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活一輩子,不能跟錢過不去。
等回頭找個(gè)機(jī)會(huì),賣掉再說。
“這件事既往不咎,不過你們誰要是往后再敢偷拿我的錢,我打斷他的狗腿!”
“現(xiàn)在你倆去把紅岸那張床抬到我屋里來,紅玉你也別閑著,去把書房那張紅木書桌收拾下,等會(huì)兒老大老二也抬到我屋里?!?/p>
老大當(dāng)即反應(yīng)過來,“媽,老三也不小了,咋還住你屋里呀,這多不方便?!?/p>
陳紅玉也忍不住道:“把爸爸的書桌搬走了,爸用什么?”
說完又想起來什么,“老三住你屋里去,那爸咋辦?”
老三排行老三,又不是三歲的孩子。
他在父母房間里住著,怎么看怎么不方便啊。
余佩蘭笑了笑,雞毛撣子抽在桌上,“我說話不好使了是吧?”
她過去在這個(gè)家說話的確不好使。
但今天又是甩耳光,又是拿晾衣桿抽人。
如今雞毛撣子在手,威懾力十足。
三兄妹頓作鳥獸散,哪還敢再問什么。
潑婦!
陳新華氣得摔門離開,他是一眼都不想多看余佩蘭。
余佩蘭還不想看到這老東西呢。
指揮著三個(gè)白眼狼把床和桌子搬過來,余佩蘭又簡單收拾了下。
從柜子里拿出來新被褥換上。
陳紅衛(wèi)看著鋪床疊被的母親,一時(shí)間很是茫然。
“你媽這是怎么了?”
汪曼春咋覺得自己一大早去了娘家,回來后家里大變樣啊。
婆婆跟換了個(gè)人似的。
老大聽到這話微微皺眉,什么你媽?
不過他也沒糾正妻子,“不知道,興許是更年期了?”
這是個(gè)新鮮詞匯,之前他在報(bào)紙上看到過。
汪曼春扯了扯嘴角,鄉(xiāng)下女人也有更年期?
她配嗎?
“她更年期不更年期的我不知道,可今天她搶走了咱一百塊錢,我可告訴你陳紅旗,你不想法子把這錢弄回來,我跟你沒完!”
那可是一百塊錢,都快趕上她三個(gè)月的工資了。
那是她的錢,她的錢!
老大也一臉的頭疼,“我知道,等過兩天再說?!?/p>
眼瞅著媳婦一臉的不信任,老大解釋道:“我總得知道媽為啥這樣吧?找到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把咱的錢連本帶利的拿回來呀。”
汪曼春勉強(qiáng)滿意,“這還像句人話,你把衣服脫了,我給你看看。”
她不說還好,這么一說老大只覺得渾身上下都是疼的。
等著把衣服一脫,看到身上紅一道紫一道的痕跡。
別說老大,就連汪曼春都覺得疼。
虧得沒打在自己身上,不然她能疼死。
“死老太婆下手也忒狠了吧,她是你親媽嗎?”
“之前是,打我的時(shí)候估計(jì)是后娘附體了?!?/p>
汪曼春被這話逗樂,一巴掌拍在男人身上,“去你的?!?/p>
她的手剛好碰到陳紅旗身上的紅一道紫一道。
疼得男人直抽冷氣,“祖宗,你輕點(diǎn)、輕點(diǎn)?!?/p>
……
話說小妹從家里跑出來后,并沒有立即就往外跑。
她放慢腳步,等著家里人追出來。
但聽到的,是母親那再冷酷不過的話,“我余佩蘭沒這樣的閨女!”
這不是她媽了。
媽才不會(huì)對她說這種話。
小姑娘自尊心格外的強(qiáng)烈,不想去同學(xué)家被同學(xué)譏笑。
她這時(shí)候需要一個(gè)媽媽的角色來安慰自己。
很快,就知道了一個(gè)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嗚嗚嗚嗚,葉姨,我不要她當(dāng)我媽媽了,你給我當(dāng)媽媽好不好?”
葉知秋又被小姑娘撲了個(gè)滿懷。
聽著懷里的嗚咽聲,葉知秋微微失神,有一會(huì)兒這才安撫道:“不能說這么孩子氣的話,你媽媽知道了會(huì)傷心的?!?/p>
“她才不是我媽,她打我!”陳紅英伸出手來,“葉姨你看,我的手都被她打紅了!”
小姑娘的手白嫩白嫩的,一看就知道壓根沒干過什么重活。
也沒見上面有什么痕跡。
葉知秋不知道這孩子是不是在撒謊,“你過來家里人知不知道?要是找不到你,你爸媽又該急了。”
“她不是我媽,急死她活該?!标惣t英賭氣道,說著又抱著葉知秋的胳膊,“葉姨你給我做媽媽嘛,我可喜歡你了?!?/p>
葉阿姨那么的漂亮,她比媽媽小一歲,可看起來就像是二十來歲。
皮膚那么白,像是在發(fā)光。
她總是臉上帶著笑,說話也那么溫柔。
對自己也總是那么的耐心。
而且她是在研究所工作,是研究員。
不像那個(gè)女人,就在學(xué)校門口賣包子,拋頭露面的吆五喝六。
丟死人了!
她都不想讓同學(xué)知道那是她媽。
“葉姨你給我做媽媽嘛,我爸也喜歡你呀?!?/p>
葉知秋聽到后面這句微微一怔,耳垂都有些發(fā)燙,“英英別胡說,讓人聽到了會(huì)說我的閑話?!?/p>
“誰敢說你我揍他!”陳紅英松開小胳膊,站直身體,儼然一副護(hù)花使者的模樣。
葉知秋見狀忍俊不禁,“真是人小鬼大?!?/p>
“我認(rèn)真的,不止我,爸爸也會(huì)保護(hù)葉姨的?!标惣t英想起了什么,“上次爸爸寫了一首詩,我看不懂,但是我記下來了!那里面就有葉姨你的名字,肯定是在想你?!?/p>
葉知秋聽到這話心頭微顫,嘴上道:“別胡說?!?/p>
“真的,我念給阿姨你聽?!?/p>
陳紅英的記性很好,“楊柳枝,芳菲節(jié),可恨年年贈(zèng)離別?!?/p>
“一葉隨風(fēng)忽報(bào)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她到底才八歲,完全不懂這首詩到底什么意思。
甚至連斷句都有些錯(cuò)誤。
但有件事很清楚,“這是不是有阿姨的名字?!?/p>
陳紅英歡欣雀躍的邀功。
葉知秋一時(shí)間愣怔在那里。
竟然是這首詩!
年少時(shí),她與陳新華在陳父的書房里,看到了書中記載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唐朝的一位才子韓翃和他的愛妾柳氏。
安史之亂讓兩人分別,等韓翃找到柳氏時(shí),柳氏已經(jīng)成為藩將沙吒利的姬妾。
韓翃就寫了一首《寄柳氏》。
而柳氏,則回了這首《答韓翃》。
彼時(shí)她與陳新華都年少,感慨于兩人如此恩愛,卻因?yàn)閼?zhàn)禍被迫分別。
再相遇時(shí),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去。
葉知秋當(dāng)時(shí)還哭了。
卻不想沒多久,她與陳新華就分別了,再見時(shí),他早已經(jīng)娶妻生子……
本以為,陳新華跟余佩蘭生了四個(gè)孩子,他們自然是恩愛的。
可他為什么寫這首詩,以柳氏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