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減刑罰 文景兩朝佳話】
——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
【封狼居胥 列郡祁連下】
——武帝即位 公元前141年
【兼并河西 通絲路繁華】
【昭宣興萬家 】
——昭宣中興 公元前87年
大漢。
但歌詞快唱到大漢時,文、景二帝心中緊張萬分。
他們瞪大眼睛,緊緊盯著天幕,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期待。
一方面,作為大漢的皇帝,自然是渴望自己的名字能夠出現(xiàn)在這天幕之上,成為千古傳頌的英主。
而一方面,他們又心懷忐忑,因為前面提到的周朝兩位天子,名聲可都不怎么好。
萬一自己也像他們一樣,被評為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昏君,那該如何是好?
當看到天幕上浮現(xiàn)出“文景兩朝佳話”時,文、景二帝頓時喜出望外。
根據天幕所采用的時間來推斷。
兩人心里清楚,這顯然說的就是自己統(tǒng)治時期?。?/p>
歷史并沒有忘記他們。
這些年來推行的無為而治、輕徭薄賦以及與民休息等一系列政策,正式得到了認可!
然而,還沒等這份喜悅持續(xù)太久。
下一句歌詞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讓他們剛剛揚起的笑容瞬間凝固在了臉上。
【新政譬如曇花】
——新朝建立 公元8年
吸引他們的是歌詞下面的那行小字。
新朝建立......
大漢亡了?
......
【昆陽一戰(zhàn)名邇遐】
——昆陽之戰(zhàn) 公元23年
【光武復漢八荒達】
——東漢建立 公元25年
劉邦此時的心境可謂是波瀾起伏、錯綜復雜,如同坐過山車一般。
當他最初看到天幕對大漢毫不吝嗇贊美之詞時,內心瞬間被興奮與自豪所填滿,仿佛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
可喜悅之情剛剛浮上心頭,天幕上卻冷不丁地蹦出了“新朝建立”四個大字。
剎那間將他打入了無底深淵,臉色變得慘白如紙,毫無血色可言。
正當劉邦滿心絕望,準備安慰自己接受這個殘酷現(xiàn)實時。
天幕上卻又突兀地浮現(xiàn)出一句“光武復漢八荒達”。
他不禁瞪大眼睛,口中下意識地呢喃道。
“光武......漢光武帝?!?/p>
從此人建立的王朝被稱做東漢,便不難推斷出,應該亦是流淌著劉氏血脈之人。
而使大漢得以涅槃重生的關鍵應該就是——昆陽之戰(zhàn)。
想到這,劉邦不由心生好奇,這還是歌詞第一次記載一場具體戰(zhàn)爭。
即便是連彭城之戰(zhàn)都沒能被天幕記載,那可是三萬破五十六萬的奇跡。
如此一來,這昆陽之戰(zhàn)又會是何等的夸張?
其激烈程度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恐怕已經超乎想象了吧!
【明君早逝 外戚欺壓】
【漢室終解瓦】
——東漢滅亡 公元220年
【官渡出奇法 赤壁火伐】
——三國鼎立 公元220年
幾句如泣如訴的歌詞仿佛一把利劍,讓劉邦懸著的心徹底死了。
他死死盯著天幕,期待能從中尋找到一絲關于大漢的蹤跡。
可后面的歌詞再也沒有提及大漢。
劉邦不甘心地咂了咂嘴,但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
“也罷,也罷……
好歹為大漢多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的國祚。
與前朝相比,已是好了太多。
人不能太過貪心啊!”
......
三國,五丈原。
秋風瑟瑟,吹得營帳外的旌旗獵獵作響。
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坐在輪椅上,面色蒼白如紙。
他靜靜地看著天幕,思緒漸漸飄遠,仿佛通過歌詞看到了大漢盛世時的繁榮景象。
長安街頭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洛陽城中宮殿巍峨、金碧輝煌,百姓們安居樂業(yè)、其樂融融……
“大漢......
陛下,亮再也不能臨陣討賊了......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諸葛亮長嘆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盡的遺憾和自責。
淚水順著他消瘦的臉頰滑落,滴落在衣襟上。
站在一旁的姜維見狀,心中不禁一酸,連忙輕聲勸慰道。
“丞相,你要保重身體!
如今雖然局勢艱難,但只要我們回到成都,休養(yǎng)生息幾年,養(yǎng)精蓄銳。
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再出兵伐魏。
未必就不能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啊!”
聽到姜維的話,諸葛亮微微抬頭,目中閃過一絲希冀,但很快又被苦澀取代。
“伯約啊,我的身體狀況,我自己最清楚不過了,恐怕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這興復漢室的大業(yè),終究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p>
“丞相......”姜維聽后,眼眶泛紅。
“伯約,待我離去之后,大漢的未來就托付給你們了。
希望你們能夠團結一致,共克艱難,早日實現(xiàn)先帝的遺愿。”
“丞相保重身體,千萬莫再說這樣的話。
軍中將士們都在盼望著您能帶領他們再出岐山,收復失地呢……”
姜維強忍悲痛,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wěn)。
然而內心深處卻早已是翻江倒海。
他實在無法想象,如果大漢失去了這位英明的丞相,將會陷入怎樣的困境。
西晉,洛陽城。
已經完成統(tǒng)一的司馬炎看著天幕。
他身著華麗的龍袍,身旁簇擁著一群阿諛奉承的大臣。
司馬炎心情似乎極佳,竟饒有興致地與身邊的臣子開起了玩笑,面帶戲謔之色說道。
“諸位愛卿,你們可知自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以來,每當漢朝國運衰落之際,總會有人試圖匡扶大漢。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奪權,便出現(xiàn)了漢光武帝。
昆陽一戰(zhàn),一舉為大漢續(xù)命百年之久。
再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又冒出來了一個漢昭烈帝。
若真讓他劉備得了這天下,那這天下以后還有人敢造他老劉家的反嗎?”
說完,司馬炎不禁放聲大笑。
身旁大臣也紛紛附和,一時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想當年,三國鼎立之時。
魏、蜀、吳三方勢力為了爭奪這天下霸權,可謂是打得昏天黑地,難解難分。
各方英雄豪杰紛紛登場,用盡渾身解數(shù),只為能夠在這場亂世之中稱霸一方。
任誰都不會料到,最終竟是他司馬家脫穎而出,得了天下。
這說明,天下英雄皆不如自己啊!
看著身上華麗的龍袍,司馬炎志得意滿。
群臣見皇帝如此高興,立馬心領神會,爭先恐后地獻上自己的恭維之詞。
更有甚者,開始滔滔不絕地比較起兩朝之間的區(qū)別。
“陛下,昔日漢室乃是承襲秦制而來,眾所周知,那秦制向來是以暴虐無道而聞名于世。
所以,強大如秦朝也不過是二世而亡,漢朝也只有區(qū)區(qū)四百年的國祚而已。
而今,吾皇您高瞻遠矚,以孝道治理天下。
使得萬民歸心,上下一心。
依臣之見,我圣朝必定能夠傳承千秋萬代,永享太平盛世!”
幾句話恭維的司馬炎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點頭稱贊道。
“好!
說得好,重賞!”
一時間,朝堂之上歡聲雷動。
眾人皆對那位得賞之人投去羨慕嫉妒的目光。
......
【三國烽煙 消于司馬】
——西晉建立 公元265年
【八王亂罷 五胡掌漢人生殺】
——西晉滅亡 公元316年
【中原乾坤斜 衣冠南下】
——東晉建立 公元318年
【南都建康 北朝改化】
——南北兩朝 公元420年
【百年亂世 政權更迭紛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