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客棧/古城街道/城墻/,日,內(nèi)/外
次日清晨,楓行月和嬌敏兒起床,在店里吃過早餐,出門。
△青石街道上,楓行月與嬌敏兒并肩而行,衣袂在穿堂風(fēng)中微微揚起。二人目光如炬,不動聲色地掃過街邊神色匆匆的行人、門庭冷落的商鋪,空氣中似有暗流涌動。
越是靠近海蜇幫盤踞之地,周遭氛圍愈發(fā)壓抑,往日熱鬧的吆喝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嘆息。 行至拐角處,忽見前方巷道排起蜿蜒長隊,宛如灰黑色的長蛇盤踞在街面。
隊伍里的百姓個個面色蠟黃,眉頭擰成死結(jié),渾濁的眼底盛滿無奈與惶恐。他們的腳邊擺放著破舊竹筐,筐里裝著些許粗糧、干癟蔬果,或是僅有的幾件舊衣——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家當(dāng)。
楓行月與嬌敏兒壓低了帽檐,裝作不經(jīng)意地靠近。一家掛著褪色幌子的鋪面映入眼簾,門前青石臺階已被踩踏得凹陷。幾個獐頭鼠目的漢子倚在門框邊,腰間橫插短刀,正是幫派嘍啰打扮。在隊伍前端,戴著銅框眼鏡的賬房先生撥弄著算盤,珠子碰撞聲清脆刺耳,百姓們佝僂著背挨個上前,顫抖著報出自家物件,而后被嘍啰們粗暴地奪走筐籃,只換來幾枚銅板,攥在手里的指節(jié)因用力而泛白。
楓行月上前,靠近一名老伯。
楓行月(對老伯):老伯,你們這是在做什么啊?
老伯(對楓行月):交租啊,年輕人,你不種地???
楓行月(對老伯):哦,我剛從外地回來。嗯,老伯,今年收成可好?。?/p>
△老伯打量了一下楓行月,搖了搖頭。
老伯(對楓行月):(輕聲)哎。
楓行月(對老伯):老伯,怎么啦?
△后面一位大娘瞅著楓行月。
大娘(對楓行月):年輕人,快走吧,與你無關(guān)的事,就不要多問,小心他們打你。
楓行月(對大娘):大娘,誰要打人?
大娘(對楓行月):我看你挺憨的,實話跟你說吧,就是那邊的(眼神往那邊使了使)海蜇幫打手。上個月,我崽就是被他們打的,腰都折斷了,到現(xiàn)在還下不了地。
△大娘氣憤地說著,眼睛也要流淚的樣子。
楓行月看著大娘,又看了看海蜇幫收貨員那邊。
楓行月(對大娘):(低沉)大娘,謝謝你,對我說了這些實話。
△幾個持刀模式的人怒目地往大娘這邊看來。楓行月向持刀的人笑了笑,點了一下頭,走開了。嬌敏兒跟在師兄的旁邊。
△往前,到了城墻邊,墻上方貼著一張榜。眾人圍觀議論著。
楓行月和嬌敏兒走到人群后面,定睛一看,是武林大會公告。
【特剪及旁白】:承蒙金、古二老前輩,我中原武林遵守有序。今二老隱退,作為《金湖錄》排名天下第一的大中原商幫,海蜇幫肩負使命,為維護武術(shù)秩序,特向江湖發(fā)號召,請武林中各門各派及相關(guān)俠肝義膽人士,于明年金秋時節(jié)到楚越邊境一聚,以共商武林盟主選舉之大事,特此公告!海蜇幫。
△人群中,兩名年輕人議論著。
年輕人A(對年輕人B):這海蜇幫,可真夠厲害的啊,美女、金銀,任你選,只要你有本事,跟了他們做事,就有好日子過。
△年輕人A說著,搖了搖頭,自嘲地笑了笑。
年輕人B(對年輕人A):誒,聽說了嗎?中原六大門派,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座上客。
年輕人A(對年輕人B):哼,這些所謂名門正派的人,開山立祖還沒多少年,如今也不過如此,全成為金錢和權(quán)利的拐杖,哼,這世道(苦笑),生不如死。
年輕人B(對年輕人A):你說也不全對,少林和武當(dāng)就沒有被收賣,哼哼,還算有點骨氣。
年輕人A(對年輕人B):渥,是嗎?看來名門出少林,此話不假啊。
年輕人B(對年輕人A):我還聽說啊,這少林接了金、古盟主的通商令牌,我看啊,這下得有苦頭吃嘍。
年輕人B(對年輕人A):為什么?
