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北門外那彌漫著濃厚歷史韻味的古老冶坊之中,有一位聲名遠揚、備受眾人尊崇并被親切稱為王仙人的奇人異士。他曾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地向圍聚在身旁的人們講述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那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奇特過往。
原來,在一個看似平常卻又充滿著未知變數(shù)的偶然時刻,他竟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一只獼猴。這獼猴身材嬌小得令人心生愛憐,身高不過區(qū)區(qū)六七寸而已,小巧玲瓏的模樣恰似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著實惹人憐愛。令人驚奇萬分的是,它居然與一只體態(tài)略顯臃腫的老母雞同宿于一處,而且彼此相處得極為和諧融洽,毫無半分違和之感。
每當這獼猴感到肚子空空、饑腸轆轆,可憐巴巴地索要食物之時,那心地善良、充滿母性光輝的老母雞便會任勞任怨、不辭辛勞地在庭院中來回踱步,用它那尖利的喙精準無誤地啄取四處爬行的蟲蟻,而后無比精心地喂養(yǎng)著獼猴。而那聰慧通人性的獼猴,也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所食用的美味果栗毫不吝嗇、慷慨大方地分享給老母雞。
歲月悠悠,似水流年,時光就這樣如同潺潺溪水般緩緩流淌,日復一日,循環(huán)往復。漸漸地,它們之間的關系愈發(fā)親密無間,仿佛心有靈犀一般,宛如一對情真意切、情深義重的母子。每到夜幕如同黑色的綢緞般悄然降臨,獼猴準備就寢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那滿懷溫情的老母雞必定會飽含深情、溫情脈脈地張開自己那溫暖寬厚的雙翅,動作輕柔得如同微風拂過,小心翼翼地為獼猴覆蓋庇護,這已然成為一種自然而然、堅定不移、雷打不動的習慣。大概養(yǎng)育的那份深厚濃重的恩情,即便是飛禽走獸這類在常人眼中看似不通人情世故的生靈,在其內心深處也能夠深深地領悟知曉并且始終銘記于心,懂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
后來,伴隨著時光的悄然無聲地流逝,這獼猴在歲月的洗禮中漸漸長大,身軀日益健壯。然而,令人深深感動的是,它卻始終與那老母雞如影隨形,形影不離,仿佛哪怕只是片刻的分離都會令它感到無比的痛苦與不舍。
在某一個看似平常卻又暗藏著不尋常波瀾的日子里,冶坊里突然間毫無預兆地闖進來一只兇猛得令人膽寒的惡犬。只見它獠牙外露,呲牙咧嘴,雙目圓睜,朝著那無辜的老母雞發(fā)出震耳欲聾的狂吠,聲音尖銳刺耳,令人毛骨悚然,隨后更是氣勢洶洶地兇猛撲咬過去,仿佛要將老母雞置于死地。獼猴見此萬分危急的情形,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猶豫,瞬間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雙目圓睜,噴射出憤怒的火焰,呲牙咧嘴,露出尖銳的牙齒,奮不顧身地以雷霆萬鈞之勢沖上前去,拼盡全力與那囂張跋扈的的惡犬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激烈搏斗。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獼猴憑借著自己與生俱來的勇敢無畏和聰慧機智,竟奇跡般地成功將那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惡犬擊退。
又過了些許年月,歲月的車輪無情地轉動,那老母雞終究還是抵不過生命輪回的自然法則,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