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人族,走進十萬大山,啟承想起當初見過的珙桐,也算是一面之緣。
特意帶著余仁前去拜見,卻不料人家早已搬離山谷,本體也帶走了,
想來是找到更好的洞天福地了。二人只好懨懨而去,走出千多里地,
卻見一小妖站立山頂,正四處張望。這妖獅頭人身,頗為健壯,
見到二人主動招呼:“二位兄弟,可是為了烈山大會而來?”與余仁對視一眼,
啟承回道:“這位老兄,我們兄弟二人向來隱居山野,近來靜極思動,出來游歷,正好路過,
不知你說的烈山大會是怎么回事?”那小妖也爽快:“我家大王有感于妖族力量分散,
各自閉門修煉,往往事倍而功半。特意開壇講道,指點修行之法,
因而特意舉辦的這么個大會,同時還有大事與天下英豪相商?!眴⒊幸宦?,
這簡直是及時雨,他數(shù)千年自己摸索,強行修煉種蓮大法,遭到心劫幾乎隕落。
以雷焠體雖有小成,但如今已到瓶頸,后面該怎么進行?是否還有進步余地?
能聽到前輩大能的講道,當面請教,正是夢寐以求的機緣。想到此,
就說道:“烈山大王此舉當真是功德無量,我兄弟二人能恭逢盛會,正是天大機緣,
還請老哥教我,參加大會可有什么要求?”那小妖見他謙遜有禮,心里也舒服,
就說道:“我們大王說了,凡我妖族,不論境界,不論出身,皆可參與!”二人大喜,
當下問明道路,急急趕往,唯恐錯過,那大會地點離此不遠,就在小妖身后百里的烈山。
這山雄奇險峻,宏闊廣大,高入云霄,怪石嶙峋,卻又靈氣氤氳,二人一路上爬,
但見仙鶴飛舞、靈猿跳躍,肥桃仙杏時有、仙草靈樹常見,端的是好所在。來到半山腰,
見有一處平臺,十分廣闊,已有不少妖修來到,大都已化形,三三兩兩隨意站坐,
看來這里就是會場了,二人也選了個地方盤坐等待。這一等就是一月,
才是約定的大會之日,到場的大小妖怪已有千數(shù)。這時從山上下來三個大妖,
中間一個魁梧健壯,虎背熊腰,高鼻闊口,著紅色披風(fēng);左邊哪位面色儒雅、氣度恢宏,
白色長衫;右邊哪位面色嚴肅,身材欣長,不怒自威,著灰色長袍。三人下到一個高臺,
雙手抱拳四面一拱,中間哪位向前半步,開口說道:“各位道友,歡迎前來烈山,
我們妖族向來分散,未化形之前更是懵懂,同族交流稀缺,全靠自己摸索修煉。
而修行乃是逆天而行,不光需要勤奮、毅力,更需要機緣。勤奮和毅力我們都不缺,
如果再有大能前輩指導(dǎo),有些修煉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會少走很多彎路。
”“但在座的都算幸運,終究通過了天道考驗,度過雷劫,長生久視。
但還有無數(shù)后輩因為積累不足或是法門不良,被擊為飛灰。如今雷劫變異,
能過者更是千不存一,作為過來妖,難道就如此坐視?”聽到這里,
啟承不禁頻頻點頭;他自身就是個例子,無人教導(dǎo),全靠自己摸索,
一路跌跌撞撞走的甚是艱難。而場中諸妖那個不是歷經(jīng)千萬年獨自摸索,
其惶恐、疑惑、寂寞誰又少了?這大漢算是說到大家心坎里了。大漢環(huán)視一圈,
接著道:“因此,我與王寅居士以及玉真上人,聚此大會,一是交流修行經(jīng)驗、感悟,
讓大家伙都少走點彎路。二是希望天下妖族一家親,從今以后互相親近、彼此幫助,
多提攜后生晚輩,共同壯大我妖族力量!”說完退回隊列,向右側(cè)長身中年點點頭。
也就是王寅居士了,他上前半步,開口說道:“剛才烈山大王說了,最近幾千年,
劫雷威力劇增,渡過者千不存一,而劫雷變異的原因何在?就在于人族修士數(shù)量劇增,
