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贏天明知是故意激他,仍熱血上涌,上前道:“我行!”
不就是治粟內(nèi)史嗎,我干了!
不僅要干,還要干得讓質(zhì)疑者閉嘴。
就我這脾氣!
“好,有志氣,日后你要為帝國國庫多做貢獻?!?/p>
嬴政見狀點頭,他就是要激出贏天的銳氣。
這次回來,他發(fā)現(xiàn)贏天沉穩(wěn)有余,卻少了年輕人的朝氣。
這讓他感慨兒子長大了,但做父親的,誰不希望孩子更有活力?
“恭喜九公子!”
“賀喜九公子!”
“恭喜……”
李斯等人紛紛上前道賀,他們早知會有此結果。
當日嬴政與他們談話時,已隱晦攤牌,所以并不意外。
贏天鄭重回禮,心中卻在盤算,這治粟內(nèi)史該怎么干。
先定個小目標——國庫裝滿一個億!
“如此,天兒還有何事?若無,朕安排人備膳?!?/p>
“你們幾個也留下,順便商議如何堵住儒家那幫人的嘴。”
“遵命!”
“是?!?/p>
“等等,父皇!”
聽嬴政要散場,贏天突然出聲,眾人目光齊刷刷轉向他。
嬴政也不急,以為他有事稟報,便問:“何事?”
“兒臣確實有事?!?/p>
贏天鄭重開口,剛才被嬴政連番賞賜震住,現(xiàn)在輪到他出招了。
他心里清楚,改變帝國的第一步,就從此刻開始。
“哦?說說看?!?/p>
嬴政來了興趣,他從未見贏天如此嚴肅。
李斯等人亦是如此,皆好奇九公子要講什么。
純粹是想聽聽。
“兒臣此行擒蓋聶,偶得四件寶物,覺其對帝國大有裨益,特帶回獻給父皇。”
贏天恭敬說道:“父皇,此物可打敗天下文道!”
?。?!
此言一出,嬴政與李斯等人皆露出驚色。
若換了旁人,他們定覺是大放厥詞。
可這話出自贏天——剛掃平墨家與流沙的九公子,他言之有物,懂分寸。
“何物?”
嬴政急切問道,他信贏天不會胡言亂語。
“就在外頭?!壁A天指向殿外。
李斯猛然想起,贏天先前提及獻寶,瞳孔一縮。
莫非是那幾人帶來的東西?
嬴政明白過來,當即對侍衛(wèi)道:“放外面的人進來!”
“是!”
隨著命令,殿門開啟,秦云等人入內(nèi),手端獻寶之物。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秦云等人走到離嬴政二十步處,侍衛(wèi)上前接過木盤。
這是自荊軻刺秦后定的規(guī)矩——獻寶者不得近王二十步。
秦云等人恭敬交出寶物,退后候命。
“陛下?!?/p>
侍衛(wèi)將木盤呈至嬴政面前。
“我來?!?/p>
為免繁瑣檢查,贏天主動上前,嬴政未反對。
他掀開紅布,筆墨紙硯首次提前亮相,盡顯于眾前,皆是大人物。
眾人盯著這四物,齊齊一愣,似乎沒看出門道。
有些物件似曾相識,但成套亮相卻是頭一回,他們一時摸不著頭腦。
贏天卻笑了起來:“父皇,各位大人,此乃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能打敗天下文道之物?!?/p>
“也是帝國未來重中之重!”
贏天此言,讓眾人滿頭霧水。
見多識廣的他們,這些年見過不少奇物,可除了毛筆與墨能猜出用途外,其余皆不明所以。
李斯忽覺一道目光射來,抬頭一看,竟是陛下。
他心領神會,知道該自己開口。
李斯上前,細看筆墨紙硯后,問贏天:“九公子,這幾樣東西有何妙用,為何能改變文道?”
