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開始找崖壁和比較大的樹,看有沒有石洞或者樹洞啥的可以過夜。一路上,他撿了一些柴火,準(zhǔn)備晚上燒著,不然那么冷的天,明天能不能起來還另說。
天已經(jīng)開始慢慢變黑了,楊念終于看到一片很大的崖壁,走到近前,開始沿著崖壁底下走了幾十丈后,看到離地面有一丈高的地方有一個黢黑的巖石裂縫。
他往里丟了幾個石頭然后喊了幾聲,沒有啥動物跑出來,他才慢慢爬上去。
站在裂縫口看到里面還算平坦,這才安心下來,趕忙走進(jìn)去,等到快到里面了,打開火折子一看,不大但是很深,他進(jìn)去找了個拐彎的避風(fēng)地方把柴火丟在地上。
他需要再去下面的樹林里砍些干的木材,不然晚上不夠用,會被冷醒。還得抓些干燥的樹葉,鋪在地上才能睡。還好剛剛來的時候就看到洞口底下,靠著崖壁的這一邊沒有被雪覆蓋,不然只能睡在地上。來來回回跑了三趟。
做完這些瑣碎的事,楊念才趕緊拿出火折子生火,有了火才安全。這已經(jīng)不知道是楊念第幾次在野外過夜了,以前也有和村里其他長輩一起出來過,但是冬天一個人在外過夜還是第一次。
全身感到溫暖之后,楊念開始烤羊肉吃,他已經(jīng)很餓了,早上吃了兩個窩窩頭就出門了,被狼追的中途渴了,也就抓起一把雪放在嘴里慢慢化用來止渴,都不敢停下來喝水。
吃完羊肉后,他又把鞋子和襖子放在火堆邊上烘烤,休息好了,把火堆拱到一邊,在原來生火的地方在旁邊刨了些干燥的土鋪在上面,又鋪樹葉就躺上去試了試。
旁邊新堆的火旁放了一排的柴火,在上面覆蓋一些土,這樣可以燒久一點,不至于半夜冷醒。
等襖子和鞋子已經(jīng)烤干,楊念就和衣睡下去,雖然有些小石子硌著身上,但是在這山里哪有那么多要求,只能將就著睡。
楊念靜靜地躺著,山洞內(nèi)安靜的只剩下他的呼吸聲,上半夜聽到樹林里傳來陣陣的獸吼聲,楊念心里很是害怕,但是想到要進(jìn)這個裂縫里面來,必須要上一個山崖。
想來其它野獸也不是那么容易上來,楊念聽著林中的各種野獸嘶吼聲慢慢地睡著了。
那么大的一堆火,放了那么多木材,天剛剛亮的時候還是冷醒了,他坐起來在地上生起火,起來烤了點肉吃就準(zhǔn)備回去,已經(jīng)出來一天一夜了,母親和弟弟妹妹應(yīng)該擔(dān)心了。
就在準(zhǔn)備出洞口的時候,發(fā)現(xiàn)旁邊還有一個很小的支洞,不認(rèn)真看還真發(fā)現(xiàn)不了,他走過去看了一下,這一看讓他大吃一驚,這個支洞四四方方的像人開鑿的一樣,但是誰會在這大山中開一個這樣的洞?
他好奇地走了進(jìn)去,看到最里面光線不是很明亮,還有陰暗的地方,認(rèn)真看清楚了陰暗的地方,被嚇了一跳。
他發(fā)現(xiàn)洞最里面有枯骨倒在墻角,剛開始還以為自己看眼花了,此刻楊念渾身直冒冷汗。
等他回過神,確認(rèn)這的的確確是一具枯骨之后,他慢慢走了過去,認(rèn)真一看,那枯骨的胸口插著一把匕首,地上還散亂的丟著幾個玉瓶和一個玉牌。
那玉瓶和玉牌一看就很值錢。他把瓶子和玉牌上的灰塵擦干凈,在手里打量了好一會,瓶子里倒是沒有啥。但是看著那么漂亮的玉瓶,楊念心想著今年把它賣了就不用餓肚子了。
他把玉瓶和玉牌都放進(jìn)懷里,然后看了枯骨一眼,把枯骨胸口的匕首拔出來,看到除了刀把上有點灰塵外,這把刀居然沒有一點銹跡,就把刀別在了后腰。想想自己應(yīng)該幫他收斂一下后事,畢竟拿了別人的東西。
楊念也是第一次碰到人的骸骨,他還是做了很久的思想斗爭,先是去外面找了根樹枝把衣服拍打了一下,防止里面有蛇蟲鼠蟻,然后撥了撥枯骨上的衣服,才開始動手。
等楊念緩緩的把枯骨上的破碎衣服掀開的時候,懷里掉出兩本書,把他嚇了一跳,等看清后才在心里說自己嚇自己,兩本書上寫著幾個字,灰塵也很多,有點看不清。
他用衣服擦干凈后才看清,一本是《升靈訣》另外一本是《傷寒藥理雜論》,可能是當(dāng)時受傷了,東西也沒太放好掀開衣服就掉了出來。
然后用破布包著枯骨,出了山洞在崖壁下找一個地方用匕首挖了個坑,埋好之后拿上所有東西,把兩把刀別在腰上,就往家里趕,有了肉,等把得到的玉瓶拿去賣了換些糧食,想來這個冬天應(yīng)該很好過了。
回到家母親就喊,念兒回來了啊,沒事吧,大冷天的一個晚上沒有回來,嚇?biāo)滥锪?,你再不回來,娘去找你了,以后記得不可以跑太遠(yuǎn)。
父親走后楊念有時候也會在山里過夜但是那都是和村里的大人一起,要么就是天氣不冷的時候,母親放心些。
一個人有時候在山里守住自己的陷阱,晚上要是不盯著有時候抓住了,長時間不去抓會跑掉,或者因為被陷阱困住了野獸會撕心裂肺的叫,第二天去看的時候已經(jīng)被別的動物叼走或者是當(dāng)場吃了。
楊念說;沒事昨天追了一只羊所以跑遠(yuǎn)了些,你看打到一只羊,如果沒遇到狼群能有一整只,他把遇到狼的事跟母親和弟弟妹妹說了之后,把羊放在墻角,讓妹妹弟弟處理一下,留一些晚上吃,剩下的腌制后風(fēng)干了以后吃。
然后把母親喊進(jìn)屋里,把那三個玉瓶拿出來給母親看。
母親就說你哪來的?
他就跟母親說在山洞里看到的,但是他沒有把玉牌拿出來,而是自己留了起來。他讓母親過兩天村里有人去松嶺鎮(zhèn)趕集的時候把一個玉瓶賣了,那么好的玉應(yīng)該能賣上價,買些糧食和棉襖回來。
母親答應(yīng)了然后把三個瓶子拿走了。
楊念則把兩本書還有那個玉牌放在床頭,晚上吃完飯楊念想起那倆本書,他打算去去拿過來看看,每年夏天農(nóng)活不忙的時候倒是和村里幾個小孩一起在劉老頭那讀書認(rèn)字。
老人家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地方,雖然認(rèn)識的字不多但也是村里識字的人。
現(xiàn)在老了,也干不了農(nóng)活,便在村里吹牛打屁,也教孩子們讀書認(rèn)字。
就這樣村里的小孩子,只要沒事便會往劉老頭那跑,畢竟可以聽故事,也可以認(rèn)字,雖然認(rèn)的不多楊念拿起書翻開第一頁就是”升靈決”三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