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知不知道秦淮茹的名聲不好呢?
肯定是知道的。
只是一開始他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看。
秦淮茹雖然在男女之事上名聲不太好,但對家里還是不錯的。
這方面他還挺敬佩的。
另外,一個漂亮的女人,名聲不好。
只要你不想把她娶回家當(dāng)老婆。
那你大概率都不會討厭她。
甚至還會喜歡往她身邊湊湊。
只是傻柱與婁曉娥有了夫妻之實后,嘗到了女人的味道。
本來還想與婁曉娥共度一生的。
可是轉(zhuǎn)眼婁曉娥就跑了。
這個時候,秦淮茹趁虛而入。
他破罐子破摔。
兩人才走到了一起。
兩人走到一起后,雖然有諸多不滿。
但是他還是努力的演好一個丈夫的人設(shè)。
只想聽大家一句好人的評價。
至于他是否愛秦淮茹。
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
何雨柱也不覺得何大清他們回來,能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多大的改變。
仍然打算按部就班的過日子。
何大清雖然回來了,但是在四合院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
只是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婦,聽說何雨林長的比較好看。
總會偷偷的看兩眼。
相比于何家的安穩(wěn),高家可就麻煩了。
何大清走的當(dāng)晚,高家哥倆就來到何大清的屋內(nèi)。
開始翻箱倒柜。
想找找何大清是否還藏有小金庫。
翻找了一番后,又把房間恢復(fù)了原樣。
他們也沒意識到何大清他們再也不回來了。
畢竟何大清爺倆也沒帶走啥東西?
只是一些隨身衣服,還有一些貴重的物品。
只是第二天一早,二賴子拿著借據(jù)跟他們要錢的時候,他們才發(fā)現(xiàn)不對。
“跟我要什么錢?誰借的,你找誰去?!?/p>
高老大看到這個借據(jù),果斷拒絕。
二賴子可不管那個事兒。
“他是不是你弟弟,我找不到他,還不能找你?你們是不是一家人?”
“不是,他姓何,我姓高,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
如果現(xiàn)在何雨林發(fā)財了,他肯定舔著臉說自己是何雨林的哥哥。
二賴子也沒想到,這個高老大居然用這種理由不認(rèn)賬。
“你們不是一個媽的?你們不是住在一起嗎?你們又沒分家”
“誰說沒分家,反正這錢你別找我,跟我沒關(guān)系?!?/p>
二賴子早就知道高老大不會輕易還錢。
他也沒想過自己幾句話,就能賺200塊。
“好,好,你不還錢是吧?那可別怪我不客氣了?!?/p>
高老大嚇了一跳,以為二賴子要他。
“你,你要干什么?你要敢打我,我就報公安。”
其實這年頭,打架斗毆,就算報公安,基本上也沒什么用。
基本上就是警告教育,連檔案都不上。
除非把人打傷,打殘。
普通的皮肉傷,你去報警。
都會被公安笑話。
“打你?你當(dāng)哥們是什么人???”
說完,二賴子轉(zhuǎn)身就走了。
二賴子早上是一個人來的。
可是到了中午,就把他那群小兄弟都喊過來了。
在高家門口一坐,不走了。
高家吃飯的時候,他們一哄而上。
直接把飯菜搶光。
吃完后,繼續(xù)坐在大門口曬太陽。
高家人也畏懼這些小混混。
看他們搶飯吃,也不敢動手。
“這,這,你們怎么能這樣,我們家還沒吃呢?!?/p>
“沒吃你就做啊,剛好我們兄弟也沒吃飽?!?/p>
“你,你,”
高老大拿他們沒辦法。
這些人啥也不干,就賴在你家吃飯。
高老大是打不得,也罵不得。
他只能悄悄跟家人說,先忍一下,看看這些人晚上回不回家。
到了晚上,高家看這些人賴在門口沒走。
他們家也就沒開火。
一直等到晚上八九點。
二賴子的朋友走了一些。
但還是剩下三四個人。
這幾個人直接就住到了何大清的房間。
“你們做飯的時候喊我一聲?!?/p>
二賴子他已經(jīng)決定了。
如果高家不給錢,他的吃住就在高家解決了。
相當(dāng)于找了一個長期飯票。
高家哥倆氣的都要炸了。
“老三這個王八蛋,居然在外面欠了這么多錢,等他回來,立刻給他趕出去。”
“大哥,你說老三和那老登是不是特意跑了?還能回來不?”
高老二覺得有些不對勁。
何雨林昨天走的,今天要債的就來了。
這也太巧了。
而且借據(jù)上可是400塊錢。
何雨林這些年也沒啥開銷啊,咋可能借這么多錢?
“不能吧?老頭的退休金還得在單位領(lǐng)呢。他跑到北京吃啥?難道他們有能耐把糧食關(guān)系轉(zhuǎn)到北京?”
這個時期的城鄉(xiāng)戶口管制很嚴(yán)。
但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流動倒沒那么多嚴(yán)格。
比如天津和北京之間,只要兩個人同意,就可以一起辦理。
你搬到北京,我搬到天津。
“明天去單位問問,看看他們是不是把關(guān)系弄走了??!”
高老二就是覺得有些不對。
他覺得何大清他們走的太匆忙了。
而且還是他們打了何雨林沒多久。
“那今晚咋辦?真的不吃飯了?咱倆在單位能吃一口,可家里的孩子可都餓了兩頓了?!?/p>
“做飯,現(xiàn)在就剩三個人了,搶不過咱們。”
高家的熱鬧何雨林不知道。
他正拿著自己的糧本嘿嘿傻笑。
本以為戶口遷入會很麻煩。
可是沒想到,居委會王主任十分好說話。
花了100塊錢,幾個小時內(nèi)就把事情辦好了。
何雨林本以為需要花個幾百塊。
畢竟何大清比較好辦,異地養(yǎng)老的政策還是很容易落實的。
他一個青年來投靠,需要的條件就比較多了。
100塊,買個北京戶口,太值了。
爺倆用一天的時間把戶口,房子都弄好了。
兩人就算再北京站穩(wěn)腳了。
“爹,咱們以后還是靠給別人做酒席賺錢?”
何大清的養(yǎng)老金不能吃一輩子,何雨林還是想找個賺錢的門路。
他也想找個班上。
可問題是他沒這個機會。
只能靠著給別人做酒席賺點一塊兩塊的。
“恐怕不好做了,咱們在保定多少還有點名聲,在北京就不行了。
北京的大師傅太多了。
而且我年紀(jì)也大了,一般人家也不愿意請我了?!?/p>
“那咋辦?爹,您在北京有沒有好朋友,看看能不能給我安排個活,要不咱們問問我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