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蔥歲月輕柔的海風吹拂過臉頰,耳邊是此起彼伏的濤聲。江泛漫步在沙灘上,
舉目望去,海面與夜空連成一片,似乎只有通過群星的位置才能分辨海天的界限。
這座熱帶島嶼靠近赤道,曾經(jīng)并非一個熱門的旅游目的地,島上居民生活在安寧與祥和中,
在這紛亂的世間毫無存在感,仿佛天涯的盡頭。直到近幾年,
島上建起了規(guī)模龐大的航天發(fā)射場,這里才逐漸熱鬧起來。酒吧是露天開放的,
棕櫚樹下的沙灘上分布著三五成群的豆袋,供客人閑聊醉臥。江泛行走其間,
只見客人們個個陷入豆袋中,夜幕下分不清身材面目,也分不清清醒還是沉睡。
江泛遠離了喧鬧的人群,來到安靜一些的地方。他彎下腰卷起褲腿,光著腳踏在細沙之上,
感受著上漲潮水夜里微涼的溫度。在這樣的浩瀚星空下,
似乎總有一股力量讓人們不得不發(fā)出感慨,從屈原到康德,自古如此。
這或許是因為面對星辰大海,人類常有自身渺小之感,更是因為宇宙浩渺,它的神秘與未知,
常常與人的思維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江泛想起了他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星辰。
那是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在舍友程思瀚的引薦下,去參加天文學會的戶外活動。
為了逃離城區(qū)的光污染,社團組織前往60多公里外的靈溪山觀測星空。
江泛其實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天文愛好者,他與很多少年一樣,從小對宇宙充滿興趣。
他曾在圖書館借閱過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
這兩本書都以通俗易懂的科普而聞名。江泛翻了一遍,能理解的部分實在有限,
只好知難而退。程思瀚則不同,他是一個活躍分子,與多個社團都混得很熟絡。
他不在意那些深奧的空間物理理論,更多是對星空藝術品般的熱愛。如果不是程思瀚力勸,
江泛不會被拉出來——他本打算趁假期打打游戲,看看新番。與其他人不同,
他倆乘坐的是社里一輛不知從哪弄來的破舊皮卡,皮卡后斗里固定著一個大箱子。
聽程思瀚說,箱子里那臺20英寸口徑道布森望遠鏡是真正的鎮(zhèn)社之寶。這趟旅途并不安穩(wěn),
在幾人已經(jīng)被山路繞得暈頭轉(zhuǎn)向時,目的地及時出現(xiàn)在了前頭。他們到達山頂比預計的要晚,
夜幕已然降臨。江南即使到了深秋,炎熱依然是常態(tài)。夜風搖動漫山的竹林,發(fā)出簌簌聲,
也給這少有遮蔽的山頂送來一些涼意。江泛想拉上外套的拉鏈,但他沒有這么做,
他深呼吸著山頂?shù)男迈r空氣,讓涼爽的氣息進入肺腑,試圖消除一點旅途帶來的疲敝和萎靡。
先出發(fā)的其他社員已經(jīng)到達,社長站上一塊大石頭,拍拍手,把眾人集合在一起,
開始安排任務?!澳憧茨莻€妹子不錯”。江泛用手肘撞了撞程思瀚,微微轉(zhuǎn)頭,
用眼神示意著?!澳膫€哪個”,程思瀚急切地順著方向望去。那是一個短發(fā),白凈的女生,
穿著藍灰色連帽外衣和牛仔褲。程思瀚瞇著眼,扶了扶眼鏡,但依然看不清晰面目。
“你夠了,別這么看”,江泛趕緊輕聲制止。“臥槽,還不是你先說的”,程思瀚不滿,
“確實還可以,但沒在社里見過”“還有你不認識的妹子?”江泛話還沒說完,
那女生望了過來,江泛頓時一怔,他裝作不經(jīng)意的樣子,但并沒有移開目光。
女生沒特別留意,很快轉(zhuǎn)開了視線。打開箱子,拆除固定,一臺巨大的望遠鏡顯露了出來,
它的內(nèi)徑足以容納一人,架在皮卡后斗上,像一座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臼炮。社員都忙開了,
有的調(diào)整赤道儀,有的安裝導星鏡,有的拿出了相機,有的則對著星圖app按圖索驥。
江泛是個菜鳥,只好在程思瀚指導下組裝望遠鏡。今晚晴朗無云,確實是個觀星的好天氣。
隨著大家關閉光源,眼睛適應了黑暗的環(huán)境,繁星像寶石般閃耀了起來,綴滿了整個夜空。
面對著這種永恒的廣闊,時間好像都慢了下來。社員們連連發(fā)出驚嘆,
這是城市里難以見到的景致。江泛目光向著北方,輕易地找到了北極星與北斗七星。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啊“,程思瀚說道。在程思瀚的指引下,
江泛找到了最顯眼的幾顆太陽系行星,還有M型的仙后座。隨著時間推移,
夜空變得熱鬧起來,織女星、金牛座、獵戶座都一一從地平線升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