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片死寂。
只有藍(lán)玉的磕頭聲、求饒聲回蕩。
老朱的眸內(nèi),掠過一絲詫異。
朱標(biāo)的眾多兒子當(dāng)中,他最喜歡的,首推朱雄英。
可朱雄英卻早早夭折。
自那以后,朱元璋與一眾孫子們,就極少有接觸。
主要是避免自己看到其他孫兒,又想起朱雄英,傷神難過。
直到朱標(biāo)死后,老朱想到未來大明的繼承人問題,才開始注意觀察孫子們。
朱允炆也是在此時進(jìn)入了他的視線。
在朱標(biāo)重病期間,朱允炆幾乎是睡在病床旁,沒日沒夜的照顧。
盡管身為太子的朱標(biāo),并不缺太監(jiān)宮女服侍。
但這和親兒子親自伺候,肯定是不一樣。
朱標(biāo)死后,朱允炆更是悲傷過度。
哭得死去活來,痛苦難過得多日米飯不進(jìn)。
朱元璋只能親自出面勸慰。
由此,朱允炆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仁義孝順的深刻印象。
一番仔細(xì)觀察,老朱才下定決心,要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然而,今日朱允熥的表現(xiàn),卻是讓老朱眼前一亮。
剛才他對藍(lán)玉說的那番話,可謂是完全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而朱允熥直接點出來,看似是在責(zé)罵藍(lán)玉,實際上是在保護他。
在朝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將事情擺到臺面上,反而讓老朱日后不好再出手殺藍(lán)玉了。
這完全打亂了老朱的計劃。
可另一方面,毫無疑問,如此一來,他就不得不慎重考慮,究竟是立朱允炆還是朱允熥為皇太孫了。
若藍(lán)玉不殺,那些戰(zhàn)功赫赫的大將都不殺,誰登基之后,才能壓制住他們,必然要做為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選項。
否則,自己龍馭賓天之后,恐怕他們就敢行廢立之事了。
一念及此,老朱的思緒也變得復(fù)雜起來。
朱允熥這一手高明??!
一邊打藍(lán)玉耳光,一邊保著藍(lán)玉,讓他不得不服,還要感恩戴德。
震懾藍(lán)玉的同時,又收了藍(lán)玉之心。
另一邊,又不動聲色的將了自己這個皇爺爺一軍。
一石三鳥!
高!
小小年紀(jì),竟有如此心思?
“起來吧!”
朱元璋聲音平淡。
“朕何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你莫要聽這小娃娃胡說八道。”
“熥兒,還不快扶你舅姥爺起來!”
朱允熥走過去,伸手去扶藍(lán)玉。
藍(lán)玉連忙從地上爬了起來,恭敬道:“不敢有勞皇孫!”
經(jīng)過剛才這么一點拔,藍(lán)玉已經(jīng)回過神來。
朱允熥雖然是當(dāng)眾打了他一巴掌,讓他顏面掃地。
但又何嘗不是救了他一命呢?
老朱雖然口中說朱允熥是胡說八道,卻并沒有斥責(zé)他,由此也可以窺見一二。
此時面對朱允熥,自然便變得極度恭敬了。
剛才的怒氣,消失得無影無蹤。
“啟奏陛下,臣要參皇孫朱允熥一本?!?/p>
此時,又有一名文官出列。
朱允熥側(cè)目望去,卻是一名站在朝臣最后面的官,職位應(yīng)該不高,他并不認(rèn)識。
“微臣黃子澄,參皇孫朱允熥目無人臣之禮,孝順之心,心藏禍亂,覬覦九五至尊之位,已犯大逆不道之罪,還請陛下嚴(yán)懲。”
黃子澄?
原來他就是黃子澄?
朱允熥冷哼了一聲。
“這大明江山,本就是我朱家的?!?/p>
“我身為朱氏子孫,肩負(fù)家族傳承乃份內(nèi)之責(zé)?!?/p>
“身為嫡孫,皇爺爺立我為太孫,傳位給我,亦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何來覬覦之說?又何來大逆不道?”
“難道這大明江山的皇帝寶座,我朱家子孫坐不得,要傳給你黃子澄不成?”
撲通!