他越看越覺喜歡,心中隱約猜到這些物件或需配合使用。
想到這,他目光炯炯,期待贏天解答。
見他們疑惑,贏天明白,不解釋清楚,他們難懂這四寶的價值。
他站在時代前端,自然比他們更知其重要性。
“秦云,磨墨!”
贏天干脆利落,命秦云上前磨墨。
眾人見秦云倒出墨汁,在精致硯臺中攪拌,那硯臺美得讓人不忍玷污。
可未等他們出聲,贏天已拿起毛筆,蘸墨于硯中,走到白紙前揮毫寫下——
“秦”!
他用的是小篆,統(tǒng)一后的官方文字,已在各地流行。
“能寫字……”
眾人圍上前,李斯拿起那張紙,心頭一震。
輕薄、可折、不透墨。
剎那間,他便明白這紙的分量。
“陛下,這雪白輕薄之物,臣以為若用它替代竹簡書寫,必定更為便利!”
李斯眼光獨到,一語道破紙張的妙用與價值。
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將目光齊聚于贏天身上。
他頷首道:“父皇,諸位大人,此物名曰紙,正如李大人所言,可承載文字?!?/p>
“手中此物為毛筆,專為書寫而生,那兩件,一為盛墨之器,雖與昔日羊皮卷所用之墨相近,卻更勝一籌?!?/p>
“另一為硯臺,用以研磨墨汁,使其勻潤?!?/p>
一氣呵成,他將文房四寶娓娓道來,隨后將毛筆遞給嬴政。
嬴政回味方才之言,接過毛筆,蘸墨在紙上寫下一個“秦”字。
此字雖不及贏天所書那般靈動,卻別有一番氣韻。
但這并非重點,他凝視紙張,眼中光芒閃爍:“果真能書文字,如此薄,竟不透墨,若能推廣,定可取代羊皮卷與竹簡?!?/p>
“這對帝國,對文道而言,確是革新的至寶?!?/p>
“只是,天兒,你說它能打敗文道,又將如何打???”
嬴政轉頭看向贏天,帝王之智讓他迅速接受此物,同時鎖定紙張為核心。
在他眼中,其余三寶不過是錦上添花。
他渴求得知,贏天如何以紙延伸出更大的格局。
嬴政的前瞻性令人嘆服,初次接觸便察覺紙張潛藏的深遠意義。
雖無經(jīng)驗,他仍期待贏天的答案,欲知如何發(fā)揮其打敗之力。
“呵呵?!?/p>
贏天輕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樣物件——一本閑時命人用紙制成的書。
“父皇,請看?!?/p>
“這是……”
嬴政接過此書,感受其輕巧,隨手翻開,見滿頁文字赫然在目。
書中符號斷句清晰,雖不明其意,他卻覺閱讀順暢無比。
但此刻,他心思不在此處,轉而對李斯道:“李斯,取秦律來!”
“遵命!”
李斯心領神會,猜到或與秦律相關,急忙奔向書架,取下十數(shù)卷竹簡。
“李大人,我來助你?!?/p>
“李大人,我也幫忙?!?/p>
秦律卷帙浩繁,幾十卷竹簡非一人能攜,眾人見陛下重視,紛紛上前相助。
不多時,一小堆竹簡被置于嬴政面前。
他默不作聲,蹲下翻閱,又將書冊與竹簡對比查探。
許久,他放下竹簡,手微顫地撫著書冊,激動看向贏天:“天兒,這真是紙做的?”
“正是,父皇,兒臣稱之為‘書籍’。”
贏天鄭重點頭應道。
“書籍……”
嬴政低喃,凝視手中秦律,難抑心中波瀾。
此情可理解,彼時求學皆依竹簡。
“學富五車”之說,正因竹簡每片僅錄三十余字。
一篇文章需數(shù)片竹簡,書多則簡多,浩瀚如海。
學子身后常隨數(shù)車竹簡,看似壯觀,實則所得寥寥。
而今,眼前一堆秦律竹簡之內(nèi)容,竟盡納于此書之中。
一書之力,抵數(shù)十簡!