年輕人A(對年輕人B):這你還不知道啊?虧你混江湖。武林中的規(guī)矩你都不懂。
年輕人B(對年輕人A):什么規(guī)矩?
年輕人A(對年輕人B):得通商令牌者,坐武林盟主!切。
年輕人B(對年輕人A):哦!你說的這個啊,我當(dāng)然知道啦。你啊,看問題只注重表面的。我所思考的啊,是這天下的局勢。
年輕人A(對年輕人B):誒,局勢怎么啦?
年輕人B(對年輕人A):如今的天下,本已戰(zhàn)亂紛紛,可金、古盟主在這個時候選擇激流勇退,這武林可就大亂嘍。哎,無奈天命難違,二老畢竟年事已高。你說,他們這一退,天下還有誰能擔(dān)起這么大的任啦?現(xiàn)如今,人人只想著自保。
年輕人A(對年輕人B):就是。誒,要是這司馬金容出山,那可就好嘍。
年輕人B(對年輕人A):江湖只有他的傳說,從沒有人真正見過他,哼,這比金、古盟主復(fù)出更難。
年輕人A(對年輕人B):聽說他一直想找一位徒弟,要是我能被他收歸門下就好嘍。
年輕人B(對年輕人A):你就異想天開吧你。
年輕人A(對年輕人B):哎,如今是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奈何你我二人有心無力啊。
年輕人B(對年輕人A):嗯,這話我認同。我中原從來不缺英豪,只是你我無緣。
年輕人A(對年輕人B):咱們先練好把式吧。
△兩名年輕人抬著頭,默默地望著榜。
楓行月和嬌敏兒欲離去,經(jīng)過兩名年輕人身邊。
年輕人A(對年輕人B):誒誒(聳了聳年輕人B的肩),你看,那邊(指著嬌敏兒),那姑娘可真漂亮,還有那位公子,哎,可真是郎才女貌啊,人家怎么就那么有福氣那。我要是那位公子啊,還當(dāng)想什么武林盟主啊,嘿嘿。
年輕人B扭頭看了看嬌敏兒和楓行月。
年輕人B(對年輕人A):得了吧你,做你的美夢去吧?。ㄓ檬峙牧伺哪贻p人A的腦袋),走走走,喝酒去,有什么好看的。
年輕人A(對年輕人B):你不看,眼睛還直盯著人家背影???
年輕人B(對年輕人A):我是說這榜!切,真是的。
△楓行月和嬌敏兒已離去。
9.楚趙邊境/城邦,日,外
暮色籠罩著楚越邊境,殘陽如血,將蜿蜒的界河染成暗紅色。寒風(fēng)呼嘯而過,卷起漫天黃沙,裹挾著絕望與悲愴。
楚國境內(nèi)戰(zhàn)火紛飛,硝煙未散,斷壁殘垣間哀嚎聲此起彼伏。為了逃離戰(zhàn)火的荼毒,衣衫襤褸的難民們拖家?guī)Э冢缤彼阌肯蛟絿吘场?老人們拄著枯木拐杖,在寒風(fēng)中顫顫巍巍地挪動著腳步;婦女們緊緊抱著啼哭的孩子,用破舊的衣襟為他們遮擋寒風(fēng);年輕力壯的男子背著沉重的包裹,里面裝著僅存的家當(dāng),眼神中卻滿是迷茫與恐懼。一路上,餓殍遍地,尸橫荒野,活著的人只能強忍悲痛,繼續(xù)艱難前行。
當(dāng)越國城邦的城門終于出現(xiàn)在眼前時,難民們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疲憊的身軀突然爆發(fā)出力量,踉蹌著向前奔去。城門下,士兵們手持長槍,警惕地注視著這群不速之客。難民們卻顧不上這些,他們擠在城門口,或跪地哀求,或泣不成聲,只求能進入城邦,尋得一方安身立命之所,而城邦內(nèi),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未知的命運。
楓行月和嬌敏兒觀察到了這一現(xiàn)象,攔住一位難民,他正好帶著孩子隨眾人跑來。
楓行月(對難民):這位大哥,前面發(fā)生何事了?你們是哪里人?
△小孩在一旁哭著。
難民(對楓行月):我乃楚國鄉(xiāng)下人,齊軍攻打楚國,我們哪還有什么日子好過啊?
△嬌敏兒摸了摸小孩的頭。
嬌敏兒(對難民):大哥,齊軍又要攻打楚國了?
