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劉彩云愣住了。
在她的印象里,趙瑞剛向來大男子主義。
很少會對誰低頭認(rèn)錯,更別說對一個兩歲多的孩子。
她看著丈夫哄孩子的樣子,心里又暖又有些驚訝。
況且對于這個年代的父母來說,孩子鬧脾氣,安慰幾下就好了。
如果再鬧,就直接上巴掌。
沒見過誰家父母對著孩子道歉的。
趙瑞剛繼續(xù)哄著:“咱們先吃飯,吃飽了才有力氣等明天的肉肉。爸爸向你保證,明天早上一睜眼,寶兒就能看到香香的肉肉了!”
說著又伸出了小拇指,“來,咱們拉鉤好不好!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小鈴鐺抽抽搭搭地看著爸爸。
淚珠子還掛在臉上,猶豫了一下,還是伸出小小的手指,跟爸爸拉了鉤。
“那爸爸,你可不許騙我了?!毙♀忚K帶著哭腔說。
“不騙你,爸爸一定做到?!?/p>
趙瑞剛鄭重地點(diǎn)點(diǎn)頭,還極其正式地用大拇指貼了貼小鈴鐺的大拇指。
表示蓋鋼印,絕對不改了!
小丫頭終于破涕為笑。
接過媽媽遞來金黃的餅子,小小地咬了一口。
突然她的眼睛瞬間變大了,興奮地看著媽媽。
“甜甜!餅餅好七!比媽媽做的好七!”
劉彩云疑惑地咬了一口,嚼了兩下,不可思議地看向趙瑞剛:“甜的?”
趙瑞剛笑道:“我在玉米面里摻了一半的白面,這樣口感就細(xì)膩多了,吃起來不會再覺得劃嗓子了。我還摻了些白糖......”
劉彩云有些驚訝:“白糖?可白糖那么貴!”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白糖可是稀罕物,供銷社里的白糖都賣到了一塊二一斤。
這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并不是生活必需的開銷。
社員們一般只會在過節(jié)前后買些白糖,比如中秋做月餅,放一點(diǎn)白糖調(diào)味兒。
再就是家中來了貴客,會沖上一杯白糖水待客。
其次就是孩子生病了,吃藥時候會在水里或者粥里加上點(diǎn)白糖,來改善一下藥味兒的苦澀。
平時沒有誰家舍得用白糖的,更別提直接摻在玉米面餅子里。
趙瑞剛知道劉彩云在擔(dān)憂什么,忙把今天與六猴子合作賣曲軸的事兒告訴了她。
“所以賣曲軸掙了掙了五塊錢,我買了一些米面糧油。我說過,一定會讓你和鈴鐺吃飽飯的!”趙瑞剛道。
說著,又把其他的飯食端了上了。
一小盆醋溜大白菜。
還有三碗散發(fā)著陣陣香氣的微微發(fā)黃的大米粥。
這個年代的大米并不像后世那般精工細(xì)磨。
在這個貧苦的年代,加工設(shè)備和工藝都十分簡陋,大米并不像后世那般精工細(xì)磨,只是簡單地去殼、碾磨。
連米糠去除得都不完全,所以大米的外觀并不算潔白光亮,而是微微發(fā)黃。
但物以稀為貴,在這個以玉米,高粱和小米為主食的偏遠(yuǎn)的小縣城里,能吃大米的時候并不多見。
所以剛一端上來,噴香的味道就立馬吸引了小鈴鐺靈敏的小鼻子。
趙瑞剛又拿出一個手掌大小的玻璃瓶,里面裝著大概三兩左右的白糖。
打開蓋子,用筷子挑了點(diǎn)白糖,分別放在兩碗粥里,攪了攪,給劉彩云和小鈴鐺推過去。
“快嘗嘗看?!?/p>
甜甜的大米粥配上改良過的玉米面餅子,再配上酸爽開胃的炒白菜,一家人吃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