此等震撼,令嬴政激動難平。
久經(jīng)世事的他,終于為之動容。
“這,確是稀世之寶!”
“陛下,九公子這書籍……”
李斯似有所察,小心翼翼開口。
“你自觀之?!?/p>
嬴政將書遞去,李斯恭敬接過,見封面“秦律”二字,心頭猛震。
他急翻書頁,越看越快,片刻后激動喊道:“神物,此乃神物!”
“若有此寶,真乃天下讀書人之福!”
身為秦律編者,李斯深知其內(nèi)容繁多,數(shù)十簡盡藏于一書。
若推廣至四書五經(jīng),亦不在話下!
“多謝九公子,下官李斯,代天下學子謝過!”
李斯喜極而泣,他曾徹夜翻閱百簡,深知此書問世將帶來何等巨變。
讀書,從此不再艱難,而成易事。
王翦等人亦回過神,齊齊望向這位締造奇跡的九公子。
“天兒,這紙看似不多,你可知如何制之?”
嬴政忽念及紙張來源,轉而詢問。
眾人目光隨之投向贏天,滿懷期盼。
他們明白,接下來之言關乎帝國文脈命途。
“呵呵,父皇果然慧眼如炬?!?/p>
贏天又從袖中取出一冊,單膝跪地奉上:“父皇,此為《造紙術》,詳述制紙之法,成本極低?!?/p>
“若售賣,半兩錢即可購數(shù)張?!?/p>
半兩錢,秦統(tǒng)一貨幣,圓形方孔銅幣,一枚稱半兩。
“什么?一枚銅幣能買數(shù)張?”
眾人驚呼,他們已知紙張功用之大及其對帝國的深遠影響。
如此重寶,竟如此廉價?
怎配得上它的尊貴!
須知一枚竹簡,價低亦需十余銅幣。
兩者差價十倍有余!
幾人凝視那《造紙術》,視其價值連城。
無價之珍!
“好……好極了……”
嬴政盯著手中《造紙術》,強自鎮(zhèn)定,接過翻閱。
雖不懂制法,但見材料僅為樹木、蘆葦之類,他驚嘆不已。
紙張之謎,在他探究下漸露真容。
“朕從未見過如此奇術。”
“此乃帝國國寶!”
因是贏天獻上的紙,他未生疑竇,僅感嘆其神奇。
“這次,朕可真是開了眼界?!?/p>
他欣慰望向贏天,知曉這一切皆由他帶來,甚至疑其為他所創(chuàng)。
“天兒,你獻紙有功,朕必賞你,欲何賞賜?”
“父皇,兒臣不求賞,只愿此紙物盡其用,改帝國文道現(xiàn)狀?!?/p>
“讓庶民用得起紙,讓更多人讀書,為帝國效力?!?/p>
贏天言辭懇切,他穿越至此,雖不知是否原史。
卻真心欲借己身,改變些許。
文化、經(jīng)濟,皆欲盡一份綿力。
憶及龍國五千年歷史,竟有人質(zhì)疑,有人欲竊取。
后世文獻殘缺,黑暗歲月尤甚。
他愿稍作改變。
此紙,他視若開端,文化強國之路由此啟程。
或許是他神態(tài),或許是語氣之重,嬴政與李斯等人皆感其胸懷。
幾人面露笑意。
他們知曉,贏天與己同心。
嬴政率先表態(tài):“天兒放心,朕不敢保證他事,但此事有朕在,無人敢濫用此紙?!?/p>
“朕擬設造紙監(jiān),由你掌管紙張制造、書籍編纂、發(fā)行與售賣?!?/p>
他洞悉贏天之意——憂紙被高價倒賣或私用。
若尋常之物,他或睜眼閉眼。
可此紙,經(jīng)贏天展示,其影響深遠,絕不容亂。
交予贏天,一因其為紙之獻者,無人敢議。
二為歷練他,借此建人脈——李斯等人已對其青睞有加。
此乃朝堂立足之助。
三則因贏天實力強,造紙術在他手,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