難民(對嬌敏兒):就是啊,以前有藹軍師在,楚國還算太平,可如今,聽說藹軍師已不受楚王待見了,奸臣當(dāng)?shù)?,百姓苦上加苦,不跑也是死,跑也是死,哎,還是快逃命吧。
△說著,楓行月從包袱中取出些銀兩,遞給了難民大哥,看了一眼小孩。
楓行月(對難民):大哥多保重。
難民(對楓行月):喲!公子,謝謝,謝謝??焯影?,我們老百姓做不了什么的。
△說著,難民大哥連忙感謝后離去。
楓行月和嬌敏兒看著奔跑的人群。
楓行月(對嬌敏兒):師妹,我們?nèi)コ伞?/p>
嬌敏兒(對楓行月):嗯,我們現(xiàn)在就啟程。
楓行月(對嬌敏兒):好。
10.楚境/楚王殿,日,內(nèi)/外
楚國境內(nèi),聯(lián)軍大戰(zhàn)楚軍,就在對峙之際,楚軍蹊蹺后撤,聯(lián)軍一路追擊。
楚王殿,楚成王(字幕介紹:楚成王)怒。
一位長相奸的左師(文官)(字幕介紹:費左師)看了看楚成王。
楚成王(對費左師):費左師,現(xiàn)在的形勢,如何是好?
△費左師上前。
費左師(對楚成王):回稟大王,誒(疑惑停頓),這(停頓)。
△費左師回頭看了看眾人,眾人面面相覷。
楚成王(對費左師):嗯?(怒),你支支吾吾什么?有話快說!
△項氏候(字幕介紹:項氏候)看了一眼費左師,摸了一下胡須。
費左師(對楚成王):誒,大王,臣以為,藹臣君屢使我楚軍卷入戰(zhàn)事紛爭之中,并與秦齊交惡,不利于我楚國發(fā)展。
楚成王(對費左師):渥?費左師怎會有如此想法?藹臣君雖為異域憂族人,可千里迢迢來到我中原境內(nèi),首選匡扶我大楚國,助楚伐征,屢戰(zhàn)屢勝,頗有成效啊。
項氏侯(對楚成王):大王,臣有奏言。
楚成王(對項氏候):項氏候請講。
項氏侯(對楚成王):那藹臣君深謀遠慮,頗懂戰(zhàn)法,且武功還高超,善使“波瀾迷魂陣”,雖先前有功,可,誒,畢竟他是外人啦。
△楚成王有些得意。
楚成王(對項氏侯):嗯。
項氏侯(對楚成王):大王,固然藹臣君有長處,可這般奇人,為何又要來到我楚國?為何不到秦國或者齊國?我大楚之國雖有賢君和廣袤遼闊的土地,可資源上并不占最優(yōu),此為臣所慮之一。其二,如今藹臣君在軍中的威望甚高,許多將士認為,沒有他,就沒有我大楚國近些年來的興盛,這有辱大王您的威名啊。其三,假如,藹臣君有,誒,有那個意思(表情亮),如今的楚將和大臣又有誰能抵擋得了他?而且,而且現(xiàn)在他極力主張聯(lián)眾抗秦齊,這將會使我楚國面臨巨大的危機挑戰(zhàn)之中啊,還請大王三思。
△在場的其它一些臣等前跪道。
眾臣(對楚成王):請大王三思!
△楚成王捋了捋胡須,看了看眾大臣。
楚成王(對眾臣):嗯,你等起來吧,容本王想想。
項氏侯(對楚成王):大王,此事定奪宜早不宜遲,那藹臣君耳目眾多,遲了恐怕,恐怕,呃(停頓)。
△項氏侯瞄了一眼楚成王,不敢多言。
楚成王(對項氏侯):恐怕什么?
費左師(對楚成王):恐怕他已潛逃。
△楚成王震驚。
楚成王(喊道):來人啦!
△一群軍士從門外持刀進來。
楚成王(對軍士):你等去請?zhí)@臣君前來見我。
眾軍士(對楚成王):諾!
△說著,外邊有信報兵急匆匆傳遞到前殿。
信報兵(喊道):報!報!...。
△信報兵到了殿前跪下。
信報兵(對楚成王):報!大王,藹臣君往西域方向逃去。
△在場的眾將爭先恐后地上前。
眾將(對楚成王):大王,末將前去擒拿!
△楚成王捶手。
楚成王(對眾將):好!擒拿藹臣君者本王重重有賞!
眾將(對楚成王):諾!
△眾將急馳退去,楚王轉(zhuǎn)身,睜大著眼睛,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