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當?shù)剜l(xiāng)民又作何反響?”
西門豹找來自己的仆人,問他去城中鄉(xiāng)野打探來的消息。
在考查了鄴縣四周的環(huán)境,以及尋訪了不少本地人后,西門豹得知,漳水雖急流,足以令人物落水后轉(zhuǎn)瞬而逝,然要說發(fā)水的頻率,卻是不多。
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惜當?shù)剜l(xiāng)紳吏員卻借此和巫婆勾結(jié),謊稱這是“獻祭鬼神”的回報,年年斂財。
鄉(xiāng)野之民不通學問,少知天文,只當這的確是祭祀的功勞,因此熬了這么多年,大多只在實在負擔不了的情況下,奔逃他處。
除此之外,因城池地勢較高,開墾出來的田地距離漳河尚且有一段距離,取水不便,加之巫婆吏員時時催促,年年鞭撻,使得鄉(xiāng)民疲憊貧困,逃亡日多,田地一荒,天日一高,便有干旱之事。
因此,
西門豹便有意在鄴縣修建水渠。
但修渠之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看鄴縣鄉(xiāng)民被巫婆哄騙得團團轉(zhuǎn),便可知要當?shù)厝怂紤]長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門豹只能趁著自己新官上任,還沒有燒完那三把火,將修渠的命令傳了出去,規(guī)劃出幾條引水之渠的路線,召集民夫奴隸,做了個還算不錯的開頭。
只是日子一長,便有不少人開始抱怨,說自己是鄴地土生土長的,這么多年挑水運水也算過來了,卻是比不得鄴令修渠的辛苦。
“抱怨的越來越厲害了。”仆人如此答道,“就連之前受恩惠的人,也有些抱怨?!?/p>
在和當?shù)剜l(xiāng)紳商議結(jié)束后,西門豹便從他們那里要來了不少錢,一部分用于修渠建廟,一部分則是補還給受“河伯娶妻”之害者。
因為多年以來,鄴縣逃亡的鄉(xiāng)民太多,留在本地的少,對于補償之事,本就出了不少錢的鄉(xiāng)紳也不怎么吝嗇,既然縣令索要,他們便各自吐了一些出來。
后者收到錢財,自然對鄴令西門豹大為感激。
只是世間通透人太少,在被征發(fā)去修渠之后,西門豹的恩德便被一些人忘到了腦后,抱怨起了鄴令的“沒事找事?!?/p>
對此,西門豹只道,“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p>
“現(xiàn)在他們因為修渠的辛苦而抱怨我,可百年之后,他們的子孫會記得我的功勞!”
“你繼續(xù)去鄉(xiāng)野巡視,若鄉(xiāng)民只是抱怨,就不用去管;若是有人想要因此破壞修渠之事,再來匯報于我!”
仆人應了一聲,又退了出去。
而另一邊,
調(diào)試多時的何博終于成功讓自己上了岸。
也許是權能所限,
在漳河時,他能隨心所欲,自有“此間全知全能”的威風和感覺。
可是一上岸,
便猶如魚兒離了水,草木失了根,處處不利索。
好在感覺差歸感覺差,總歸不似在發(fā)鳩山或黃河邊那般,有滔天排斥之意,讓何博難以存進。
此時何博的感覺,
就如同人踩在了河邊長久糜爛的河泥之中,初時未查有變,過了段時間,就慢慢為河泥吸附,拔腿都艱難。
不過若是真的撐不下去了,何博念頭一動,他所幻化出來的這假象就地消散,再回漳河之中,也就是了!
后路無憂,
何博自然可以忽略那股不適之感,背著手在河岸邊來回踱步,享受起這數(shù)年未曾有過的“腳踏實地”。
等他享受的差不多了,這才有了更進一步的心思。
何博向著鄴縣城池所在的方位走去,看見許多人正在挖掘渠道。
他耳聰目明,隔著老遠,也能看到打著赤膊的鄉(xiāng)民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然后對自己的同伴說道,“這水渠能不能修好且不說,就是不知道修了能有多大作用。”
“我們鄴地,眼下就這么些人,哪里用得著太多的水?”
