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自然是要防備,但今年收成比往年差了許多,國庫余糧并不多?!?/p>
“天災(zāi)人禍不斷,國庫的糧食,只能用來賑濟災(zāi)民,以安撫民心!”
“饑荒若是持續(xù),只怕這個冬季,會激起民變。”
“哼!若無兵鎮(zhèn)守,匈奴來襲又當如何?到那時,老百姓可不是餓肚子那么簡單,連命都要丟啊。”
“修長城的徭役怎么辦?那可是六國的殘兵,若是不喂飽了,遲早生變?!?/p>
……
朝堂之上的議事,開始激烈起來。
趙高之死,似乎與國家大事相比,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尤其大秦一統(tǒng)六國后,各式各樣的矛盾出現(xiàn),尤其饑荒,更是無處不在。
糧食,往往成了最大的問題。
縱使有百萬雄師,沒有糧草也是形同虛設(shè)。
治下百姓,若是餓急了也會拼命反抗。
什么是人心?
糧食,就是人心!
若是嬴政還在朝堂,群臣或許還會問一問始皇的意思。
但如今監(jiān)國的卻是一個八歲的孩童。
十七公子手段再高,殺得了趙高,也變不出一千石糧食。
而且十七公子自小錦衣玉食,哪見過那些災(zāi)民餓急了殺人的樣子。
只要沒說出何不食肉糜這樣的話,已經(jīng)算是懂事的了。
贏子季也不急,默默看著他們爭吵。
“封建王朝,說到底都是農(nóng)耕社會,主要還是受限與農(nóng)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
此時,系統(tǒng)的聲音忽然響起。
【恭喜你擊殺趙高,提前消除大秦隱患,國運增加?!?/p>
【獎勵:曲轅犁技術(shù)。】
曲轅犁?
聽到這三個字,原本正在頭痛的贏子季,粉嫩的小耳朵唰得豎起來。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他之前就獲得了土豆。
如今又獲得一個曲轅犁技術(shù)。
曲轅犁可是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標志性工具。
加上土豆的加持,一定能將大秦的農(nóng)耕,糧食徹底解決!
“能否將糧食分成兩份,一份先給災(zāi)民,一份用來征調(diào)大軍,等來年開春,緩過來一些再加派軍糧?”
扶蘇面露不忍。
儒家奉行仁愛,愛人的思想,他從沒想過放棄百姓。
“唉,百姓挨餓是大,軍中將士們?nèi)羰翘畈伙柖亲?,又如何守衛(wèi)邊疆?”
蒙恬微微搖頭。
李斯則是苦笑著道:“大公子,若是兩頭兼顧,恐怕要兩頭皆失?!?/p>
“此事,還是得呈奏始皇陛下,讓他來定奪?!?/p>
這問題,很無解。
因為這是選擇題。
要么老百姓挨餓,要么大秦的士兵挨餓,除非能憑空弄出更多的糧食來。
選什么都是錯,所以只能將問題拋給嬴政來選。
他們知道,始皇嬴政大概率會先供給軍糧,不是因為殘忍,而是因為理智。
但哪怕知道,也沒人會替始皇做決定,因為誰都擔(dān)不起責(zé)任,一個不好怕是要掉腦袋的。
“諸位,稍安勿躁?!?/p>
略顯稚嫩的聲音傳遍全場。
原本還在沸反盈天爭論不休的朝堂,也緩緩安靜下來。
大家都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小桌案前的贏子季。
目光中的意思大抵是,大人的事,小孩插什么嘴?
并非不尊重贏子季。
而是在他們看來,贏子季顯然不具備處理這種大事的經(jīng)驗。
一個處理不好,是會弄出民變的。
希望小公子不會說出什么雷人的話來。
贏子季小臉上滿是認真,問道:
“往年匈奴犯境,一般在何時?”
蒙恬拱手說道:“據(jù)邊關(guān)線報,匈奴近期異動頻繁,恐怕不會超過一個月就會南下?!?/p>
“十七弟,茲事體大,你就別摻和了?!?/p>
扶蘇皺著眉頭開口。
這是怕贏子季沾上麻煩。
況且此事,即便是他,也是拿不了主意的。
聞言,贏子季沒管扶蘇,又問道:
“若要賑濟百姓,救災(zāi)的糧食有多大缺口?”
“最少.....十萬石?!?/p>
雖然覺得說與不說結(jié)果都一樣。
但贏子季畢竟擔(dān)著監(jiān)國之職,既然開口詢問,他不能不答。
“十萬石....”
