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笑出聲,暴雨梨花針筒在月光下折射冷光:"蕭大人可知,真正的璇璣秘鑰..."針筒突然裂開,露出半枚青銅魚符,"從來不在海上,而在鹽漕衙門的秤砣里!"
江心傳來戰(zhàn)鼓聲,赤馬舟放下繩梯。
沈惜棠望見領頭船工臂上的三點朱砂痣,終于解開父親臨終前蘸血寫就的謎題——二十年前沈家救下的琉球海商,正是工部暗樁。
子時的梆子聲淹沒在錢塘江潮中,沈惜棠攥著半枚青銅魚符,掌心被棱角硌出血痕。
江風裹著咸腥氣掠過鹽漕衙門廢墟,二十艘赤馬舟已圍成北斗陣,船首銅鏡將月光聚向地窖殘存的石磨。
"三姑娘好算計。"蕭珩的鋼鞭纏住磨盤軸心,"原來這石磨的推桿紋路,正是璇璣秘鑰的拓本。"
沈惜棠將青銅魚符按在磨盤凹槽,齒痕與鹽漬嚴絲合縫:"大人不妨細看磨眼里的刻度。"
她轉動推桿,銹蝕的鐵軸突然彈開,露出內藏的青銅轉輪,"這是工部量器司特制的十六兩秤砣模,每轉三刻便對應一石鹽的漕稅。"
赤馬舟上躍下數(shù)名船工,臂上皆烙著三點朱砂。為首的疤臉漢子搬來燒毀的鹽漕秤砣,銅銹下隱約可見纏枝紋。
沈惜棠用銀簪刮開銹跡,秤砣突分為三,內藏半卷泡爛的《河工要術》。
"癸酉年七月初七..."她將殘卷拼在石磨上,缺損處恰好是磨盤紋路,"那日潮水漫過鹽倉,父親在此重校漕秤,發(fā)現(xiàn)官秤短了七錢。"
蕭珩鋼鞭突然劈向石磨,擦出的火星點燃殘卷。焦黃紙頁遇熱顯形,竟是一幅鹽漕水道圖,某處暗礁旁標注著"璇璣沉鐵"。
沈惜棠猛然想起三日前在赤馬舟底見過的鐵錨,錨爪紋路與工部量器如出一轍。
"即刻啟程!"她扯斷腕間染血的絲絳,"倭人既知璇璣秘鑰所在,必會強攻燕子磯!"
寅時三刻,戰(zhàn)船悄然逼近燕子磯。沈惜棠立在改良樓船的望臺上,手中千里鏡掃過礁群。
月光下,七尊鎮(zhèn)水鐵牛半浸江中,牛角上銅環(huán)的磨損痕跡,竟與鹽漕秤砣的凹槽完美契合。
"放舢板!"
四名朱砂臂漢子潛入江中,鐵索纏住牛角。
沈惜棠轉動絞盤,樓船側舷翻開暗艙,十二架改良神臂弩蓄勢待發(fā)。當?shù)谌曂茗Q響起,江面突然炸開七道水柱——鐵牛被鐵索拽起,牛腹露出精鐵鎖孔。
"是工部的四象鎖!"蕭珩鋼鞭指處,鎖孔紋路正對應四季星圖,"需用四時鹽稅砝碼開啟。"
沈惜棠解開隨身錦囊,倒出四枚銅砝碼。春分砝碼刻著桑葉紋,夏至是稻穗,秋分為麥芒,冬至則是鹽花。
她將銅砝碼按節(jié)氣順序嵌入鎖孔,江底突然傳來機括轉動的悶響。
"退后!"
蕭珩鋼鞭卷住她腰身急退。鎮(zhèn)水鐵牛轟然炸裂,江面浮起座青銅艙室。艙門密布銅釘,釘帽紋路組成工部火漆印記。
沈惜棠摸出鹽漕秤砣,將砣底凸起按在艙門凹槽。
"咔嗒——"
艙門洞開的剎那,十二支毒弩破空而至。沈惜棠旋身躲進銅艙,弩箭釘在艙壁迸出火星。
她借著幽光看清艙內陳設:二十架精鐵弩機蒙著油布,機括處纏枝紋與蕭珩鋼鞭同源。
"這是...永樂神機弩!"她扯開油布,弩臂銘文在磷粉下泛光,"宣德三年改弩為織的原始圖紙!"
