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要不要也喝點?”
顧父笑著搖了搖頭,眼神里滿是慈愛。
“你不一樣,你只是這段時間沒咋吃肉,腸胃功能還在。只要別吃撐著,沒啥大問題。你年輕,身體恢復(fù)得快,別瞎擔心?!?/p>
顧方遠這才稍稍松了口氣,心里的擔憂也減輕了幾分。
等顧母刷完碗,顧方遠立馬把剝好的果肉倒進鍋里,又倒了些上午泡果子的水,然后用大火煮了起來。
水開了之后,他丟進去一些冰糖,繼續(xù)用大火煮了十分鐘,隨后轉(zhuǎn)成小火慢慢熬。
這時,果肉已經(jīng)煮得完全軟爛了,他用勺子用力按壓果肉,讓果肉和湯汁充分混合,變成糊狀。
因為是頭一次做,他放的冰糖有點少,嘗了嘗后趕緊又加了一些進去,一邊加還一邊小聲嘀咕著調(diào)整用量。
繼續(xù)用勺子在大鍋里不停地攪拌著,在果汁快要變得濃稠之前,把之前搗碎的薄荷葉子丟了進去,然后接著攪拌。
攪拌的時候,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鍋里,仔細觀察著果醬的變化,心里滿是期待。
終于,當果肉和汁水完全融合在一起,變得濃稠起來,果醬算是做好了。
顧方遠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小口,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哎呀,太酸了!
簡直酸得讓人受不了!
可等酸味慢慢過去,嘴里又隱隱泛起一絲清甜。
他用筷子挑起一點果醬,用熱水沖了一碗。
這碗酸梅湯里雜質(zhì)有點多,看著不太好看。
喝起來有點酸,剛才那一絲清甜的味道也很淡,說實話,不太好喝。
顧方遠卻沒有灰心喪氣,馬上又開始做第二鍋。
這次,他不僅多放了些冰糖,還加了不少薄荷汁。
煮的過程中。
他更加仔細地控制著火候和時間,眼睛一刻都不離開鍋,就像守護著一件無比珍貴的寶貝一樣。
顯然,第二次的嘗試非常成功。
雖然比不上省城商店里賣的酸梅湯那么好喝,但也差不了太多。
最讓他高興的是,他發(fā)現(xiàn)這樣做出來的果梅醬,不僅可以沖水喝,哪怕只抹上一點點在面餅上,原本平淡的面餅也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味道竟是相當不錯。
他這邊剛弄完,李嬸剛好氣喘吁吁地帶著150斤綠豆上門,不過這次只有李嬸一人。
李嬸的額頭上掛著細密的汗珠,幾縷頭發(fā)被汗水粘在臉頰上,她用粗糙的手撩了撩頭發(fā),“這是150斤綠豆,你看看吧!”
顧方遠將綠豆倒進簍子,大致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后,當場就從口袋里掏出60塊錢給對方。
那錢被他疊得整整齊齊,帶著他手心的溫度。
李嬸接過錢。
“小遠,這次結(jié)束,綠豆還要嗎?” 李嬸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小心翼翼地問道,臉上的表情有些忐忑,似乎生怕顧方遠給出否定的答案。
“要,下午你再送200斤過來,明天上午再送250斤,這樣一來剛好720斤?!?顧方遠不假思索地說道。
李嬸的表情瞬間一僵,但很快又恢復(fù)了正常。
她微微咬了咬嘴唇,接著問道:“如果送完720斤后還有呢?你收嗎?”
顧方遠瞬間明白,這李嬸估計在從中賺差價,不過他并不反感,這樣也能給他省去不少麻煩。
“你還能湊多少?”
“幾百斤應(yīng)該沒問題?!?李嬸回答道,語氣中帶著些許底氣。
顧方遠心中暗自計算了一下,剛才報的數(shù)量,加上已經(jīng)送到煤炭廠的綠豆,總共差不多有一千斤,煤礦場極限應(yīng)該是2200斤,就算多一些應(yīng)該也沒問題。
按2200斤計算,至少還能送1200斤。
至于果梅醬.....
即便不送也沒關(guān)系,大不了弄個好點的包裝自己想辦法賣出去。
現(xiàn)在各類物資緊俏,只要東西好,總能找到銷路。
“行,那就這兩天,除了剛才說的數(shù)量,你可以繼續(xù)送綠豆過來,只要不超過1200斤就可以。大后天停止收綠豆,你注意控制時間。” 顧方遠果斷地說道。
“那就這么說定了!” 李嬸瞬間喜笑顏開,原本有些緊張的神情一掃而空,腳步輕快地走了。
顧方遠將做好的果醬拿碗裝起來,用一塊干凈的布蓋好,簡單收拾了下,便騎著自行車開始往煤礦場送貨。
自行車的車輪在鄉(xiāng)間的土路上滾動,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兩趟送完,他的手上已經(jīng)有了185塊錢。
這一筆錢被他緊緊地握在手中,這不僅僅是錢,更是他努力的成果,是他在這個時代拼搏的見證。
又去了黑市,找票販子買了50斤糖票,花掉25塊。
之后又在供銷社找到了一種類似罐頭的玻璃瓶,這種瓶子農(nóng)民買回去通常是用來儲存蜂蜜的。
好在不要票,沒有多花冤枉錢。
他一次購買了十個,只需一塊錢。
接著購買50斤冰糖,花掉50塊錢,險些將售貨員的下巴驚掉,售貨員還以為是哪個廠子過來采購呢。
在1980年,個人一次性購買這么多冰糖,這種現(xiàn)象極為罕見,正常企業(yè)都會提前打申請,走批量采購渠道,很少有人到零售店購買這么多冰糖。
他也趁機與對方攀談了一番。
對方30出頭,穿著樸素但干凈的工作服,顧方遠直接喊對方‘周姐’,周姐也不像其他售貨員那樣兩個鼻孔朝天,只是聊了一會兒,周姐便親切地稱呼他‘阿遠’,兩人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周姐熱情地跟他講了一些供銷社最近的貨品情況,以及哪些東西可能會比較緊俏。
顧方遠認真地聽著,也從周姐口中知道不少購買物資的小訣竅。
等他回到小崗村,天色已晚,太陽已經(jīng)快要隱沒在西山之后,只留下一抹絢麗的晚霞在天邊肆意揮灑。
剛邁進自家院子,顧方遠便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只見院中的棚子下面,一筐筐果梅緊密地靠在一起,少說也有20筐之多。
顧母瞧見顧方遠回來了,趕忙迎上前去,臉上滿是愁容,說道:“阿遠,這果梅是不是弄太多了呀?要不……咱讓鐵蛋他們別再摘了?!?/p>
一簍子果梅一毛錢,這算下來都兩塊多了。
要是把這錢換成雞蛋,至少得賣掉40個雞蛋才能湊夠。
40個雞蛋就這么換了一堆酸不拉嘰、平日里沒人要的果子,顧母想想就覺得心疼,那眼神中滿是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