對于天地靈氣掠奪過甚,因此天道降下懲罰?!眻鱿骂D時大嘩,啟承也是身軀一顫,
大為驚懼。這是第一次有人解釋劫雷變異原因,不管王寅居士說的是不是實情,
是否別有用心,但先入為主的概念一旦種下,此后人妖必然勢不兩立。
王寅居士清咳一聲,待場內(nèi)安靜下來才繼續(xù)道:“諸位可能會疑問,
弱小的人族怎么可能影響到天道的變化,而且是如此大變?大家可知道,
青云世界形成之初未有劫難,只有造化。山精樹怪、昆羽鱗疥之類產(chǎn)生靈智,
吸收的乃是先天靈氣,返本還原,自然就能參悟大道,天道會降下造化青氣助其塑形凝體。
后來生靈日漸繁多,先天靈氣被掠奪殆盡,剩余的化為后天靈氣,比之現(xiàn)在濃郁百倍,
而后因為隨生靈繁衍日漸稀薄,這才有了雷劫,并隨著修士增多而威力提高,直至如今程度。
”“而人族本非我青云世界自然化生之靈,是被他人攜帶而來,初始不過幾十人之數(shù)。
肉體弱小,野聚山林,掙扎求生,但后來學(xué)會諸般技能,竟能開田拓土,耕種為食,
數(shù)量急劇增多。幾千年來已經(jīng)由幾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幾十萬萬人。他們雖然壽命短暫,
但天生適合修煉,有數(shù)百年即可渡劫成仙者。而且他們?nèi)杭簿?,修煉之法一傳十十傳百?/p>
直至千萬,故而現(xiàn)在其修士數(shù)量已至極大數(shù)字?!薄叭荷街蟮拇蠡囊呀?jīng)盡為人族占據(jù),
他們伐光山林,獵殺猛獸,所過之處已無妖族存身之地,如果任其壯大,
我妖族必然根基斷絕。因此抑裁人類已是關(guān)系我等生死存亡之大事,不可不重視。
”王寅居士說完,也退回去,對著儒雅中年點點頭。此時場下已是沸沸揚揚,
到處是說話之聲,有人大聲嚷道:“居士,人族如此可怖,我們可要趁早滅絕了他們才好,
還請三位前輩多邀大能之士,一鼓作氣,剿此后患!”場下諸妖群情洶洶,摩拳擦掌,
恨不得立時撲向人族,盡數(shù)撕碎了事。此時玉真上人上前半步,靜立半刻,
等下面議論聲稍弱,開口言道:“諸位,諸位,我們生為妖族,滅此朝食之心與共,
但人族有三十萬萬,靠在座的一個個殺過去,即使對方不反抗,那也不知要殺多久,
何況多造殺戮會被怨念纏身,蒙蔽靈識,對今后修行不利!”場下諸人有轟然吵嚷起來,
有一個尖細嗓音急聲道:“玉真上人,那可怎么辦?不殺人族是亡族滅種,
殺戮人族又不利修行,總不能坐看人族壯大吧?
”玉真上人依舊笑瞇瞇的:“這幾千年來,我妖族也有無數(shù)俊杰深入人族,悉心研究,
默然觀察,倒也終于想了一個法子出來,試用之下倒也效果非凡!
”底下性急者已在催著上人快說,那玉真性子沉穩(wěn),
依舊輕言慢語:“原來這人族分邦建制,層層管理,國有皇帝,邦有封君,路有巡守,
鎮(zhèn)有鎮(zhèn)長,即使一村之地也有村正族老,分職理事,秩序井然。若是和平時期,國內(nèi)清明,
則不失為治事之能法。然而人族肉體弱小、壽命短暫,欲望卻深重,對于權(quán)勢財富,
土地美女獨占之心甚熾,往往三代之下政必有失。若乘時挑動人族內(nèi)部梟雄之輩野心,
組軍建政,爭權(quán)奪勢,則人族必亂,亂勢一成,人族殺戮之心覺醒,則自亡族矣!
”啟承聽的心驚膽寒,此人一副儒雅慈善模樣,但用心之深,思慮之周,綢繆之遠,
計謀之毒遠勝同儕之輩。一旦實施,人族危矣!底下眾人卻群情振奮,
只覺滅人族就在眼前,不免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