艙外突然傳來金鐵交鳴聲,蕭珩的鋼鞭與陌刀相擊迸出火花。
沈惜棠抓起弩機轉輪,發(fā)現(xiàn)簧片被硫磺腐蝕的痕跡。
她猛然醒悟,抓過油燈傾倒在弩機上——桐油混著磷粉燃起靛藍火焰,映出艙頂暗藏的引火索。
"青杏!拆掉東側第三根銅釘!"
侍女應聲擲出鐵鑿,銅釘崩飛的瞬間,引火索應聲而斷。
沈惜棠撞開暗窗,見江面漂滿浸透石脂的蘆葦筏,倭國死士正引弓待發(fā)
"放箭!"
改良神臂弩齊聲咆哮,箭簇裹著磷粉劃破夜空。
倭船遇火即燃,靛藍火焰中浮現(xiàn)出沈家商旗的暗紋。沈惜棠攥緊半枚青銅魚符,終于明白父親為何堅持在每匹綢緞織入磷粉絲線。
混戰(zhàn)中,青銅艙突然劇烈震顫。沈惜棠扶住弩機,見艙底暗格翻開,露出成箱的工部密檔。
最上層的桑皮賬本記著:"嘉靖元年,購倭銅三千斤,鑄為官秤砣"。
"原來如此!"她撕開賬本夾層,泡爛的字跡遇磷光顯形,"官秤短少的七錢,實為倭銅雜質所致!"
江心突傳螺號,二十艘倭船結成鶴翼陣。沈惜棠望見主艦桅桿上的琉璃燈,突然抓起銅艙內的磷粉罐。
她將粉末撒入江風,月光下顯出一條熒光航道——直指倭船底艙的猛火油庫。
"蕭大人!東南風!"
鋼鞭應聲劈斷帆索,樓船主帆轟然轉向。沈惜棠扳動神臂弩機括,十二支硫磺箭借風勢直撲倭船。
爆炸激起的水柱中,她瞥見沈硯舟躍上甲板,蟒袍下露出工部特制的精鐵護心鏡。
"兄長還要執(zhí)迷不悟?"她射出最后一支弩箭,"工部鑄的護心鏡,接縫處最怕潮氣!"
箭簇穿透護心鏡縫隙,沈硯舟踉蹌跌入江中。沈惜棠拋下繩梯,卻見其腰間鎏金魚符在月光下泛光——正是璇璣秘鑰的另一半。
"收網!"
蕭珩的鋼鞭纏住魚符,鞭梢金螭咬住沈硯舟手腕。沈惜棠扳動銅艙機關,江底鐵索應聲收攏,將倭船絞成碎片。
當?shù)谝豢|晨曦刺破硝煙,她看見青銅艙內的神機弩圖紙在火光中舒展,每處改弩為織的批注,皆與沈家祖?zhèn)鞯目棛C構造暗合。
"這才是真正的天工開物。"她將兩半魚符按在艙壁凹槽,精鐵艙門轟然中開,"以兵止戈,以工養(yǎng)民。"
朝陽躍出江面時,二十架神機弩在樓船甲板列陣。
沈惜棠撫過弩臂上的纏枝紋,突然聽見蕭珩鋼鞭墜地的聲響——鞭身纏絲寸寸斷裂,露出內藏的工部虎符。
"沈姑娘可知..."他拾起半枚虎符,"這兵符要兩半相合,方能調動..."
話音未落,江面漂來艘赤馬舟。疤臉船工捧出鎏金匣,匣中《天工造物》全卷浸泡在桐油中。
沈惜棠將虎符按在封面的北斗紋上,書頁突然脫落,露出夾層的皇商金印——印鈕處七顆銅星,正與璇璣秘鑰的鎖孔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