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平手中最大的王牌,是徐正志苦心經(jīng)營多年的參戰(zhàn)軍。
這支軍隊是他嫡系軍事力量,由三個師、四個混成旅組成,號稱精銳之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然而,實際上,這支軍隊卻面臨著嚴重的軍餉短缺問題,士兵們的士氣十分低迷。
參戰(zhàn)軍是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名義組建的。
但歐洲大戰(zhàn)已于去年結束,參戰(zhàn)軍的“參戰(zhàn)”名義也蕩然無存。
如果不能找到新的出路,這支軍隊隨時都有可能被裁撤,或者被直系軍閥吞并。
為了組建參戰(zhàn)軍,段太平出賣了大量華夏的利益。
一旦參戰(zhàn)軍被解散,段太平和徐正志就會損失慘重,失去最后的依靠,徹底失去與直系軍閥抗衡的資本。
與此同時,遠在北疆的廣袤草原上,乃蠻的局勢愈發(fā)詭譎,暗流涌動。
在一座座用厚厚的毛氈搭建而成的乃蠻包中,乃蠻貴族們身披著華麗的貂裘,圍坐在火爐旁,眼神陰鷙。
這些乃蠻貴族們自清朝末年便心懷異志,一直夢想著擺脫華夏的統(tǒng)治,建立一個獨立的乃蠻國。
1911年,他們趁著辛亥革命爆發(fā),華夏國內局勢動蕩之際,宣布“自治”,企圖分裂國家。
如今,在羅國白軍的暗中支持下,這些乃蠻貴族的野心更是急劇膨脹。
他們與羅國人勾結,企圖徹底脫離華夏的控制,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一些穿著褪色的哥薩克軍服的羅軍顧問,帶著伏特加酒和老式的步槍,頻繁出入庫倫,與乃蠻貴族們秘密會晤。
他們向貴族們承諾提供軍事援助,慫恿他們發(fā)動叛亂,徹底實現(xiàn)獨立。
在乃蠻的邊境線上,華夏駐軍的力量十分薄弱,總共只有數(shù)百人,而且裝備老舊,缺乏訓練,形同虛設。
這些士兵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根本無力阻止乃蠻的獨立。
然而,在北洋政府內部,卻沒有人愿意接手這塊燙手的山芋。
各派軍閥都只顧著爭權奪利,對于乃蠻的局勢漠不關心。
直系軍閥忙于在北京爭奪權力,他們根本無暇顧及遙遠的乃蠻。
奉系軍閥則隔岸觀火,他們坐山觀虎斗,希望看到皖系和直系兩敗俱傷,從而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
段太平雖然有意北顧,收復乃蠻,但他卻受制于內外交困的局面,有心無力。
他手中雖然掌握著參戰(zhàn)軍這支精銳部隊,但卻面臨著嚴重的軍餉短缺問題,根本無法支撐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
軍車在段太平位于什錦花園的府邸前停下。
兩名衛(wèi)兵立在門口,肩扛長槍,目光呆滯,軍服皺巴巴地貼在身上,透出一股北洋軍隊特有的疲憊感。
副官張??觳缴锨?,“將軍,總理在議事廳等您,咱們快進去吧。”
雖然段太平已經(jīng)退位,但部下還是習慣用總理來稱呼他。
徐成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內心的思緒。
即將到來的會面至關重要,他必須盡快進入狀態(tài),才能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
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特種兵,他早已習慣了戰(zhàn)場上的瞬息萬變,能夠迅速適應各種復雜環(huán)境。
然而,眼前的場景卻與他所經(jīng)歷過的任何一次演習都截然不同:這不是一場模擬,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舞臺,一個充滿陰謀與血腥的亂世。
他邁開步子,跟隨張福穿過院子。
院內的氣氛顯得十分冷清,只有幾名低級軍官匆匆走過。
他們在低聲交談著什么,偶爾投來的目光帶著試探。
徐成挺直脊背,盡量模仿著記憶中徐正志的姿態(tài):沉穩(wěn)、威嚴,不露半點破綻。
徐正志在北洋政府內部樹敵太多,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備受關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徐成推開書房門,一股暖意撲面而來。
屋內的煤爐燒得正旺,噼啪作響。
長條木桌擺在正中,桌上散落著地圖、公文和幾只茶杯,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華夏地圖,北疆部分被紅筆重重圈出。
段太平坐在一張寬大的太師椅上,身披一件黑色呢子大衣,五十多歲的臉上皺紋縱橫,像是刀刻一般深刻。
他的鬢角已有些許花白,雙眼深陷,透著疲憊與陰鷙。
桌上擺著一盞茶,茶水早已涼透,旁邊堆滿公文,紙頁泛黃,墨跡凌亂。
墻上掛著一面北洋軍旗,邊緣破損,像是訴說著皖系昔日的輝煌與如今的沒落。
他身旁站著幾名幕僚,有的低頭翻閱文件,有的竊竊私語,氣氛壓抑而緊張。
徐成一進門,所有目光齊刷刷投向他。
這些目光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有好奇、有探究、有懷疑,甚至還有一絲敵意。
坐在正中央的段太平抬起眼皮,目光如刀一般銳利地掃過徐成。
“正志,你總算來了?;枇艘惶煲灰?,我還以為你這身子骨撐不住了。”語氣中帶著幾分揶揄,卻也透著一絲關切。
徐成心頭微震,他迅速調整自己的表情,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自然和鎮(zhèn)定。
“總理,屬下無礙,只是偶感風寒,休息一日罷了?!彼桃鈮旱妥约旱纳ひ簦7轮煺镜恼Z氣,盡量不露出任何馬腳。
與此同時,他腦海中,屬于原主徐正志的記憶碎片如同潮水般涌來,讓他對眼前的段太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段太平,北洋政府的領袖,皖系軍閥的靈魂人物,也是徐正志的靠山。
他是一個極具權謀和野心的政治家,也是一個喜怒無常、難以捉摸的主兒。
這位被譽為“北洋之虎”的梟雄,曾是袁項城的左膀右臂,深受袁項城的信任和重用。
曾三次出任國務總理,掌握著北洋政府的實權,權勢滔天,無人能及。
憑借著自己的權勢和影響力,一手締造了皖系軍閥,成為北洋政府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然而,如今的段太平卻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他被直系軍閥曹布、吳蓬萊步步緊逼,失勢已成定局。
政治生涯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等待他的將是無盡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