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會議室里黑壓壓一片,那陣仗,跟昨天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昨天是幾個尖子生小灶,今天是大課,整個南京辦的所有銷售——幾百號人——全都塞進(jìn)了這會議室里。人頭攢動,烏壓壓的,幾百雙眼睛齊刷刷地,全釘在我身上。
戴明和經(jīng)理們后面坐了一排,也就是說,除了外勤的OS和做廣告頁面的增值,基本全公司人都來了。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當(dāng)時腿肚子都在轉(zhuǎn)筋。
真的抖,控制不住的那種篩糠式抖動。
你要說緊張,心里真不緊張……但身體他媽的有點控制不住臥槽。
手心里全是黏糊糊的冷汗,后背一陣陣發(fā)涼,喉嚨像是被人掐住了,緊得要命,連喘氣都覺得費勁。
沒上過這種大場面的人,你跟他形容一萬遍,他也體會不到那種窒息感。
就好比你第一次打Dota,對面五個人憋著勁兒就是要沖高地干你,你緊張得連鼠標(biāo)往哪兒拖都不知道了。
我死命吸了一大口氣,胸腔憋得生疼,這才稍微找回一點控制感。手指頭憑著肌肉記憶點開了PPT。
屏幕“啪”地一下亮了,跳出我熬了半宿才搗鼓出來的標(biāo)題——《如何用免費工具精準(zhǔn)找到客戶》。
看到那一行熟悉的黑體字,看到后面那些我自己一行行敲出來的分析、截圖,我的腦子,就像過熱宕機(jī)的電腦終于重啟成功,開始慢慢冷靜下來。
對,這是我的東西,我挖空心思研究出來的方法,老子比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懂!
想到這,心里稍微有了點底氣。
我清了清嗓子,第一聲還是有點劈,帶著顫音,但好歹是能發(fā)出聲音了——
“咳……那個,各位兄弟姐妹,” 我頓了頓,盡量讓聲音聽起來平穩(wěn),“今天咱們不扯那些虛頭巴腦的,就講點實在的——怎么不花一分錢,找到能給你開單的精準(zhǔn)客戶!”
這話一出口,底下幾百雙眼睛更亮了,但也混雜著各種情緒:有好奇的,有明顯不信的,估計還有不少是等著看我這個“新人”怎么栽跟頭的。
我沒理會那些眼神,直接點開PPT第一頁——
“企查查、企信寶、百度、1688、阿里巴巴……別覺得這些玩意兒沒用,這里面,全都是金礦,都能挖到老板的電話?!?/p>
臺下“嗡”的一下,瞬間騷動起來。
“臥槽?真的假的?這些破玩意兒能找到老板?”
“1688?那不是搞批發(fā)的嗎?也能查?”
“企查查我用過啊,媽的死貴,要充錢的!”
我心里嘿嘿一笑,要的就是這效果。鼠標(biāo)一劃,屏幕上跳出一張對比截圖——
“沒錯,企查查、企信寶是要錢,但當(dāng)時不是有‘天眼查’的免費版嘛?每天也能讓你白嫖幾次,夠用了。” (作者注:當(dāng)時具體是哪個免費工具可能記憶有偏差,但邏輯是通的,總有空子鉆)
“還有,別小看百度,直接搜‘XX公司+聯(lián)系方式’或者‘XX公司+老板’,很多小老板,尤其是剛起步的,巴不得別人找到他,自己就把手機(jī)號掛網(wǎng)上了!”
“至于1688、阿里巴巴,那更是寶藏!上面做批發(fā)、做工廠的老板,哪個不留聯(lián)系方式?你不打電話,他生意怎么做?一搜一個準(zhǔn)!”
話音剛落,臺下已經(jīng)有不少人低下頭,開始掏出本子或者手機(jī)飛快地記著什么了。
看到有人開始行動,我心里更穩(wěn)了,繼續(xù)往下講,語速也快了起來——
“找到電話號碼之后,別猶豫,直接用微信加!備注就寫‘頭條廣告合作洽談’,或者類似這種聽起來很官方、很正經(jīng)的,通過率能高一大截!”
“微信加好友有上限,加滿了怎么辦?笨!換小號啊!搞兩個手機(jī)卡,注冊兩個微信號,繼續(xù)加!”
“那萬一微信人家不通過,或者壓根搜不到怎么辦?” 我自問自答,提高了點音量,“那就直接打電話!別怕!電話打過去,甭管對方是不是真老板,一開口就喊‘X總’!”
