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見馬上就要黑了,可大家都沒有要回家的意思,于是他大聲說道:“鄉(xiāng)親們,這些山藥既然已經(jīng)挖回來了,大家也可以放心了,今日天色以晚,待明日稱重后,再按照人頭進(jìn)行分配,今日大家都累了,早點回去休息,明日我們分糧食?!?/p>
聽到分糧食,大家立刻興奮的吶喊起來。
“好。”
“好嗷。”
“回家嘍!”
……
待大家都散了,里正又和周老頭說了幾句,便也回家了。
這一夜,因為惦記明天發(fā)糧食的事,大柳樹村的所有人都失眠了,不過老周家卻睡的格外香,果然有了糧食,人們就會心安。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一聲雞鳴打破了安靜的大柳樹村。
村民們早早起來,不一會兒,大柳樹整個村都被炊煙籠罩。
天還未完全亮,人們就來了老周家的空地上,看著堆成山的糧食,人們莫名心安。
見里正還沒來,人們就坐在空地上開始閑話家常。
“哎,吃飯沒呀?”
“哪有吃的,都不夠家里孩子吃的?!?/p>
“我家也是,都快沒米下鍋了。”
“現(xiàn)在家家糧食都不多?!?/p>
“這老周家就像那及時雨一樣,救了咱們?!?/p>
“以前我還挺看不上老周家那娃娃的,沒想到,那娃娃真挺厲害?!?/p>
“誰說不是呢,我看那孩子自從上次受傷以后,性格倒是大變樣了?!?/p>
“我也發(fā)現(xiàn)了……”
……
正在人們七嘴八舌說著周云禮的改變時,里正帶著村里稱重的工具來了。
大家見里正來了,立刻笑容滿面的站了起來。
“里正叔來了?”
“里正?!?/p>
……
里正看到幾人也笑著說道:“你們幾個來的倒挺早。”
其中一個年輕人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道:“這不是惦記這些山藥嗎?”
里正白了他一眼說道:“你倒是實在?!?/p>
眾人聽到以后,哄笑一堂,年輕漢子也被人們笑的紅了臉。
此時空地上站滿了人,全村五百多人,男女老少全來了,這可是按人頭分糧食,人人有份,所以上至七十多歲的老人,下至牙牙學(xué)語的小孩全都站在這里,就等著村里分糧食呢!
里正看大家的樣子,知道他們都是惦記分糧食呢,也不再多說,村里人多,不出一個時辰,山藥的總斤數(shù)就稱出來了。
里正的小兒子在鎮(zhèn)上讀了兩年書,識得幾個字,所以這數(shù)量是他記錄的,可這也沒有算盤,這么大的數(shù)量,他一時還真算不出來,就是算出來了,也不知道按人頭要分多少。
以前村里還有個識字的老秀才,有不懂的地方,里正就把他請來,可自從那老秀才兩年前去世以后,村里就沒有啥識字會算數(shù)的人了。
里正的小兒子也只在書院讀了兩年,就只是會計數(shù),認(rèn)幾個字,這算數(shù)他還真不懂。
自從老秀才去世以后,村里也沒分過什么東西,再說就算分,也是小數(shù)目,會花錢的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分多少。
可這次的數(shù)量太大了,人們一時有些懵。
看著大家迷茫的樣子,無奈周云禮只能站出來說道:“里正爺爺,把紙給我看看,我來算吧,我在書院學(xué)過算數(shù)。”
“好好好,禮哥兒你看看能算出來不?”里正一聽趕緊將紙遞過去。
周云禮接過紙,看著上面的字,都是大寫的數(shù)字,寫得還不是很好,有好幾個都寫分家了,這看著就亂套。
于是他拿起筆在大寫數(shù)字后面翻譯成了現(xiàn)代的阿拉伯?dāng)?shù)字。
眾人也看不懂這符號是什么意思,不過他們不認(rèn)字,所以也沒人問。
周云禮看著紙上的一排阿拉伯?dāng)?shù)字,點點頭,嗯,這下看著順眼多了。
只見紙上寫著
280
320
350
330
360
370
290
300
310
300
320
320
260
230
290
300
180
周云禮將這些數(shù)字加起來,一共是5110,沒想到,昨天一天鄉(xiāng)親們竟然挖了五千多斤。
算出總數(shù)后,周云禮抬起頭看著里正說道:“里正爺爺,咱們村里一共有多少人?”
這個里正知道,他張口就說道:“一共五百一十一人?!?/p>
聽到人數(shù),周云禮又看看他加起來的總數(shù),這不巧了嗎?這數(shù)也不用算了,這不張口就來嗎?一人十斤糧食。
然后他笑著抬起頭看著里正說道:“里正爺爺,我算出來了?!?/p>
大家一聽說算出來了,也都伸長了脖子,努力豎起耳朵聽著,他們就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己家分多少斤?
里正也同樣有些激動,他笑的滿臉褶子,開口道:“禮哥兒你說吧,一人分多少?”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周云禮大聲說道:“昨天鄉(xiāng)親們一共挖了五千一百一十斤山藥,咱們村一共是五百一十一人,每人分十斤山藥?!?/p>
聽到每人能分十斤山藥,人群立刻炸了,他們哪家不是十多口人,多的甚至二十多口,這下每家至少都進(jìn)賬一百多斤的糧食,這誰能忍住,于是人群里立刻爆發(fā)出歡呼聲。
有那刻薄,重男輕女的人家,此時也不覺得家里的丫頭片子是賠錢貨了,她們這些丫頭片子可是為家里掙來好幾十斤的山藥呢!
