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劉邦跪在地上,他做夢也沒想到,經(jīng)過四百年的發(fā)展,祭祀一事就已變得如此繁瑣冗雜。
宣讀祭詞、登臺祈禳、進獻(xiàn)祭品、神官儺舞…祭祀完了天神,還有地祇、祖先等等…
他膝蓋都已經(jīng)生疼,多少年沒下跪過了…
但是即便再難捱,他也只得咬牙堅持著,終于,撐到了祭祀結(jié)束。
諸葛亮在一旁一直緊盯著劉邦的動靜,待到儀式結(jié)束,他第一時間上臺將對方扶起:“陛下,當(dāng)心?!?/p>
“朕此番若是平定中原,再興漢室,必要簡化這祭祀之禮!往后子孫,不需祭祀先祖,只祭神靈!”劉邦齜牙咧嘴地說道。
諸葛亮啞然失笑,沒想到祭祀先祖的儀式,竟讓先祖也苦不堪言。
“回宮,即刻回宮,丞相,朕有事與你商議?!眲钫{(diào)整了一下面目表情,轉(zhuǎn)過身,面對諸多臣子的時候已是笑容和熙的樣子。
諸葛亮連忙提醒道:“陛下,胙肉還未分呢!”
劉邦點頭,向一旁的小太監(jiān)們招了招手,示意端起胙肉,向文武百官們緩緩走去。
諸葛亮在一旁愣了一下,剛想出聲提醒,想了想又將話咽回到肚子里。
按照禮儀,皇帝只需象征性地示意一下就行了,并不需要自己親自下場,為大臣們挨個分發(fā),這位高祖顯然是不明白其中程序的。
不過這樣也好,蜀漢此時正值衰微,人心浮動,陛下能親力親為,拉攏人心也是一件好事。
劉邦領(lǐng)著小太監(jiān)走到百官面前,望著盤子里的胙肉,白花花的一大片,半生不熟的樣子,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李嚴(yán)站在首位,雙手舉著一個小碟子接過了小太監(jiān)分好的胙肉,面上雖然平靜,但是心里對這胙肉卻已是厭惡至極。
他不喜歡吃這胙肉,準(zhǔn)確地說,幾乎沒人愛吃。蜀地好吃辣,這胙肉就只是白水煮得半生不熟,沒有一丁點調(diào)料,讓人如何下咽?
可即便再怎么不喜歡吃,這也是陛下祭祀時所分的,說什么也得吃下去才行。
就在李嚴(yán)拿起胙肉正要吃的時候,劉邦已經(jīng)搶先一步,伸手從他的盤子里拈起了一塊塞到了嘴里。
天!
李嚴(yán)和文武百官都被驚到了,這可是祭祀分的胙肉。代表皇帝對臣子們的關(guān)懷之意,哪有皇帝分出去的胙肉自己還嘗一塊的道理?
劉邦也看出了李嚴(yán)的震驚,笑道:“祭祀已經(jīng)結(jié)束,朕還未嘗過這胙肉是何味道,李尚書不介意吧?”
“陛下請!”李嚴(yán)頭趕快埋了下去,生怕劉邦看到自己錯愕的表情,引起誤會。
一小塊胙肉在劉邦的嘴里翻過來覆過去,咀嚼了半天,群臣都緊盯著劉邦,等待著他的反應(yīng)。
終于,那一小塊胙肉被他吞了下去。
“味道還挺不錯呢!”劉邦眉頭一揚,一臉的驚喜。
“?。俊?/p>
群臣沒料到陛下竟是這個反應(yīng),難道今年負(fù)責(zé)烹飪祭品的廚子換掉了?不用死守著嚴(yán)正肅穆的祖宗禮法,里面放花椒了?
群臣們望著分給自己的胙肉,好奇心大起,一個個都拈出一塊或數(shù)塊嘗了起來。
“唔…”
一陣惡心的干嘔聲在群臣之中同時響起,但好在,一眾大臣的克制力極好,都忍住了沒有吐出來。
“哈哈哈哈!被朕騙著了吧?”劉邦忍不住拍手笑了起來:“祖宗禮法的確不可輕廢,但是這胙肉半生不熟,實在難以下咽?!?/p>
“既是祭祀所用的福肉,此等福氣全家共享,豈不好事?都收起來吧,拿回家洗干凈做熟了,撒上佐料,給自己的家人們都嘗一嘗?!?/p>
劉邦沒想到來到四百年之后,第一個讓他產(chǎn)生好奇的食物竟是這祭祀所用的胙肉,他也是才知道原來這肉這么難吃。
漢室衰弱至此,這些忠心的臣子們還能恪守禮法,祭祀時吃著這么難吃的肉,實在是難得??!
