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商時序醒過來,前院她阿娘就差人來喊她去前院。
還跟她說今日不用做早食,就在前院一起吃就好。
商時序心中困惑,看到來喊她的是她阿娘身邊的嬤嬤,她也順勢問了問:“嬤嬤,我阿娘可有說是何事尋我?”
自商時序來到這里,她阿娘都是尊重她的想法。
早上也沒有強制她的問安,也不管她做吃食,今日卻一反常態(tài)地讓她這么早去前院。
最重要的是,她阿娘每日都擔心她休息不好,按理來說不該這么早。
“小姐,老奴也不知為何,只是夫人瞧著是高興的?!?/p>
嬤嬤還以為小姐是擔心夫人有其他不好的事情。
商時序聞言,她也沒有再繼續(xù)問。
她到了前院,先給夏云水問安。
夏云水擔心商時序餓著,趕緊讓嬤嬤去催早食。
商時序看著自家阿娘神色絲毫不見著急,看來不是什么急事。
她也就安下心來了,好好吃早食。
用完飯,夏云水也沒急,不過也沒有等商時序開口問。
夏云水先開口了,“序兒,你昨日踏青的時候,可是遇見方家的小姐了?”
今天一早,夏云水就收到方府送來的帖子,邀請她們今日去府中賞花。
說起這個,她心里也泛起憂傷。
她和現(xiàn)在的方夫人還待字閨中的時候,兩人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只是兩人成婚之后,都是新婦,先不說要處理家中的事情,光是在與婆婆的相處之上,兩人就是完全不同的。
方家婆婆良善,她的好友過的倒也不難,可她的婆婆卻很強勢,那時候她夫君正是升官的關(guān)鍵時期。
她與她夫君成親,本也是兩情相悅,她不愿看見自家夫君每日下值回家,還要聽自己訴苦。
她本也想著忍忍便過去了。直到她女兒出生,沒多久被婆婆帶回來的神算子,算到與家中氣運相沖,得在外頭養(yǎng)到及笄才能接回來。
那時她拼死攔著,她相公也阻攔好幾次,可還是被婆婆找到機會把序兒送到莊子上去了。
她得知,把人接回來,婆婆卻病了,就因為這樣,她夫君也在朝上被彈劾不守孝道。
最后,她妥協(xié)了。
那段時間,她精神變得不好,漸漸的,她與方夫人的來往也變少了。
今日收到信,她很高興。
“阿娘,昨日踏青并未遇見姓方的小姐,倒是聽卞家小姐說起方小姐。”
“阿娘怎么突然提起方小姐呢?”
一說到這里,夏云水就笑了,而后才接著道:“今日方府送了帖子,邀請我們?nèi)ベp花宴?!?/p>
商時序見她阿娘這般高興,她也沒有多想。
興許,她阿娘是覺得這樣的場合有人愿意將她捎帶上,她阿娘心中高興呢。
“怎么帖子今早才送來呢?”
這才是商時序心中所疑惑的。
畢竟邀她去踏青的帖子,那都是提前一日送來的呢。
夏云水倒是習(xí)以為常,往常這樣的邀請也不是沒有,且這帖子里說了,晌午之后,才是真正的賞花宴呢。
聽了解釋的商時序,她也懂了。
原來是臨時邀請啊。
“那阿娘,你說我做些甜點送與方府小姐可好,我昨日聽卞小姐說,方小姐是個喜好美味吃食的?!?/p>
“那敢情好啊?!?/p>
夏云水現(xiàn)在都還記得商時序那日做的一道橙子布丁。
橙果的香味與鮮奶融合在一起,蒸過的很水潤。
先不說味道,光是樣式做法,外頭的鋪子里就沒有。
夏云水也并不覺得自己的女兒喜歡做吃食有不合規(guī)矩。
她覺著世上每一個人都應(yīng)當有自己所擅長的,自然有的女郎于文墨之上,頗有成就,那也會有擅長女紅的,她的女兒自然就是在這廚藝之上。
最重要的是,她女兒做吃食的時候,心情是最好的。
她當然不愿意給女兒掃興。
商時序見夏云水同意,她心情也很好。她也只在影視劇上見過這樣子的宴會。
沒想到,這兩日就給她見識到這么多。
商時序也不再與人多說,她行禮告退,回到自己的小廚房,開始搗鼓甜點。
她不準備做復(fù)雜了。
前兩日得閑的時候,她趁著天氣涼,又讓阿爹給自己弄了冰塊來,做了點醍醐,也就是現(xiàn)代的黃油。
還有就是她院子里的小土窯已經(jīng)修建好,今日正好可以試試。
現(xiàn)在正是吃橙子的時節(jié),干脆做一個橙子戚風(fēng)蛋糕,再做一個桔子雪媚娘。
簡約又好看,最重要是味道還好。
商時序正高興地挑橘子呢,絲毫不知道自家大哥和阿爹在朝堂已經(jīng)饞了多少個人。
今日的朝會意料之中的很長。去歲冬日雪大天寒,天災(zāi)是擋不住的,最近朝堂之上正惱著事兒呢。
商鴻才聽著各方打嘴仗,他咂摸著嘴。早上時序做的煎餃油咸焦脆,美味的不行。
蘸料帶著絲絲辛辣味,加了醋,就變得酸酸辣辣的,煎餃一蘸,餃子底部的脆皮也染上蘸料味,咬破之后,里面的餡料已經(jīng)完全被蔥油浸滿,鮮辣爽口,就像是他昨日吃的酸辣脆筍一樣。
他終于等到退朝,正好也到了用午食的時辰。
“商大人,可是有事要吩咐老奴?”
何公公正準備去膳房給陛下和各位大人傳膳,他剛走出來就被商大人叫住。
“無甚大事,勞煩你將這東西提到膳房去,讓膳房的廚子用沸水給我煮一煮?!?/p>
“這有何難,交給老奴就行。”
何公公提著食盒朝膳房去。
這路上他還在奇怪呢,早前,也有大人從家中帶膳食,不過后來陛下考慮到朝會過長,干脆讓膳房準備膳食。
自從膳房開始準備,大人們也就沒帶過膳食。
他到了膳房安排傳膳,還沒走出去,就有廚子打開商大人的食盒。
他也得以見到食盒里的吃食。
瞧著像是包子一類的吃食,可大小又不對,形狀也不一樣,下頭圓鼓鼓的,應(yīng)當跟包子一樣包著餡料,頂部同樣帶著花褶。
臨近午時,膳房本就是隨時準備著的,所以食盒一打開,那廚子就按照吩咐把吃食往沸水里一丟。
何公公看著那東西下鍋不散,霎是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