里正壓下心頭的激動,抬起手壓了壓,人群立刻安靜下來,里正清了清嗓子說道:“由于這山藥是老周家的禮哥發(fā)現(xiàn)的,咱們村里每人拿出一斤給老周家,大家沒意見吧?”
聽到里正的話,人群里的眾人立刻回答道:“沒意見,沒意見?!?/p>
“要不是老周家把這事告訴了鄉(xiāng)親們,我們哪能分這么多糧食?!?/p>
“對,老周家多分點也是應(yīng)該的?!?/p>
“對……”
……
聽到眾人的話,有那極少數(shù)不愿意的,也只好歇了心思,鄉(xiāng)親們說的也對,沒有老周家告訴村里,他們別說剩下的每人九斤了,他們一斤都沒有。
見大家都同意了,周云禮十分滿意,看來這村子的人還是很善良的,這樣以后他也愿意多幫襯幫襯村里人。
如果這些人,自私自利,貪得無厭,那不好意思,他可不是什么以德報怨的人。
周老頭一聽里正的話,轉(zhuǎn)頭看了看李老太太,周云禮一看這老兩口就是想收下,畢竟一人一斤,那就是五百多斤,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誰能不心動?
可周云禮知道,如果收了這些山藥,那村里人就不欠他老周家多大情了,即使他們現(xiàn)在不說什么,可難免會有人心里不滿,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結(jié)果。
再說留那么多糧食干什么?再過不久,大堂哥周富貴就會提出分家,這么多糧食,怎么能便宜了他們?還不如給村里這些人,好歹人家還記老周家的情呢!
想到此處,周云禮趕緊走到老兩口面前,和他們說了什么,老兩口都點點頭,表示同意。
于是周云禮走到里正面前說道:“里正爺爺,之前我們家已經(jīng)挖了不少,這下村里又一人給分了十斤,夠吃好長一段時間了,大家伙兒的心意我們老周家心領(lǐng)了,不過糧食就不要了,今年大家日子都難過,等我們大家伙兒順利渡過了這災(zāi)年再說,到時候我們老周家肯定不會拒絕,哈哈……”
這時周老頭也站出來說道:“對,我孫子的意思就是我們老周家的意思,這山藥我們家就不要了,這一斤的數(shù)量,說多不多,可說少也不少,這時候家家都沒有余糧,有了這些山藥,大家伙兒就能多撐一段時間,希望咱們大柳樹村都能整整齊齊的渡過這災(zāi)年?!?/p>
人群里不知道是誰,聽到這話,立刻鼓起了掌,還伴隨著叫好的聲音,此起彼伏。
周云禮看了看周老頭,沒想到這老頭還有這口才,說的話還挺振奮人心的。
里正也是感動的不得了,他萬萬沒想到,老周家竟然沒要這批糧食,那可不是小數(shù)目,那是整整五百多斤,說不要就不要了,全村就是他都沒有這個魄力,這老周家當(dāng)真是不一樣了。
看到大家滿臉感激的樣子,周老頭就知道,聽孫子的聽對了,比起那五百斤的山藥,他們家在村里的名聲更重要。
接下來就是分山藥了,等山藥分到每個人的手上時,這份開心達(dá)到了巔峰,有那家里快斷糧的人家,看到手里的糧食熱淚盈眶,對生活也有了些期待。
分完了山藥,家家有了吃的東西,生活又平淡艱難的繼續(xù)過著。
吃過晚飯后,周老頭看著周云禮說道:“禮寶呀,你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家里如今也有了吃的,你看你什么時候回書院讀書?”
聽到周老頭的話,周云禮這才想起來,受傷之前他一直在縣城的書院讀書,后來受了傷他就穿過來了,書院的事他也沒多問。
周云禮回想了一下原主在書院學(xué)的東西,比前世學(xué)的簡單多了,他現(xiàn)在學(xué)的就相當(dāng)于前世小學(xué)生知識,等考上童生以后學(xué)的,就相當(dāng)于初中知識,秀才學(xué)的就相當(dāng)于高中知識,舉人學(xué)的就相當(dāng)于大學(xué)知識,等考了進(jìn)士以后就可以開始實習(xí)了。
有背景的就在天子腳下,從小官開始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沒背景的就等著外放到其他州縣當(dāng)個九品芝麻官,如果沒什么政績,這輩子估計也就這樣了。
他前世可是半工半讀的念完了四年大學(xué)的,在這里怎么也能考個秀才舉人的吧?再說這年頭沒點權(quán)利傍身還真不行。
等考了秀才,就相當(dāng)于有了功名,別人就不能隨便動你了。
看來搞錢重要,這有個象征權(quán)利的身份也同樣重要,不然就算以后有了錢,怕是也守不住,畢竟,再怎么有錢,也不過是一介商人,士農(nóng)工商,商可是排在最后面的。
這還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平常百姓想要改換門庭,唯有讀書,唉……看來這書還得讀,不但要讀,還得讀出個人樣來。
“爺爺,書肯定要讀,不過我想在家修養(yǎng)一段時間,好好溫習(xí)夫子講的知識,爭取今年秋天能下場考童生試。在書院里人太多,什么人都有,我很難靜下心來學(xué)習(xí)。”周云禮說道。
一聽說孫子/兒子今年要下場,眾人都激動不已,幾乎是立刻就同意了孫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