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出一在地底,已知的人的世界全都分布在一千五到兩千米這個區(qū)間,
而這樣的如今被稱為“地下城”的區(qū)域全世界一共有一百五十九個。
這些城市是被劃分出來的概念,是“聚集區(qū)”的集合,或大或小完全取決于能源供應的范圍,
而它們又公認的被劃成了十五個“線”,“線”就是把城串聯(lián)起來的地底的主要交通線路,
何風所在的北七城(只指由‘大海線中城’往北的第七個地下城區(qū))就屬于“大海線”。
接受邀請(他自己稱之為“任命”)之后,何風又和學校通了次信,
對方說讓他在八月十五之前到校比較好,又為他的出行做了些說明,
在那之后他就一直在為“外出”做準備。他不是沒有出去過,
年人類“第一批次移民”(大規(guī)模移民)到地上之后他就再沒上去過——他認為那是錯誤的,
是會付出代價的。而如今他執(zhí)拗的脾性再次支配了他,
他竟然在家里按照頭腦里的流程做起了準備,并且誰勸也不聽。開始是適應空氣的差異。
地底的空氣完全是經(jīng)“蓄氣蓄水站”凈化調(diào)和過的,而地表的空氣則更黏稠,
含氧量很低——他通過延長關窗時間來模擬鍛煉。之后是眼睛耐受強光鍛煉,肌肉鍛煉,
還重溫了操作防護設備的要領。他是這么想的,現(xiàn)在開始訓練起來,
等正式接受培訓的時候他就不會被落下了??蛇M行到辦理外出手續(xù)這一步的時候,
他才發(fā)現(xiàn)或許鍛煉眼睛和心肺是必要的,而其他的已經(jīng)完全沒有要求了。
在八月二日這天晚上,整個大海線的地下城又經(jīng)歷了一次大范圍地停電,
停電是因為要配合地上的能源項目。但詳細的說明并沒有公開過,
也因此時不時就有傳說——那是在開發(fā)什么武器......何風在熒光燈下收拾行李,
收拾到最后,替換的衣物和隨身的紙筆根本沒能裝滿那個行李箱。他近來的意愿有所轉變,
簡單說是——有些退縮。他決定到那里看過之后,失望了就不再履職,而是立馬辭職回來。
他不打算在這件事上背負沉重的道德包袱,因此外在的也不想帶著沉重的行李前去赴任。
不過他的理性告訴他,這么做一點都不體面。因此這讓他陷入了些許的糾結中。到了第二天,
城中依然是熏黑的,沒有鋪天蓋地的環(huán)境光,
只有城區(qū)通往“港灣”的這條交通線上亮著路燈。街上熒光多燈籠少,
有不少朵幽光奪窗泛泛;建筑依然只有棱角可辨,
渺渺的感覺讓人身心悠悠的;各式各樣的人行色匆匆磕磕碰碰,
眼睛一觸到光就反射得星星點點的,和叫醒世界的嘈雜趣然相應。
何風身穿一件肥大的絲綢套衫一條薄褲,兜里還放著副墨鏡,和家人告別著來到外面。
——這里的絲綢雖然也是蠶吐的絲,但由于地底并沒有足夠的土來種植桑樹或其他植物,
所以蠶吃的并非桑葉,而基本上都是淀粉制品外加蛋白質添加劑和其他添加劑的食物,
就連人的主食也是一樣。而由于地下聚集區(qū)實在很小,沒有用汽車的必要,
反而使得自行車、人力車興盛起來——何風就是叫了一輛人力車,這時它已經(jīng)在門口等候了。
們寫信;不過你們也別指望天天都能知道我的狀況——”何風對著一律瞿然的臉不斷地揮手,
試圖用當下的灑脫緩解他們的擔憂。之后他來到車旁,在車夫的幫助下踏上了車板,
干脆一屁股坐進車廂里,又招招手就拉上了車帷,在閃爍起來的前燈的指引下,
照著一雙雙被驚動的腿往北七城港灣去了。所謂“港灣”,
即是一處廣袤兩公里的停船發(fā)船處,而這里又不只是船聚集的地方,
因為它通常會被分成兩個功能區(qū),
一部分叫“蓄氣、蓄水站”(除提供水、氣外也做能源供應之用),
并不對外開放;另一個功能區(qū)才是面向大眾的出行站點,也就是真正的港灣。
而港灣內(nèi)外并非有什么水的江河或海洋,而是被管道約束的氣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這氣流自地上來,時速能達到四百到六百公里,不只提供交通之用,
還能滿足發(fā)電、供水、通信的需求。
地下的人們是這么認為的——他們把地下的“城”比作一個個器官,