既然臣子有心,那自己這個做君王的不能無義,能讓他們少受些罪就少受些罪吧…
想到這里,劉邦忽然想起了四百年前的那一幫老兄弟們,樊噲、夏侯嬰、周勃、曹參…要是他們也在這里該多好啊…
群臣聽到劉邦的赦令,一時都又驚又喜,紛紛跪下磕首:“謝陛下!”
諸葛亮輕搖羽扇,滿臉含笑地將自己的那份胙肉遞給了身后的仆從,緩緩咽下了嘴里的那一小塊。
……
回宮的路上,百官們喜笑顏開。
倒不是因為那幾塊胙肉,蜀地再貧苦,他們還能沒肉吃不成?他們喜的是,陛下通情達(dá)理,所決貼近人倫,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如此想法,自然是還不甚相熟的益州派官員居多,至于荊州派的官員,早就知道“陛下”是一位明君了!
劉邦掀開車簾,向騎馬的諸葛亮招手道:“丞相,來,車上來?!?/p>
諸葛亮當(dāng)即下馬,在群臣的艷羨的目光中登上了馬車,坐進了車?yán)铮骸氨菹?,有何吩咐??/p>
“朕本想回宮再和你商議此事,但是事情緊迫,不得不現(xiàn)在就問你…”
“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p>
劉邦緊盯著諸葛亮:“大漢…現(xiàn)在還有多少兵馬?”
諸葛亮表情微微一凝,但他很快調(diào)整了過來:“各地兵馬均有造冊,待回了宮中,明日再向陛下呈上?!?/p>
“別給朕來這套,你是當(dāng)朝丞相你會不知道兵馬數(shù)目嗎?想當(dāng)年,朕趁蕭何蕭丞相睡著了問他,他說著夢話都能報出糧草兵馬的數(shù)量!”
諸葛亮抿嘴一笑,身為漢初三杰之一的蕭何怎么會是這么大意的人呢?無非是這位高祖夸張的說法罷了。
“別給朕賣關(guān)子了,快說,有多少?朕心里好有個底?!眲畲叽賳柕馈?/p>
諸葛亮這才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各地兵馬,現(xiàn)在攏共加在一起…約五萬…”
劉邦呆立了半晌,喃喃道:“五萬…”
諸葛亮望著劉邦,有心安慰:“陛下…兵在精不在多,雖是兵少,但是只需勤加操練…”
“少?不少啦!這有五萬呢!”劉邦連忙說道。
“五…”諸葛亮被這句話給噎到了。
五萬兵馬,撒到西川和漢中兩地,兵力完全可以用捉襟見肘來形容,這還能叫多嗎?
“五萬兵馬,還少啊?你們這些后生實在是有些不知足了。想當(dāng)年,朕在沛縣起兵的時候,也不過才三千兵馬!”劉邦瞪大了眼睛說道。
諸葛亮苦笑,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天下大亂,劉邦自然可以趁勢而起,也有的是時間和地盤積蓄力量。
可現(xiàn)在,天下大定,三家鼎足而立,五萬兵馬根本就不夠看的。
不過這些話,諸葛亮是不會說出來的,一來,說出來就墮了自己的士氣,二來,他也相信,英明神武的漢高祖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安慰自己罷了。
君臣相識一笑。
劉邦率先收住了笑意:“三郡反了,這事你知道吧?”
諸葛亮回答:“臣已收到了消息,不過當(dāng)務(wù)之急,是需要先派人向吳國結(jié)盟修好,然后才可平亂!”
“結(jié)盟嗎?”劉邦沉吟沒有說話。
諸葛亮見劉邦這副樣子,不禁心中一緊,當(dāng)初就是因為關(guān)羽、張飛兩位將軍的遇害與東吳有關(guān),這才導(dǎo)致先帝御駕親征,夷陵之?dāng) ?/p>
看陛下這猶豫不決的樣子,莫非…還懷有仇隙?是受先帝的影響嗎?
劉邦緩緩搖頭:“還是結(jié)親比較好,丞相你以為呢?”
“陛下,結(jié)親此事不難,先帝曾迎娶孫權(quán)小妹孫尚香…”諸葛亮話還沒說完,臉上的表情頓時有些玩味…
劉邦見諸葛亮表情怪異,頓時明白了過來。
自己乃是劉邦??!現(xiàn)在不過是借用了自己后代劉備的身體,若是真將孫權(quán)小妹接了回來,那自己該如何面對她?
可想著想著,劉邦倒又再一次反應(yīng)了過來,不對啊!我也沒這個心思啊!
望著偷笑的諸葛亮,劉邦伸頭對車駕外喊道:“來人,給朕打丞相二十大板!算了,不用了,朕自己來!”
兩個半百老頭,在車廂里鬧成了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