫毛在眼下投出細碎的陰影。
床頭柜上放著杯還冒著熱氣的姜湯,旁邊壓著張字條:"粥在鍋里溫著,我去上班了。
"從那以后,江硯辭開始留意沈知夏的喜好。他會在下班路上給她帶回《十月》雜志,
也會在周末幫她劈柴生爐子。沈知夏發(fā)現(xiàn),這個寡言少語的男人,
總能記住她不經(jīng)意間說過的話。有次她隨口提了句想吃薺菜餛飩,第二天清晨,
廚房就飄來鮮香的味道。第四章:圖紙與星光1988年春,棉紡廠面臨設(shè)備更新。
江硯辭因為堅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shù),遭到部分老員工抵制。他整日悶頭畫圖紙,
深夜的臺燈把影子投在斑駁的墻上。沈知夏看在眼里,悄悄利用圖書館的資源,
整理出厚厚一疊國外紡織技術(shù)資料。當(dāng)她把資料放在江硯辭面前時,
男人握著圖紙的手劇烈顫抖:"知夏,你......""我們是夫妻。
"沈知夏紅著臉低下頭,卻被江硯辭輕輕摟進懷里。這是他們第一次擁抱,
沈知夏聽見他有力的心跳,混著窗外紡織機的轟鳴聲,譜成一曲別樣的樂章。
技術(shù)革新成功那天,棉紡廠放了三掛鞭炮。江硯辭升任車間主任,領(lǐng)獎臺上,
他的目光穿過人群,直直落在站在后排的沈知夏身上。她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藍布衫,
卻笑得比禮堂的燈籠還要燦爛。而臺下老員工們的竊竊私語,被歡呼聲徹底淹沒 。
第五章:暗潮涌動1989年盛夏,蟬鳴聒噪地穿透棉紡廠家屬樓的紗窗。
沈知夏正在廚房熬綠豆湯,聽見樓下傳來激烈的爭吵聲。她掀開竹簾望去,
只見江硯辭被幾個老工人圍在中間,面色凝重地攥著幾張圖紙?!靶〗?,
你非要換進口梳棉機,咱們這些老工人都得喝西北風(fēng)!”張師傅拍著圖紙,
“這洋玩意兒出了問題,誰來修?”人群中附和聲此起彼伏,江硯辭額角青筋暴起,
卻始終一言不發(fā)。當(dāng)晚,沈知夏在書房發(fā)現(xiàn)丈夫?qū)χ鴪D紙發(fā)呆,煙灰缸里堆滿煙頭。
她默默泡了杯濃茶放在桌上,江硯辭突然抓住她的手:“知夏,
廠里有人舉報我崇洋媚外......”他的聲音沙啞,眼神里滿是疲憊與不甘。
沈知夏想起白天在圖書館查到的資料,
從抽屜里取出一摞剪報:“我整理了其他國營廠設(shè)備更新的成功案例,還有技術(shù)培訓(xùn)方案。
”她翻開筆記,工整的字跡里夾雜著手繪的設(shè)備改良圖,“我們可以先在小范圍試點,
讓大家看到效果。”江硯辭看著妻子眼底的堅定,心頭的陰霾漸漸散去。
他將沈知夏摟入懷中,輕聲說:“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第六章:寒霜侵襲深秋的第一場雪來得猝不及防。江父突發(fā)腦梗,被緊急送往醫(yī)院。
搶救室外,江硯辭握著繳費單的手不住顫抖,
沈知夏默默將母親留給她的銀鐲子塞進他掌心:“去換錢吧?!被氐郊遥?/p>
沈知夏翻出陪嫁的紅綢被面,連夜縫成兩個枕頭套。天還未亮,她就抱著枕頭去了黑市,
換來了勉強夠交押金的錢。當(dāng)江硯辭得知真相時,沈知夏正在醫(yī)院走廊啃冷饅頭。
“為什么不告訴我?”江硯辭聲音發(fā)顫,眼眶通紅。沈知夏把凍僵的手塞進他口袋,
笑著說:“你在車間拼命的時候,我也想為這個家做點什么?!蹦翘焱砩希?/p>
他們在醫(yī)院長椅上相擁而眠,窗外的雪無聲地落著,卻暖了彼此的心。
第七章:新生命的微光1990年春天,沈知夏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這個消息讓江家陰霾盡散,
江硯辭更是像變了個人。他跟著食堂師傅學(xué)燉雞湯,
把廚房弄得一團糟;又托人從上海捎來嬰兒用品,小衣服小鞋子塞滿了整個樟木箱。
“小心點,慢些走!”江硯辭每天都要叮囑好幾遍。他開始在下班后鉆研育兒書籍,
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孕期注意事項。有次沈知夏半夜想吃酸梅,
江硯辭頂著寒風(fēng)跑遍三條街,終于在國營副食店關(guān)門前買到了??粗煞虮孔居终J真的模樣,
沈知夏靠在他肩頭輕聲說:“硯辭,謝謝你。
”江硯辭低頭吻了吻她的額頭:“該說謝謝的是我,你讓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家。
”第八章:時代的饋贈千禧年鐘聲敲響時,棉紡廠完成股份制改革,
更名為“江海紡織有限公司”。江硯辭被任命為總經(jīng)理,沈知夏則在圖書館的基礎(chǔ)上,
籌建了企業(yè)職工書屋。新落成的書屋里,不僅有紡織技術(shù)類書籍,還專門開辟了文學(xué)區(qū),
擺滿了沈知夏最愛的詩集和小說。開業(yè)那天,
江硯辭在致辭中舉起一本《棉紡織技術(shù)手冊》:“這本手冊是我愛人在圖書館整理的,
二十年前,它幫我度過了最艱難的技術(shù)改革時期?!彼聪蚺_下的沈知夏,目光溫柔如水,
“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江海?!迸_下掌聲雷動,沈知夏紅著眼眶翻開手中的日記本。
泛黃的紙頁上,記錄著他們從相敬如賓到相濡以沫的歲月。窗外煙花綻放,
照亮了她臉上幸福的笑容,也照亮了他們攜手走過的二十年風(fēng)雨。
第九章:浪潮之巔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席卷全國,整個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
街道空蕩,店鋪緊閉,江海紡織有限公司的訂單也如雪崩般取消。江硯辭在會議室里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