于是這氣流和通道無疑起著“血液”和“血管”的作用,足以說明其重要性。
何風到的時候船已經(jīng)泊在碼頭上了。他檢過票從階磴折回爬了十來米上到月臺,
周圍都是黑漆漆的,只有指示的燈光一盞一盞從頭頂呈現(xiàn)出一個個紅色的箭頭形狀,
從中走過就像是受到了什么神怪的指引,有點考人的膽量。道路旁有兩溜溝渠,
那里面奔流著的是處理過的空氣,它們沿著地溝湍越了二十來米,
之后隨著月臺的T字橫翼平鋪開或是翻到了空中去,最后泱泱蕩蕩涌到頭頂?shù)某鲲L口,
多余的才又沖撞著從入口跑出去——這便保證了管道中泄露的氣流不會影響人的機能。
何風尋找著七號站,最后在風轉彎的地方向右一轉——他注意到那邊相間的有兩艘“船”,
那些家伙正名叫“淵機”,又叫“氣蟲”,長度在十米以上,
而寬高大都是三米;正面像是帶著窗戶的子彈頭,船身有一節(jié)一節(jié)蝦殼一樣的疊層,
而尾部則有個傘狀的迎風裝置......何風快走了兩步來到前門,從那里進去,
里面有兩個人已經(jīng)坐在了兩邊的半嵌入式的座位里了,他走過的時候和他們分別握手,
之后在年紀相當?shù)慕凶觥皢堂鳌钡娜擞覀茸讼聛?。喬明在讀昨天的“世界”報,
他覺得何風有些面熟,看見他在自己身邊坐下,“吭”了一聲,等何風的目光看向了自己,
便笑著說起來:“上邊鬧起來了!”他將報紙歪了歪,“您看——”。何風正了正版面,
看見了兩張并列的擠滿了憤怒的人的照片,左邊一張圖片上的標語是:“城市給你,
土地給我們!”右邊則是個打砸的場面,
這樣兩行字——憤怒的暴·亂者打砸機器設備;722年8月1日攝于一家機器人工廠門前。
之后他又看了眼那標語,不覺念出了聲來,而他實在不理解這話是什么意思。喬明看著何風,
想要從他臉上找到一些觀點,在看到了疑惑之后便陰陽不清地說:“這幫人真靠不住,
是不是?在地下城的時候有人一招喚,一窩蜂都上去了;到了上邊呢,有人一忽悠,
又都瘋了頭,
著評論讀道:“你看他說:......這場罷工和游行開始在‘驛站計劃’開工的第二天,
而存在的范圍也在規(guī)劃的第一批驛站所在的壩線上——我們有理由去懷疑,
這場動亂之所以會發(fā)生,真的是其發(fā)起者所宣稱的那樣的嗎?或者可以再進一步去問,
這是在反對誰呢?月球人還是聯(lián)合政府?無論是誰,只要不是出于一己私利,
對人們來說就還是可以諒解的——但似乎就算是在這一點上也是存疑的。
......”讀到這兒他輕蔑地笑了笑,又期待地看了看何風。何風皺著眉點了點頭,
之后請求他給自己讀一遍報紙。對于這樣的表示喬明顯然還算滿意,于是將報紙交給他,
自己則回到了平靜的姿態(tài)。何風這才深吸了口氣把身子靠在椅背上。他簡要地看了看,
了解到事情是這樣的:691年,為了使“地上移民計劃”有序進行,
定(由地下移民地上者的須知事項和暫時管理規(guī)定)”的基礎上出臺了一部“地上移民法”,
定了一項:為了避免發(fā)生混亂和預防意外(包括疾病、意外遭遇的不測、災害、死亡等等),
要對所有在地面之上(海拔在-400米以上的區(qū)域)生活的人類提取生物樣本保留,
并且定期對其進行身體檢測和行動監(jiān)督,
以達到追蹤生物狀況和對涉足過危險地區(qū)的人隔離保護的目的。而在兩年前,
一個叫“陸上人類協(xié)會”的組織接到反映說:在大海線(壩線)的三個都市和幾個小鎮(zhèn)中,
同時出現(xiàn)了幾百人的異常癥狀,具體表現(xiàn)是——頭暈、躁動、呼吸困難以及精神混亂等等。
經(jīng)他們核實,這些人中開始出現(xiàn)癥狀的時間有七成就是在三月接受身體檢測之后不久。
這引發(fā)了他們的關注,在隨后的長達一年多的調(diào)查中,
他們確信掌握了聯(lián)合政府通過“身體檢測”控制人類的證據(jù),隨后便在秘密地籌劃一場運動。
據(jù)他們說,
搗毀工廠目的是削弱月球人在地球的控制力;讓政府停止運轉是要督促其規(guī)劃新的政策,
拒絕向月球全面低頭,避免月球人最終控制地球。
有個人接受采訪說:“廢除‘控制人類法’(地上移民法)!把細胞人(月球人)趕進都市!
