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晚,
何博握著一個菜團子,慢慢行走在鄴縣的大道之上。
經(jīng)過他的各種觀察,發(fā)現(xiàn)鄴地之民,常說的“鬼神傳聞”,大部分是“河伯”,其余則是謠傳某某地方有成精的妖怪,但何博問他們?nèi)绾螄樔说臅r候,對方也只是手舞足蹈的描述那些妖怪會怎么叫,長的有多大,后世話本小說里講的,能夠勾人魂魄變換身姿的……卻是沒聽過。
所以現(xiàn)在,何博推測出了三個可能。
一是當今之世除了他之外,沒有其他的鬼神。
二是鬼神修士,神出鬼沒,鄴地周圍實在未曾見聞。
三是……
這時代的人還是沒有后世的經(jīng)驗,關(guān)于妖怪的想象都不足夠。
不過對于第三點,一想到按照歷史發(fā)展趨勢,幾百年后還有人能憑借模仿狐貍說話而刺激的一大群人跟著起義,何博也沒有其他說的了。
“……不過,還是要再三確認。”
如果此世唯我獨法,
對何博來說自然是最好的消息。
哪怕后面不能再探索開發(fā)新能力了,憑借漳水這一條河,也能讓何博在流域內(nèi)過的舒舒服服了。
畢竟漳水在百載千年之后,在其所在的海河流域,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源遠流長,甚至還有一些學(xué)者認為,漳河才是海河的真正主干——
而海河,
則是華夏北部鼎鼎有名的水系,覆蓋廣泛,水系復(fù)雜,其中引海河為依靠的著名城市,自然是鎮(zhèn)壓一國氣運的巨城帝都。
至于帝都的歷史,何博再怎樣不學(xué)無術(shù),也知道在遼時被定為陪都,在金時被定為中都,在元時則是大都……
憑借這樣的方便,
何博只要耐得住寂寞,等他個千八百年的,就能夠享受到極大的便利。
而在這千百年的時間里,能讓何博做的事,那可太多了。
若并非何博獨占這成神為圣的好處,還有前人高居云端,那何博之后自然要小心低調(diào)一些了。
“西門豹既然能夠當上官員,應(yīng)該比普通人知道的更多?!?/p>
如此想著,
何博便朝著西門豹所在的府邸走去,途中還不忘將之前買的菜團子送給路過的孩童。
他之前逛街逛的高興,對這春秋戰(zhàn)國交替時的風(fēng)物也十分好奇,于是特意從漳河中摸了幾條魚出來,同人交換了些當?shù)氐奶禺a(chǎn)食物,好讓自己也能嘗嘗古人的甘苦。
只是可惜,
何博并非真的變成了人形,而是用幻術(shù)騙了凡人耳目,實際上仍舊沒有脫離“一坨空氣”的范疇。
所以,
他并不能吃東西。
何博為此十分悲傷,然后就拿著用不知名蔬菜做成的團子去逗了路邊小孩,問他們自己裝的“像不像人”。
小孩子不懂這貴人為什么沒奴仆跟隨在側(cè),也不懂為什么這人傻的連自己是不是人都忘了,不過看在那免費菜團的份上,紛紛指認這天底下沒誰比何博更像人了!
于是,何博就把菜團全給了出去,也不算浪費了漳河水族的數(shù)條性命。
……
“請通報鄴令,我聽聞他要修建引漳水渠,特意前來拜訪?!?/p>
何博來到門前,對守門的奴仆說道。
奴仆見他看上去富且貴,便恭敬的請他等候一陣,隨即便進去通告西門豹。
西門豹聽聞有貴客前來,便來到門前迎接。
“有禮!”
西門豹先對來客拱手作揖。
何博模仿著此世的禮儀,也對其還禮。
隨即,
西門豹邀人入室,二人相對跪坐于席上。
“敢問子何以教我?”
西門豹率先俯身問道。
他自覺此時來人,必然和治理鄴地有關(guān)。
而當今之世,也有不少四處鼓吹自家學(xué)說,想要說動貴人,以期提拔的士人學(xué)者。
儒、墨等學(xué)派,不論其主攻何處,但凡要流傳出去,自然會憑借口舌之鋒利。
西門豹雖不曾入安邑、居廟堂,但在鄴地也是一縣之主事,吸引一些尚且無名無權(quán)的士人上門,也是正常。
而鄴地之苦,整個魏國都有所聞名,又因為其夾在魏趙邊境,且于魏國東郡,為韓國隔絕,對于當今國君魏斯來說,實在棘手。
因此,才有西門豹這個國君面前得用的人才,被下放至鄴縣為令的事。
“你想要我說些什么?”
