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大年三十,除夕夜。
風(fēng)被鞭炮聲驅(qū)趕著,在街巷間橫沖直撞,發(fā)出呼呼的聲響,攪起一陣塵土。
吳建國帶著新婚的妻子和新女兒第一次回父母家吃團圓飯。
農(nóng)村老房子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樹。
老槐樹光禿禿的枝椏在夜空下伸展著,一雙雙瘦骨嶙峋的手,想要抓住些什么。
枝椏上掛著的幾串冰棱,被屋里的光照得亮晶晶的。
一串串水晶簾子,風(fēng)一吹,相互碰撞,發(fā)出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拇囗?,和著鞭炮聲、歡笑聲。
屋內(nèi)暖煦煦的,燈光傾灑而下,將每一寸空間都溫柔包裹。
那張承載著團圓的桌子居于中央,琳瑯滿目的菜肴肆意散發(fā)著熱氣,紅的透亮、綠的清新、白的軟糯,撩撥著人心底的饞意。
兩個老人對張阿妹還算客氣,對小敏十分冷落。
張阿妹是新兒媳,可小敏和自家沒有血緣關(guān)系,性格又乖張。
兩個老人都是農(nóng)村的老一輩,觀念落后,對小敏的不喜明晃晃寫在臉上。
那么,爺爺奶奶喜歡姍姍嗎?
他們只喜歡小軍。
老人家從兜里掏出嶄新的紅包在小軍面前晃悠。
小軍樂得只見牙齦,不見眼睛。
張阿妹陪笑到臉僵都沒等到老人再拿出一個紅包給小敏。
她回到廚房里黑下臉,把吳建國兩父母一通好罵,罵完后,又回到飯廳來,塞給小敏幾支煙花棒,讓她出去玩。
爺爺奶奶開口幫小軍要了兩支。
小敏不肯,張阿妹也不同意。
吳建國批評小敏不懂分享。
張阿妹自掏腰包給小敏買的煙花,公婆強硬的語氣,丈夫和稀泥的態(tài)度,都沒有讓張阿妹松口。
“小軍太小,玩煙花,等下被燒到就不好了。”
那吳姍姍呢?
沒人想起她也是個處在貪玩年紀(jì)的孩子。
不過,吳姍姍對煙花棒這種幼稚的東西不感興趣。
一家人,深夜再回到巷子時,局部電網(wǎng)壓力過載,斷電了。
屋子里黑的很純粹,純粹到讓人心里發(fā)慌,像是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嘩啦” 一下,把整個世界都給捂進了墨水瓶里,嚴(yán)嚴(yán)實實的,不透一絲光亮。
小軍、小敏都害怕的窩在父、母懷里。
一人一個懷抱,沒有吳姍姍的位置。
記得自己的書桌上放著一盞煤油燈,走到大概位置,她手臂向前伸出,手指在前方的黑暗中緩緩摸索,動作嫻熟又果斷。
很快,吳姍姍精準(zhǔn)地握住了煤油燈冰涼的玻璃燈罩。
她的手指又在黑暗中快速翻找,順利摸到火柴,“哧啦” 一聲,剎那間,昏黃的光跳躍而起。
微弱的光恰巧照亮壓在煤油燈下的試卷。
鮮紅的100大咧咧地躺在分?jǐn)?shù)一欄。
吳姍姍湊近臉,欣賞自己的成績。
那跳躍的火苗映照著他的眼睛,眸子里閃爍著希望的光,臉上的絨毛也被照得清晰可見,有幾縷青煙裊裊升騰,繞過她的發(fā)絲,飄散在空氣中。
“媽媽,好黑啊,我怕?!?/p>
很黑嗎?
抱歉,不覺得,只看見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