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如英心道她肯定后悔,悔得腸子都青了,悔得恨不得一巴掌將這男人拍出地球。
但是她不能這么說,因為上輩子入獄不久前她才知道,原來這男人嫉妒她的家世很久了,故意把她拴在農(nóng)村,沒日沒夜的干活。
最后,騙她說二兒子得了癌癥,要十萬塊!那是1999年,她手里連一千塊都沒有,更何況十萬呢!
陳維棠給他出主意,要她去找她京市的母家借。
她父母已經(jīng)對她寒了心,不再認她這個女兒。
但是為了二兒子,她還是厚著臉皮準備給家里寫了信借錢。
最后錢借來了,10萬塊。卻不是她家里給的,而是她弟弟的政敵。
她父親年事已高,早就退休了。當時她父親80歲,她60歲,弟弟58歲。是她弟弟掌權。
不知道那封信最后是怎么回事,到了弟弟政敵的手里,給了10萬。又是怎么運作,讓她弟弟再無晉升可能。
直到要進監(jiān)獄時才知道,陳維棠將這封信給了她弟弟政敵,或者說,是政敵先找到的陳維棠,兩人一拍即合。
再然后,就是陳維棠和小三聯(lián)手,殺了小三的丈夫打鐵匠陳大力,然后嫁禍給她,兩人拿著10萬塊毫無顧忌的瀟灑去了。
她是死刑緩期2年執(zhí)行,在監(jiān)獄里陳維棠還來探視過一次,有些幸災樂禍,又有些嫉妒,癲狂的模樣現(xiàn)在她都記得,
“憑什么,憑什么你父母那么愛你?啊,你一無是處,一點都不孝順,你爸媽還時常牽掛你,都說了那么多難聽的話,還給你寄那么多錢票糧票!我呢?我這么孝順,這么聽話懂事,為什么,為什么他們就愛那個瘸腿兒子!你爸媽不是那么愛你嗎?如今你毀了你弟弟,你家族,我看他們還愛不愛你!”
吼著吼著居然還流了兩滴貓尿。
陳維棠比她大兩歲,當時65歲。
桂如英隔著鐵門,看著這個她恨之入骨的男人,好像從來沒認識過他。
有些不懂,你都已經(jīng)快入土的人了,還在糾結你爸媽愛不愛你?
陳維棠在外面哭,他哭他父母不愛他。
她在里面哭,不,她已經(jīng)哭不出來了,眼淚都流干了。
是她連累了弟弟,連累了母家,還讓一輩子高風亮節(jié)的父母,老了還遭受別人的風言風語。
想到這里,桂如英恨不得將眼前的男人撕碎了喂狗。
但是她不能,她要慢慢來,也不能臟了自己的手。
不過,桂如英倒是想到了,雖然不知道陳維棠為什么那么在意父母的愛,但是她可以往這兒扎心呀。
“怎么會呢維棠,咱倆都結婚多少年了,還說這種事,要是我想回去,我早就回去了。就算沒回去,我的爸媽也還是我的爸媽,他們也還是記掛著我,你看,這罐麥乳精不就是他們寄過來的嗎?”
果然,一聽到她爸媽還記掛著她,陳維棠臉色就變了,強顏歡笑道,
“那就好,我還以為你后悔,想回去了呢,只要你想回去,我都支持你的。雖然家里這么多張嘴要吃飯,沒了你不知道該怎么活?!?/p>
這女人真是瘋了,一會兒打打殺殺,一會兒又要輕聲細語。陳維棠打了個冷顫,不知道這女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爸,媽,吃飯了?!笔谴髢合睆埱稍圃诤?。
巧云春生剛才一直在廚房,看著家里一片混亂,心里直打鼓。
媽怎么會打夏生呢?那是她最愛的兒子啊。
媽怎么會打弟妹呢?她不是最愛聽她說好話了。
媽怎么連爸也打,真是昨晚沒睡好,眼花了。
媽連金根都打,天塌了。
那她這種不討喜的兒媳,更是不知道要被打成啥樣了。
巧云懷著巨大的恐懼來敲門,意外的是,媽居然直接就出去了,沒打她。
嘿嘿。
還輕輕的看了她一眼,甚至稱得上溫柔?