讓土地歸人類掌管!
”這場活動的主持者也透露:“關鍵是讓土地歸人類掌控——把月球人趕進都市是暫時的,
因為光靠人類重建地球是不現(xiàn)實的,需要月球人的參與和幫助。不過這種狀況將會,
也必須在未來的某一天中止,我們的目標是完全把外星文明趕出去。
”但他們并沒有明說會采取怎樣的方法迫使月球人同意他們的想法。
:因為在地上和地下的結合部以及地表的某些難以監(jiān)管的地帶是存在許多“灰色·區(qū)域”的,
在這些地方他們既不受地下的法律管理,也不受“地上移民法”的約束,
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控制范圍。而“驛站計劃”其實是在擴大都市的控制范圍,
因而可能會影響這些灰色·區(qū)域中的人的利益,所以才猜測他們的動機。
何風在讀報紙的時候,
在一旁的喬明問道:“我見您有些面熟......”何風抬起頭來會心一笑,
自我介紹說:“我叫何風?!钡匠R怨P名(巨耳)行世,喬明沒認出他,
只是說:“幸會,幸會?!敝笥謫枺骸澳亲≡谶@里嗎?是要到哪里?”“是,
我住在這兒,最近要到北二城去一趟——您呢,您是?
”喬明只挑了挑眼說:“那您在那兒說不定能見到他們。”這時,
司機和押船(押船的人)以及三個郵差從車頭的窗戶前走過,
他們各自抱著個箱子從后門上到船上,將它們堆在了船尾——那些都是要郵遞的信件和物品。
之后郵差們下去,船的門便關了起來。“系上安全帶吧,要出發(fā)啦!再重復一遍,要出發(fā)了,
系上安全帶!”押船像是面對著滿滿當當?shù)能噹粯雍傲藘陕暎?/p>
之后坐在了郵遞物品旁邊的一個獨立座位上。何風聽到便從左邊箱壁拉出了扣帶,
先是在腹部,再是在胸·部都一一扣好,最后又把兩肩也都固定了。這時他看了眼手表,
上面顯示是“9:20”。也就過了五分鐘,果然就聽見了“轟轟”的發(fā)動聲,
何風朝前面的窗戶望過去,發(fā)現(xiàn)船已經(jīng)從碼頭上開動起來,
正緩緩地走向碼頭對面一條標示著“出口”的拱頂通道。
之后船艙中就響起了電子音:“前方即將加速!請乘客系好安全帶,
切勿隨意走動......”話聲還在繼續(xù),子彈的船體已經(jīng)進入了下滑的坡道,
“吱呀”的聲音隨著船的屈折一節(jié)一節(jié)地響遍,越來越快,直到整個車廂都行到了坡道上。
一開始還只是依靠著重力下滑,走了百十米后,通道后方被厚重的隔門給關上了,
可以聽到氣流沖撞著撐滿了通道,“轟轟”,最后猛然撞到了船后傘形的迎風裝置上,
于是船的速度猛然飆升——何風的身體緊緊嵌在座椅里,又有繩帶的輔助,
即使這樣還是感覺右肋被擠得有些疼。
船頭上方的儀表顯示著時速:“207-229-251......”,
直到數(shù)字超過了“320”,隨著一節(jié)節(jié)車體接入平地,
急速的數(shù)聲“哐啷”合成了一聲響出來,于是船并入了主通道。
主通道里面的就不是經(jīng)過迂回約束過的氣流了,因此就在進入的一剎那,船又被猛推了一把,
而速度也一下子達到了“367”,之后又用了一分鐘將速度穩(wěn)定在了“500”上下。
從北七城到北二城直線距離約有八百公里,
也就是說按照這樣的速度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
然而這艘船中途需要停三站——最終在“11:31”,淵機在呼嘯中爬上一個緩坡,
來到了一處圓形的跑道,最終在這里頂著逆風榨干了它剩余的速度,
這才又從“入口”通道開進了北二城碼頭。出來北二城港灣,何風又叫車橫穿城區(qū),
從“區(qū)間隧道”來到了三四里外的“長明區(qū)”(聚集區(qū)的名字),
為這里是大海線上唯一擁有“涌梯”的地方——涌梯是用風壓和電力供能的直上直下的籠梯。
要使用涌梯需要提前預約,于是他先來到關口登記——關口即前往涌梯的道路上的審查站。
經(jīng)過核查手續(xù),上交材料,申報許可,到下午三點左右他終于拿到了通行證,處理得還算快。
通行證上出發(fā)時間那一行寫著“八月六日六點”幾個字,于是他就此聯(lián)系校方,通了封信,
告訴他們他的行程,然后就在涌梯附近找了家旅館(這里尤其多旅館)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