何博反問道。
西門豹先是提出,“于魏國如何?”
何博搖了搖頭道,“治理國家,這個我不清楚?!?/p>
何況這時候三家才瓜分了晉國,正是各自爭搶戰(zhàn)利品,一團亂麻之時,諸事未定,就連國境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像鄴縣所在的魏國東郡,對于魏國本土來說,便是一塊飛地,中間夾著個韓國。
何博區(qū)區(qū)一條主流在東側(cè),大多流經(jīng)趙國邯鄲郡的漳河,對魏國又有多大了解?
當然,
如果硬要說的話,
后世那些說爛了的“輕徭薄賦、獎勵耕織”等等,自然能拿出來讓還沒有積累太多歷史經(jīng)驗的戰(zhàn)國初期人士開開眼界。
不過,
何博并不想涉及這一方面。
還是那個理由——
他只是一條河罷了。
于是西門豹微微直起了腰,又問,“那于鄴地何?”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焙尾┯謸u了搖頭道,“畢竟我并非鄴令?!?/p>
西門豹眉頭微皺,不再俯身,而是同何博相對而視,“那……于水利修渠何?”
何博原本還想繼續(xù)搖頭,但發(fā)現(xiàn)西門豹的態(tài)度已然轉(zhuǎn)變,便哈哈一笑,“水利我沒有修過,但對于漳河,我還有些話可以說的!”
西門豹由此神色緩和了下來。
也不怪他看菜下碟,
實在是如今天下,諸侯爭雄,已然不似之前。
此前諸侯雖然爭霸天下,但在大局之上,仍然少不了“溫良恭儉讓”,貴族打仗都不會下死手,即便大國強壓小國,只要小國服軟了,也就松口了,甚至還會因為小國認了自己為大哥,而各種相助。
故而后世有云:“春秋爭霸”。
所為“霸”者,諸侯中之大者,為諸侯盟主者也。
而隨著三家分晉,這世道也仿佛換了副模樣,悄然間變得更加復(fù)雜殘忍。
西周之初受封,源于武王血脈,存續(xù)數(shù)百年,曾踐土?xí)说募沾髧鴷x被肢解,社稷不保,周天子還親自承認了瓜分晉國的三家卿士為新的諸侯,進一步促進了禮崩樂壞。
此事一出,天下諸侯為了保全宗廟、地位和權(quán)勢,即便再怎么守舊,也在思索加強國力的辦法。
而上位者有圖強之意,下面自然有所反應(yīng)。
如此,
便是“實用”大行其道。
即便道理講的再好,
不能使我國力增強,
使我宗廟永固,
使我權(quán)威不落,
那也是沒用的。
這也是為何后面法家會迅速發(fā)展,得到各大諸侯重視的緣故。
西門豹師從西河學(xué)派,雖是儒家分脈,其開派宗師子夏,是孔子門徒。
然而相對于其他“文質(zhì)彬彬”的師兄弟,子夏的學(xué)說顯得更加激進一些,比起儒家提倡的道德禮法,子夏更加重視儒家治理調(diào)和世間的“術(shù)”,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治理方式要與時俱進。
因此后世有言:“孔子說禮法,曾參取禮,子夏取法”。
子夏自己曾言:“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p>
要求君子除了要溫文爾雅外,還要有一定的權(quán)術(shù)和心機。
不難看出,這些對于“君子”的要求,和法家提倡的察勢和用權(quán)較為相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西河學(xué)派,也稱得上法家源流之一。
西門豹出身平民,憑借求學(xué)西河,得到國君賞識,得以晉身,自然對“用法”更加關(guān)注。
何況他初來到鄴縣,行事便激烈,足以見得,西門豹迫切希望做出一番成績,好讓自己轉(zhuǎn)回魏國核心。
他禮賢下士,
是圖人能提供的好處。
若只是浪費時間,
那更不需要浪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