人少,
需要的糧食就少,
需要耕種的田地自然也跟著少,
在有些人看來,與其辛辛苦苦的挖這么幾條水渠,還不如只在農(nóng)忙的時候,去漳河邊挑水。
“瞧你這話說的……有種農(nóng)忙的時候別嫌挑水麻煩!”
也有明白事理的人說道,“忙一時和忙一世,這點道理你不知道?”
“這水渠修好了就在這里,難道還能被人拿走成自家的了?”
“去年,你挑水挑來挑去,一桶倒了半桶,還差點累趴下,躺在床上嗷嗷叫,忘啦!”
那人被臊了一臉,不跟對方搭話,但還是梗著脖子,“哼!”
“修渠是從漳河引水過來,只怕得罪河伯呢!”
“嗯,要說河伯……我這幾天聽說了點事,也是挺有意思的!”
正好累的不行,有人起了話頭后,立馬又有人加入進來。
此世消息流通,
既方便,
也不方便。
要說一夜之間,傳遍南北全國,自然不行。
但一些奇人異事,在一地同鄉(xiāng)之間,卻是迅速。
一來城池本就不大,傳起來方便。
二來,便是人與生俱來的看熱鬧本性。
幾日下來,鄉(xiāng)紳們所做的怪夢,自然被人傳播了出來。
此前恨不得把人剝皮抽筋的貴人們突然轉(zhuǎn)了性子,主動出錢修廟修渠做補償,在鄉(xiāng)民們看來,若非鬼神真的顯靈了,他們又怎么會如此?
“啊,那我們修渠引水,別真讓河伯震怒了!”
這漳河之水,
可是河伯的“家財”!
豈能容忍一群凡人盜取?
只是短短一陣談話,鄉(xiāng)民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河伯”信仰又活躍起來,擔心修渠會不會引發(fā)一些不好的事。
到時候縣令可以換人,
他們這些本地人卻是不好逃脫的。
“一些河水而已,河伯哪里會這么小氣!”
何博一邊暗中觀察鄉(xiāng)民的聊天,一邊慢悠悠的走過來,停留在了已經(jīng)挖出來的,一段渠道的上方。
鄉(xiāng)民們站在渠道里面,撐著鋤頭仰觀這位未曾見過的年輕人——
對方背對著太陽,有些看不清長相,但也能看出其人身材高大,面紅齒白,是個沒有留胡須的年輕人。
露出來的雙手留貴人常見的長指甲,但指甲縫里面沒有泥巴,可見也是個不用做活的。
穿著有些像縣令常穿的那身……不過聽說貴人穿衣打扮,是用來彰顯身份的。
既然相似,那么應該和縣令西門豹是差不多的。
無論如何,
都足以俯瞰他們這些挖渠挖了一身泥巴的鄉(xiāng)民。
“你是什么人?”有人問道。
“我算得上是本地人。”何博思考了一下,如此回答。
“那為什么以前沒見過你?”
“我過去不曾出門?!?/p>
“這怎么可能呢!你不參加河伯娶妻的儀式?”
那般動靜,可是全城人都去參與了的,不然,就是對河伯不恭敬,也不知道第二年,巫婆會不會帶著弟子上門,說你家女兒同河伯“有夫妻的緣分”。
“要真說的話,我每年都參加!”
“你這人真是好笑!”有人上前兩步,仰頭對何博說道,“你既說自己不出門,又說每年參加儀式,難道你沒覺得自己的話有問題嘛!”
“我如實說而已?!?/p>
何博回之以笑容。
今天難得出行,他自然心情良好,對方的爭論,也只是“不知者無罪”。
“不出門還能參加儀式,難不成你是河伯?”
有人發(fā)出一聲輕佻的賤笑,然后引起其他人一塊笑出聲,頓時一派歡樂。
何博搖了搖頭,沒有直接認下。
畢竟,他的幻術還能用,可不想這么早暴露身份,潤回漳河之中。
“修渠是一件好事,此時的鄴令是有為之人,你們按照他說的做就好?!?/p>
“有些苦,自己吃了,子孫后代便不用再去吃了?!?/p>
鄉(xiāng)民們撇了撇嘴,又有人說起自己“本地的活到現(xiàn)在,什么沒見過”等等的話。
何博聽他們抱怨,也只當是在說笑話,暫且記下來,方便日后引水渠修好,充當“合訂本”來取笑說這些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