飯桌上,一共11人,分別是,
桂如英和陳維棠不用說。
大兒子陳春生,大兒媳張巧云,他們的一個閨女,5歲的金花,共3口人。
二兒子陳夏生,二兒媳楊麗娟,兒子金根5歲,還有一個4歲的閨女小草,共4口人。
三兒子陳秋生,光棍一個,1口人。
小女兒陳秀蘭,1口人。
金花和小草年紀雖小,卻也能掙工分嘞。剛才兩個小女娃結伴,去給隊里的大黑牛拔草,一人也能有1公分。
這不,回來剛好趕上開飯。
飯桌上,所有人都嚴陣以待,等著桂如英分飯。
11個人,卻只有8個碗。
這飯,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三等是陳維棠,金根。
六等是桂如英,大兒子,二兒子和二兒媳,三兒子陳秋生。
九等是大兒媳。
最末等則是3個丫頭,秀蘭,金花,小草。
擺在桌上的共有三種糧食。
第一盆是少許大米和大量玉米面混合蒸出來的。
傳統(tǒng)的木蒸子,用幾塊木板拼合,再用竹條固定,里面放入用竹條編成一個拱形蒸餅,再在蒸餅上鋪上白布。先放大量玉米面,再放一點大米,蒸出來的飯比后世電飯煲的香。
這蒸子里大米和玉米面沒有混合均勻。
按照往常,就要桂如英先把上層的大白米飯,給陳維棠先舀一碗,再給金根舀半碗。
最后蒸子里剩下的半碗大米飯,才和玉米面攪拌均勻,分別再給她,陳秋生,陳夏生,陳秋生和楊麗娟,5人各舀一碗玉米面里夾雜著幾粒米的玉米飯。
給張巧云舀半碗。通常她男人春生會從碗里勻一些給她,兩人湊個淺碗。
剩下的玉米飯還要留一碗給陳維棠。
然后就是分土豆和紅薯,幾個大人都是土豆紅薯管夠,畢竟要干活,是勞動力。
至于3個小丫頭,只能一人一個土豆,一個紅薯。所以桌上也沒有她們的碗筷。
總的來說就是一等吃白米和玉米飯,二等吃玉米飯和土豆紅薯,不過張巧云的玉米飯要少半碗,三等只能吃土豆紅薯,還只能一樣一個。
但今天,桂如英不打算這么分。
“老大媳婦,”
“欸,”巧云見婆婆叫自己,連忙應道。
“再去廚房拿3個碗來。”說著就開始直接攪拌混合白米和玉米面。
巧云雖然不明所以,還是乖乖起身廚房拿了3個碗,碗都有些大小不一的缺口。
桂如英這直接攪拌的行為,可謂是震驚四座。
只是想到下午的巴掌,都沒說話。
畢竟,巴掌打出頭鳥。
都把目光看向陳維棠,陳維棠卻沒說什么,只是看了眼金根,又看了眼楊麗娟。
楊麗娟立刻像個出征的戰(zhàn)士,
“媽你干什么,爸和金根的飯還沒舀起來呢,怎么就先攪和了,這樣他們怎么吃???”
陳維棠滿意的看了眼自己的二兒媳婦。
桂如英拿著攪拌的木勺子在蒸子上敲了敲,仿佛國家領導人講話,
“從今天起,大家的飯,都一樣的吃,不會再給人開小灶了,大清都已經(jīng)亡了,我們吃飯怎么還能分三六九等呢?不能再有人搞特殊,毛偉人可是說了,新中國人人平等!是吧,當家的?”
桂如英話頭一轉(zhuǎn),看向陳維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