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懷德的這一番話。
何大清心里感慨他的大方。
紅星軋鋼廠的行政級別并不低,食堂雖然不是重要部門,但也是科級單位。
副主任對應著副科級的干部。
這份誠意可謂是相當之高了。
難怪那么多四合院的同人文在前期都想著投靠李懷德。
只要你對他有用,該給的東西他絕不會吝嗇啊。
何大清感謝道:“既然李廠長這么看重我,我以后絕對不會令你失望的?!?/p>
李懷德聞言大笑起來:“好好好?!?/p>
事情辦成,餐桌上的氣氛也更加的歡快。
幾人說著說著,李懷德朝著何大清關心道:“老何,你在京城有沒有地方落腳,沒有的話我給你安排一下?!?/p>
何大清道:“我在京城還有兩處房產(chǎn),距離紅星軋鋼廠并不遠,就在南鑼鼓巷相鄰的帽兒胡同95號大院。”
95號大院的兩間正房是他的私產(chǎn)。
當初花了錢從軍管會買下來的。
除了他家之外,易中海家,聾老太還有許家,賈家這幾處都是當初同時買下來成為私產(chǎn)的。
其余后面才搬過來的住戶都是租戶。
帽兒胡同95號大院?
這地方聽著有些耳熟啊。
李懷德猛地想起,拍了下手掌道:“這不是傻柱所在的大院嗎?”
也不怪李懷德記得這么清晰,本身95號大院就是他們軋鋼廠的家屬院,后面軋鋼廠交由街道辦代為管理,里面的大部分工人都跟軋鋼廠有著密切聯(lián)系。
除了傻柱之外,還有易中海這一名八級工,劉海中這一名七級工,還有許大茂都是住在這個大院。
李懷德連忙問道:“老何,你認識傻柱嗎?”
何大清點頭:“傻柱是我兒子。”
“什么?”李懷德聞言驚掉了下巴,有些不可置信的追問道:“傻柱真的是你兒子?”
何大清肯定道:“確實是我兒子?!?/p>
“不過我已經(jīng)十多年沒有再見到他了?!?/p>
“當初我走的時候,拜托了當時還是婁氏軋鋼廠的食堂主任買了一份工作,當做給我這兒子的補償。”
根據(jù)何大清的記憶,他當年并不是在婁氏軋鋼廠工作,而是在豐澤園。
不過婁氏軋鋼廠的食堂主任是他的一位常客,所以臨走的時候,就拜托了他這件事情。
因為當時的傻柱還未出師,一直在豐澤園的一位川菜大廚切墩打下手,是沒有工資拿的。
為了他能養(yǎng)活自己跟何雨水,何大清就買了一份工作給傻柱。
李懷德聽完后露出了疑問,連忙問道:“老何,你剛剛說你走的時候是51年是吧?”
何大清點點頭。
李懷德得到肯定后,連忙搖頭疑惑道:“既然你是51年走的,為什么傻柱一直到53年末的時候才到軋鋼廠工作的?”
何大清聞言,眉頭緊鎖起來。
他也回想起來,電視劇里,秦淮茹說過,傻柱在他走了之后,并沒有立即到軋鋼廠工作,而是到了鴻賓樓,跟他的第二任師傅干過一陣。
學過廚的人都知道。
學廚三年是沒工資的,師傅會包吃住,出師后要為師傅效力兩年。
三年學藝兩年效力,這是現(xiàn)如今大部分手藝人的傳統(tǒng)模式。
鴻賓樓可不像軋鋼廠,沒有基礎工人工資拿的。
這里面肯定有貓膩,而貓膩肯定是出在易中海身上。
“等回京后我再問他。”
“李廠長,能否跟我說一下傻柱這些年的事情?”何大清道。
李懷德也沒隱瞞,將傻柱這些年的一些事情簡單的講述了一遍,不過他知道的也不多。
何大清聞言也不再詢問,等到回京后,他再跟傻柱交談一下,如果他不改變,那么這么便宜兒子他可不想認。
基因藥劑完善了他的基因,再加上天道酬勤的系統(tǒng),他現(xiàn)在的身體素質(zhì)比很多正常青年都要好。
他回京之后肯定還會找老婆的,不然指望傻柱養(yǎng)老完成詞條,期間肯定曲折蜿蜒。
還不如自己找個老婆,再生幾個孩子,到時候自己親自培養(yǎng)孩子給他養(yǎng)老來得簡單。
......
夜晚七點半,告別了李懷德后,何大清回到了食堂內(nèi)。
今晚的出師宴邀請的人并不多,大多數(shù)都是機械廠的主任領導,還有幾位外面酒樓的大廚。
這些人都是何大清在保定這么多年積累的人脈。
隨著一道道精美菜肴上桌,何大清邀請眾人開始品鑒起楊明跟陳東林兩位徒弟的手藝。
一名酒樓的大廚品嘗完贊賞道:“大清,你這兩位徒弟可不得了,學藝短短幾年就完成得如此出色,果然是名師出高徒?!?/p>
何大清笑著道:“贊嘆了,都是他們自己努力?!?/p>
一整桌菜品鑒完畢,在場眾人都豎起大拇指表示兩人都已經(jīng)足以出師了。
至此,楊明跟陳東林兩人也算是名正言順的可以獨當一面了。
楊明和陳東林兩人得到認可之后,連忙跪拜在何大清的面前,表示真誠的感謝。
“師傅,感謝您對我們的教導和關懷,這份禮物,是我/是我對您辛勤付出的小小回饋。”
早在下午的時候,楊明跟陳東林兩人就去準備了今晚的謝師禮。
楊明拿著薛高逸給的手表票,買了一塊梅花牌手表。
陳東林則是陳福生給的一張自行車票還有錢,當成謝師禮送給何大清。
等他回去京城后,可以買一飛鴿自行車。
何大清也沒有客套直接收下來,這是他應得的。
“你們以后就靠自己了,希望你們能闖出一片名堂來,也讓我這位師傅臉上有光。”何大清笑著說道。
“定不負師傅重望。”楊明和陳東林兩人擲地有聲道。
......
隔天上午。
車站。
站在簡陋的站臺上,火車的汽笛聲呼嘯而來。
陳東林跟楊明兩徒弟不舍的跟何大清道別。
火車進站,何大清提著行李準備上車。
臨走前,陳東林小聲的對何大清道:“師傅,白家那邊已經(jīng)賣掉房子灰溜溜走了?!?/p>
何大清滿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段時間內(nèi),陳東林跟楊明找人到處在白家附近宣傳白家人的所作所為。
終于受不了指指點點的白家人賣掉房子離開了保定。
“行了,時間到了,我準備離開了!”
“勤勞苦學,手藝要多加勤練,后面要是來京城,就來帽兒胡同的95號大院找我?!?/p>
“我們知道的,師傅!”
“好了,我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