臺下有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然后是稀稀拉拉的笑聲,氣氛終于沒那么像審判大會了,松快了不少。
“為啥要叫‘總’?你想啊,誰不喜歡被捧著?甭管他是個體戶還是小作坊老板,你上來就喊‘X總’,他心里肯定舒坦!就算他不是,他也不會當(dāng)場撅你:‘我不是總!’ 人都好面子,懂吧?”
我越講越順溜,聲音也不抖了,腰桿也挺直了,甚至開始帶點兒過來人的調(diào)侃——
“其實啊,這個找客戶的過程,不光是找電話,你也是在研究行業(yè),研究人性?!?/p>
“不瞞你們說,我這找了一圈下來,都快成半個社會學(xué)家了。你做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婚慶公司的老板,普遍最愛裝逼,朋友圈曬的比誰都勤;做餐飲的最摳門,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搞教育機(jī)構(gòu)的最焦慮,天天擔(dān)心生源和政策……”
這話一出,底下直接哄堂大笑,不少人一邊笑一邊點頭,顯然是心有戚戚焉。
“一開始做這個資料收集,可能會慢一點,需要花點時間摸索,” 我話鋒一轉(zhuǎn),回到正題,“但是!一旦你熟練了,掌握了方法,我跟你們保證,一天找個30到50個這種帶電話的精準(zhǔn)客戶名單,頂多半小時就能搞定!”
“半小時!你想想,這半小時找到的50個人,跟你吭哧癟肚打一天200個前臺電話、陌生拜訪,哪個效率高?哪個更容易出單?”
“你打200個垃圾電話,可能99%都是無效的,浪費口水浪費時間還打擊自信心。但你打這50個精準(zhǔn)電話,直接找到老板,哪怕只有10個對你廣告感興趣,那轉(zhuǎn)化率也吊打前者了!”
說到這兒,我故意停頓了一下,銳利的目光掃過臺下——
我看到前排有幾個小子,頭埋得快杵到桌子上了,筆在本子上“刷刷”地狂寫;中間有幾個皺著眉頭,像是在消化我說的東西,琢磨著怎么落地;當(dāng)然,后排也還有那么幾個,抱著胳膊,嘴角帶著點不屑,估計心里在嘀咕:“吹牛逼吧?這么容易?”
但無所謂了。我心里清楚得很,這幾百號人里成分復(fù)雜得很。說白了,這幫打工的,有三分之一是安徽過來的,條件可能一般般,但肯干;有三分之一是南京本地土著,家里說不定有幾套房,上班就是混個經(jīng)歷;剩下那三分之一,來自天南海北,背景五花八門,有家里開廠的富二代體驗生活,也有正兒八經(jīng)名牌大學(xué)研究生畢業(yè),不知道腦子哪根筋搭錯了跑到這兒來賣廣告的……學(xué)歷也是,有初中畢業(yè)但經(jīng)驗豐富的老油條,也有碩士博士想不開的。
所以,給這幫人講東西,就得用大白話,講得通俗易懂,不能整那些虛頭巴腦的名詞。就得像他媽的在番茄上寫小說一樣,小學(xué)生都能看明白,那這玩意兒就能火,就能用!
真正想學(xué)、想賺錢的人,已經(jīng)聽進(jìn)去了,這就夠了。
我清了清嗓子,做了最后的總結(jié),聲音洪亮,充滿了自信——
“各位,銷售這行,看著是跑斷腿、磨破嘴,但歸根結(jié)底,它不是純粹的體力活,更是腦力活!”
“你打100個、1000個垃圾電話,帶來的挫敗感遠(yuǎn)大于成就感。與其低效地廣撒網(wǎng),不如花點心思,精準(zhǔn)地打10個、20個有效電話。”
“用對方法,找到關(guān)鍵的人,說有用的話——” 我加重了語氣,一字一頓:
“這,就叫降維打擊!就是這么簡單!”
話音落下,會議室里詭異地沉默了兩秒鐘。
然后——
“啪啪啪啪啪——”
柯遠(yuǎn)帶頭鼓掌,然后……
掌聲像突然炸開的爆竹,從稀疏變得密集,最后匯成一片雷鳴般的響聲,震得我耳膜嗡嗡作響。
我站在講臺上,看著臺下那些或激動、或欽佩、或若有所思的臉,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
低頭看了看,媽的,腿終于不抖了。
這一仗,老子,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