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古扭頭走人。
朱由校忍不住問道:“兄臺,可留姓名?”
“我叫張好古,字寶瑞!”
張好古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倒是一點都不擔(dān)心,這狗皇帝肯定是上鉤了。
果然,朱由校對身邊的太監(jiān)吩咐道:“跟上去,看看他住在何處。再打聽打聽他的來歷!”
太監(jiān)應(yīng)聲道:“萬歲,此事交由奴才去辦。只是萬歲已經(jīng)出宮許久,不宜再在宮外,還請萬歲盡快回宮?!?/p>
“好了,好了,朕知道了!”
朱由校手中拿著張好古所做的發(fā)條,雖然簡陋,可是卻是仿佛是給自己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大門。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
真的有點意思。
后宮后,他仍舊對那小玩意興趣不減,坐在御案前,堆積如山的奏折全被掃去了一邊,置之不理。
朱由校把那發(fā)條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照著張好古的樣子,纏繞好竹條再放手,反反復(fù)復(fù)多次之后,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又是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來添宮燈的侍女們見到皇帝如此,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知道皇帝興趣正濃,專心致志的時候最厭惡被人煩擾,都輕手輕腳的添好燈后退出殿外。
這時負(fù)責(zé)今年科舉的主考官前來求見,通報后在外面等了良久才終于進(jìn)去。
“稟告萬歲,臣等已將今年科舉的卷子一一閱過,此三人的文章字字珠玉,文采勃發(fā),是為最佳。暫擬他們?nèi)藶榧椎?,分列前三。還望萬歲過目,再做定奪?!?/p>
主考官張瑞圖將卷子呈上去,奈何皇帝連看都不看一樣,徑直讓人放在一旁,手中繼續(xù)擺弄著那發(fā)條,津津有味、不亦樂乎。
這也是張瑞圖選擇的恰到好處的時機。
這也是魏忠賢發(fā)現(xiàn)的秘密。
狗皇帝做木匠活的時候,最討厭被人打擾。
這個時候,給皇帝看名單,很容易通過。
主考官捏了一把汗,想著皇帝不看也是好事一樁,因為他替張好古所作答的卷子就在那其中,皇帝不看最好。。
他正欲離開,迎面看到太監(jiān)腳步匆匆的過來,附身到皇帝跟前說了些什么。
那是去打探張好古消息的太監(jiān)回來了。
“參加科舉的?”
聽到皇帝的話,張瑞圖立刻又被嚇得汗毛倒立。
心想皇帝怎么突然關(guān)心起科舉考試來,只愿皇帝千萬不要知道張好古這個人,更不要去看張好古的那份卷子。
結(jié)果,還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殿內(nèi),朱由校聽太監(jiān)口中所說張好古其人,便看向那剛剛送來的科舉考卷。
“將那考卷拿來,朕要親自過目?!?/p>
朱由校終于放下了從回宮后就不離手的發(fā)條,暫且擱置在一邊,將目光落在考卷上。
這按照科舉考試的流程,在主考官等人一一批閱過后,會挑選出其中上乘的佳作,是為甲等,再在其中多番對比之后,決定優(yōu)劣,拍好名次。
可他們說的不算數(shù),得等最后皇帝看過之后,點頭首肯才算數(shù)。
若是皇帝覺得甲等考卷里,第二的更勝第一,則可以重新定下。
為此,主考官們?yōu)榱撕匣实鄣男囊猓矠榱瞬蛔屗麄冏约弘y堪,好似無用的庸臣一般,在甲等里面排先后次序時,都會細(xì)細(xì)斟酌,慎之又慎。
三份甲等考卷里,張好古的那一份最為特殊,那可是主考官自己出題自己答的。
怕被皇帝看出筆跡來,主考官故意把文章寫的稍微沒有那么完美,顯露出些細(xì)小的瑕疵來。又謹(jǐn)慎的將其擬為第二,不敢將第一的位置給給他。
于是朱由校揭過最上面的一份考卷之后,就看到下面那份考卷上白紙黑字的,寫著張好古的名字。
“奇怪,奇怪!?!?/p>
朱由校囫圇吞棗一目十行的看過張好古的文章,看完后不禁蹙眉。
主考官見皇帝面色不對,嚇得背后冷汗涔涔,這是舞弊,科考舞弊,這是要掉腦袋的大罪!
此時此刻,看著朱由校這一臉?biāo)妓鞯谋砬?,再說奇怪奇怪的,只感覺自己的魂兒都要飛了,就差沒當(dāng)場跪下來說:“皇上饒命了!”
張瑞圖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此人文章不錯,但相較第一還稍顯遜色,故排在第二,與第三的文章不相上下。臣也在估量是否妥當(dāng),列為第三更加合宜,不知道陛下奇怪在什么地方?!?/p>
朱由校沒說話,又把文章一字不落的細(xì)細(xì)看了一遍,還是皺著眉頭,甚是不悅。
張瑞圖撲通一聲跪下:“萬歲,今年科舉未能攬得天下奇才,是臣等過錯,可卻無其他文章能歸為甲等,讓萬歲看此拙劣之作,臣等汗顏。”
皇帝從頭到尾看完,終于抬頭,沒有問責(zé)張瑞圖:“這文章,寫的不錯,第二太可惜了,第一吧!“
???
張瑞圖傻眼了。
”萬歲!”張瑞圖小心翼翼的詢問道:“第一!”
“第一,你退下吧?!?/p>
張瑞圖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退出殿外,又覺得莫名其妙,不知皇帝是想在他的文章中看到些什么?
放下考卷的朱由校再次擺弄起誰那發(fā)條來:“朕還是百思不得其解?!?/p>
剛剛他耐著性子把張好古的文章看了兩遍,就是想從中找到有沒有提及木牛流馬之事,偏偏一無所獲,難免有所失望。
想想也是,就算這科舉文章甚至都不是張好古寫的。
就算張好古寫的。
也不可能寫木牛流馬,物理知識。
這要是寫了,也不可能放在朱由校這里,直接給你刷下來了。
如今,這機括他已經(jīng)知道該如何做,可還是了解的不夠透徹,雖然張好古已經(jīng)點明了不少,朱由校還是有諸多疑問。
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體乾立于一旁:“萬歲大可傳召此人,當(dāng)面問個明明白白?!?/p>
朱由校道:“你可打探到他現(xiàn)住何處?”
“老奴跟著他到了西長安門街上的一家客棧,他帶一隨從暫且在哪里落腳。萬歲可是要傳召?老奴這就去宣。”
“不必?!?/p>
朱由校想了想,隨后下令道:“科舉明日放榜,朕去找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