贏子季閉上眼盤算了一番,開口道:
“李丞相,蒙將軍,你們?nèi)鐚嵏嬖V我?!?/p>
“依照父皇的脾性,大概率會將糧食調(diào)配為軍隊所用,是也不是?”
其實他不說,熟悉嬴政政令的大臣,心中也知道。
嬴政橫掃六國,一統(tǒng)九州,心中的雄心壯志怎么會容忍異族侵犯,喪失國威?
再者匈奴若打進來了,莫說是沒有糧食的百姓,便是家中有余糧的也要被搶走。
到時,只會死更多人。
果然,李斯,蒙恬,王翦,扶蘇,盡皆默然。
“如此,兵貴神速,我便替父皇拿主意。”
“國庫中的糧食,先供給大軍守衛(wèi)塞北?!?/p>
“賑濟百姓的糧食,就由我來想辦法。”
贏子季說完,堅定的目光掃過朝堂。
朝堂內(nèi)所有的聲音頓時都消失了。
糧草的事,若是換了嬴政,百分之百會做出相同的決定,這點群臣心知肚明。
現(xiàn)在的小公子,等于是提前幫始皇同意供給軍糧。
命令倒是沒有問題。
但同樣,這會背上棄百姓于不顧的惡名,始皇嬴政早就背上了暴君的名頭,自然不怕。
但贏子季...可才八歲。
“唉,小公子終究年幼,沒考慮到后果?!?/p>
李斯完全沒想過,贏子季真有辦法解決問題。
在他看來,或者說,在所有人看來,贏子季那句話,無非是小孩子的妄言。
“十七弟,十萬石糧食非同小可,切莫胡說,還是呈報父皇定奪吧?!?/p>
扶蘇也想到了其中厲害關(guān)系。
今天朝堂發(fā)生的事,若是傳出去,天下人只怕會罵死贏子季。
“扶蘇長兄,我意已決?!?/p>
贏子季站起身,抱著那把一人高的鹿盧劍。
“父皇讓我監(jiān)國,可不是讓我來過家家的,既然他也會如此做,為何我不行?”
“而且,我已經(jīng)有賑濟災(zāi)民的良策,父皇他會同意的?!?/p>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終究,沒有再阻止。
百官又討論了其他事,但都是些小事。
故而贏子季也不再出聲。
同時,今日朝堂之上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也被黑冰臺記錄下來。
飛快送到始皇的手上!
文武百官退朝出來,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小公子如此魯莽,日后只怕要背負罵名了。”
“嘿嘿,不知始皇得知趙高被小公子殺了,會是什么表情?!?/p>
“陛下只怕會震怒吧,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卸掉小公子的監(jiān)國之職,讓扶蘇公子接任?!?/p>
“不過,小公子這份殺伐果斷,真是令人膽寒。”
群臣三三兩兩議論著。
替換宮廷侍衛(wèi),殺趙高,最后更是替始皇調(diào)配糧草的決定。
這三件事,隨便一件都需要天大的膽子。
特別是最后一條。
即便是嬴政,被儒家口誅筆伐這么多年,做出這樣的決定也要猶豫再三。
贏子季倒好,直接就拍板了。
儒家肯定不會放過讓扶蘇監(jiān)國的機會,必然會拿這件事出來做文章。
.......
果不其然。
今日上朝發(fā)生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民間。
頓時,咸陽城中流言四起。
“十七公子小小年紀,手段竟如此毒辣?先斬后奏將趙高給殺了?”
“哼!我要說這是魔王轉(zhuǎn)世,竟然將賑濟災(zāi)糧去當軍糧,這等行徑簡直是置蒼生于倒懸!”
“再讓贏子季這么胡鬧下去,大秦危矣!”
“唉,不知始皇是怎么想的,居然讓一個八歲黃口小兒監(jiān)國,這是把大秦社稷當兒戲嗎?”
“哪怕是讓胡亥公子監(jiān)國,也不至于做出這等事啊!”
........
城中的流言,還有朝堂的事。
全都被黑冰臺整理紀錄,一并送到了東巡的隊伍之中。
博浪沙。
長長的儀仗隊伍緩慢行進著。
御林軍環(huán)繞周遭,拱衛(wèi)著最中心的三輛一模一樣的馬車車。
之所以有三駕馬車,還是為了預(yù)防刺客來襲,混淆視聽。
然而,黑冰臺的消息,卻并未去到中軍。
而是到了后方數(shù)百米,一輛大臣樣式的馬車中。
嬴政一襲黑袍端坐其中,手里舉著一份竹簡,正在批閱。
他雖然覺得那夢中的一切很是荒謬。
但還是信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夢中得知,那刺客張良,‘有大才,可稱謀圣’,這樣的評價,他一下烙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