黃子澄連忙跪了下去。
“臣絕無此心。可是……”
“可是什么?”朱允熥厲聲問道。
“天下豈有皇子皇孫向皇帝陛下索要江山,索要皇帝之位的道理,這……這……這就是大逆不道!”
朝廷眾臣紛紛點頭。
雖說皇子皇孫們覬覦皇帝寶座,互相爭奪,實屬正常。
可無論如何,表面上總該做出謙良溫恭的樣子吧。
朱允熥倒好,直接將面皮撕披,赤裸裸的索要江山。
此種行徑,聞所未聞!
黃子澄一邊說,一邊向朱允炆使了一個眼色。
朱允炆立即會神,當(dāng)即站了出來。
“皇爺爺,既然三弟想要做皇太孫,繼承大位,那皇爺爺就立他為皇太孫吧?!?/p>
“孫兒只愿兄弟和睦,不爭不鬧,那便極好的了?!?/p>
“孫兒資質(zhì)愚鈍,不堪重用,負(fù)不起萬里江山的千鈞重?fù)?dān)!”
“還望皇爺爺成全!”
聞聽此言,朝堂上的大臣,便一個個忍不住暗暗贊嘆。
瞧瞧。
這才像是一名皇孫說出來的話。
多么的謙卑恭讓啊!
這才有儒家讀書人的風(fēng)范!
這樣的人,才應(yīng)該被立為皇太孫!
就連上方的朱元璋,也微微點頭。
似是對朱允炆的話,極為贊賞。
朱允熥卻是在心中吐了一個“呸”字。
真會裝!
明明心中想當(dāng)皇太孫,想繼承皇位想得要死,偏還要裝出謙讓的樣子。
惺惺作態(tài),假得不能再假呢!
連基本的誠實都做不到,這樣的人,怎么能繼承大位?
“二哥仁義,深明大義!”
朱允熥高聲贊道。
“弟弟多謝二哥相讓?!?/p>
“既然如此,弟弟就卻之不恭了?!?/p>
他轉(zhuǎn)而拱手面向朱元璋。
“皇爺爺,二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肩負(fù)不起江山社稷的重?fù)?dān),愿意主動讓賢。”
“還請皇爺爺從諫如流,滿足二哥的心愿,立我為皇太孫?!?/p>
“大明江山社稷,從此可千秋萬代?!?/p>
“皇爺爺從此可高枕無憂!”
上方,老朱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了抽。
這孫子,還真是一點都不客氣??!
“狂妄無禮,淺薄無知,全無人子之道,君臣之規(guī)?!?/p>
“你如此行徑,你二哥卻謙謙有禮,與你天差地別,豈有立你為儲君的道理?!?/p>
黃子澄幾乎是咆哮著大喊。
朱允熥斜瞥了他一眼,輕蔑道:“莫非黃先生自認(rèn)自己是當(dāng)朝天子,可以決定將大位傳于何人?”
黃子澄頓時如遭雷擊,怔怔不言。
立儲君是何等大事?
雖說早聽到風(fēng)聲,陛下前幾日與幾位重臣暗示,要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他也為此欣喜不已。
但此事極為機密,他能聽到,是因為在朱允炆身邊,有人巴結(jié)討好,才提前泄露消息。
可不是他有資格得知。
皇帝立儲,如果沒有確定皇帝心中屬意之人是誰,別說他一個小小的翰林院修撰,便是六部尚書,內(nèi)閣大學(xué)士等朝中大臣,也不敢隨便置言。
朱允熥再度拱手向朱元璋行禮。
“立儲之事,事關(guān)國本?!?/p>
“還請皇爺爺乾綱獨斷,早下決心,立我為儲君,傳位于我,以保大明江山千秋萬代?!?/p>
大殿內(nèi)寂靜無言。
許多人到現(xiàn)在都被驚得腦子里嗡嗡作響。
朱允熥的舉動,委實讓他們有一種如置夢中,不敢置信之感。
半晌。
老朱威嚴(yán)的聲音,驟然響起。
“熥兒,你就這么想坐這皇帝寶座嗎?”
語氣淡淡,卻字字清晰如雷。
一字一響。
朱允熥只感到有一股凌人的威壓,撲面而來。
不愧是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帝王之尊。
殺氣與帝王的威壓合而為一,都能令人心神崩潰,不由自主的想要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