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欲聯(lián)合公孫瓚,共同對付袁紹的戰(zhàn)略構(gòu)想,得到了田豐等人的贊同。此事若成,不僅能極大緩解中山國來自袁紹的軍事壓力,更能為林凡攻略冀州,乃至未來圖謀整個北方,創(chuàng)造極為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
然而,派誰出使公孫瓚,卻成了一個需要仔細斟酌的問題。
公孫瓚其人,勇猛好戰(zhàn),卻也剛愎自用,性情暴躁,且與士人關(guān)系不睦。尋常使者前往,若言語稍有不慎,不僅難以達成盟約,反而可能激怒對方,引火燒身。
“主公,公孫瓚帳下,雖多武夫,然亦有能識大體之人。如其長史關(guān)靖,頗受信賴。我等遣使,當先通此人,再由其引薦,或可事半功倍?!碧镓S建議道。
林凡點頭:“元皓所言有理。但使者的人選,不僅要能言善辯,更需有膽有識,不卑不亢,方能代表我陽安之顏面,折沖樽俎于強敵之間?!?/p>
他思索片刻,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合適的人選——此人名叫簡雍,字憲和。
簡雍并非陽安本地人,而是數(shù)月前慕林凡之名,自涿郡輾轉(zhuǎn)來投的游學之士。此人年約三旬,樣貌普通,但雙目炯炯有神,談吐風趣幽默,且極善察言觀色,隨機應變。林凡曾與他數(shù)次交談,發(fā)現(xiàn)其見識不凡,對天下大勢亦有獨到見解,只是暫時未曾委以重任,一直在幕府擔任文書參贊之職。
“憲和此人,性情豁達,辯才無礙,且頗有膽略。由他出使幽州,或可擔此重任?!绷址舱f道。
田豐聞言,亦回憶起簡雍的為人,點頭道:“主公慧眼識人。簡雍確有蘇秦、張儀之風,堪當此任。”
于是,林凡召來簡雍,將出使幽州,聯(lián)合公孫瓚之事,詳細告知。
簡雍聽聞之后,非但沒有絲毫畏懼,反而眼中精光一閃,躬身道:“主公信賴,雍敢不效死力!雍此去,必不辱使命,定要說服公孫瓚,與我等共擊袁紹!”
林凡見他信心滿滿,心中甚慰,當即賜予其代表自己身份的信物和一份厚禮,包括一些精美的琉璃器皿、陽安特產(chǎn)的“云錦”以及少量“仙鋼”打造的匕首等,以示誠意和實力,并詳細交代了談判的底線和策略。
“憲和此去,安全第一。若事不可為,無需強求,平安歸來即可?!绷址捕诘溃澳阒恍柘蚬珜O瓚闡明,袁紹乃我等共同之敵,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我等愿助其糧草軍械,換取其在清河一帶拖住袁紹主力,為我等攻略冀州西部創(chuàng)造時機。若能達成盟約,日后共分冀州,亦無不可。”
簡雍領(lǐng)命,帶著數(shù)名精干的隨從,扮作商隊,悄然北上,前往公孫瓚的勢力范圍——薊縣。
在簡雍出發(fā)前往幽州的同時,林凡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為攻略上黨郡做準備。
上黨郡地處太行山脈之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ぶ伍L子城,更是扼守交通要道。若想攻取此地,常規(guī)的正面強攻,不僅耗時耗力,且傷亡巨大,林凡那無往不利的“神威炮營”在山地作戰(zhàn)中也將受到極大限制。
“攻取上黨,關(guān)鍵在于‘奇’與‘快’。”林凡在軍事會議上,對著巨大的沙盤說道。
“上黨太守張楊,為人懦弱,沉溺酒色,疏于防備。其麾下兵馬雖有數(shù)萬,然多為烏合之眾,軍紀渙散,不堪一擊?!碧镓S補充道,“我軍若能出其不意,以精銳之師,直搗其腹心,或可一戰(zhàn)而定?!?/p>
林凡指著沙盤上的一條隱秘山道:“此乃太行陘,古道之一,連接冀州與上黨。此道崎嶇難行,尋常大軍難以通過,故張楊必不在此設(shè)防。若我軍能遣一支精兵,輕裝簡從,偃旗息鼓,自此道潛入上黨境內(nèi),如尖刀般直插長子城,則大事可成!”
“主公之意,是效仿韓信暗度陳倉?”一位將領(lǐng)驚道。
“正是此意!”林凡笑道,“當然,正面亦需佯攻,以迷惑張楊,使其不能全力應對我奇襲之師?!?/p>
隨即,林凡制定了周密的作戰(zhàn)計劃:
其一,由大將林大壯,率領(lǐng)玄甲鐵騎五百,陷陣營精銳步卒三千,以及五十名裝備了新式“震天雷”的霹靂衛(wèi),作為奇襲主力。他們將攜帶數(shù)日糧草,晝伏夜出,秘密穿越太行陘,直撲上黨郡治長子城。
其二,由林凡親率陷陣營步卒五千,地方守備軍三千,以及部分“神威炮營”,從中山國正面出兵,大張旗鼓地向上黨邊境的壺關(guān)進發(fā),做出強攻壺關(guān)的姿態(tài),以吸引張楊主力。
其三,田豐坐鎮(zhèn)中山,總攬后方事務,確保糧草供應,并防備袁紹可能的反撲。同時,密切關(guān)注簡雍在幽州的外交進展。
為了確保奇襲部隊的成功,格物院的工匠們還連夜趕制了一批特殊的裝備:
例如,用堅韌的竹篾和牛皮制作的輕便攀爬工具;用特殊藥材浸泡過的火把,燃燒時煙霧極少,且不易被風吹滅;以及一種用壓縮餅干和肉干制成的“行軍口糧”,方便攜帶,且能快速補充體力。
林凡還親自為奇襲部隊配備了數(shù)十具“千里鏡”,以及最新研制出的“信號火箭”
一切準備就緒,只待黃道吉日,便可發(fā)兵。
就在林凡積極備戰(zhàn)上黨之時,遠在冀州州治鄴城的袁紹,也并未閑著。文丑的慘敗,讓他對林凡的實力有了重新的評估。他一面加緊在清河一帶與公孫瓚對峙,一面也開始暗中調(diào)集兵力,準備對中山國進行報復。
他聽從了謀士逢紀的建議,決定采用“圍點打援”與“釜底抽薪”之計。他秘密聯(lián)絡(luò)了盤踞在太行山中的一股強大山賊——黑山軍的余部張燕,許以重金和糧草,請其出兵襲擾中山國的后方和糧道。同時,他集結(jié)了數(shù)萬大軍,由大將麹義統(tǒng)領(lǐng),準備在公孫瓚被牽制之后,一舉攻下中山,生擒林凡。
冀州的局勢,因為林凡這條“鯰魚”的攪動,變得更加復雜和微妙。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暗中醞釀。
而此刻的簡雍,也已抵達了公孫瓚的治所薊縣。他能否成功說服這位桀驁不馴的白馬將軍,達成聯(lián)合抗袁的盟約,將直接關(guān)系到林凡下一步戰(zhàn)略的成敗。
幽州的風,似乎也帶著一絲緊張的氣息。
(第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