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始皇統(tǒng)一藍星之后,藍星科技迎來巨大增長,而這個增長也對諸如算學、元學一類的基礎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算學方面,大秦原來的陰爻、陽爻二進算法,以遠遠不足以滿足藍星的工程應用需求,尤其是在大秦微觀學科衍生出來的量子計算崛起之后,簡單的二進算法已日益成為量子計算更進一步發(fā)展的桎梏。
于是作為大秦最高科技機構(gòu)欽天監(jiān)的總負責人,監(jiān)正墨子,組建算學研究所,啟動新的算法模式研究。
·
鄒衍、惠施,正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也是算學方面的大家。
始皇帝53年,鄒衍、惠施提出多爻組合設想。
始皇帝58年,多爻組合算法被證實可行。
始皇帝60年,二人成功推衍出八卦算法。
新算法初步適配了量子計算并行疊加與相互糾纏干擾的多維拓撲特征。
盡管已經(jīng)有了初步進展,有了揭示量子計算奧秘的潛質(zhì),但此時的研究成果,仍然只是在高山腳下的程度,離真正的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在徐?;貍飨⒌那?年,惠施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
能不能突破二維限制,推衍三維空間的多爻拓撲組合?
鄒衍眼睛一亮,認為值得研究。
于是二人分頭帶領團隊,一千八百多個日夜,數(shù)百人潛心研究,但卻始終山重水復。
而鄒衍、惠施二人這幾年,連做夢都是在計算!
不過基礎學科本來就是摸黑前行的,作為上級領導的墨子深知此理,所以也只能是默默關注。
·
這就是為什么二人見到三維爻卦矩陣,如此激動的原因。
外行也許只覺得這個三維矩陣神秘、復雜,但在鄒衍、惠施那里,卻是重錘猛擊:
那不正是這么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的三維爻卦算法嗎!
二人幾乎是要頂禮膜拜了。
作為研究了數(shù)十年算學的他倆,非常清楚眼前這個矩陣代表著什么。
如果說二人的研究算是走了第一步的話,那么眼前那個矩陣,則已是遠在幾光年之外了!
其中所蘊含的算法技術(shù),二人恐怕要再花上幾萬年時間才搞得出來!
·
如果能憑借徐?;貍鞯娜S爻卦矩陣,成功推衍出新的算法,則傳統(tǒng)算法下需要萬年時間來求解的問題,新算法數(shù)秒就能搞掂!
這意味著大秦的科技實力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爆炸!
而對于墨子,這更擁有另一重意義:
原本徐福這一趟探索,無論成敗都將是單程的,因為飛船所攜帶燃料、物資均有限,不足以支撐返航。
而現(xiàn)在有了新算法,大秦有望短期內(nèi)研發(fā)出亞光速的飛船。
大秦將再啟程飛向南天門。
徐福的命運就不會是孤獨死于他方了!
·
于是,在始皇帝的親自過問下,墨子將全球所有算學方面的精英悉數(shù)召集過來,供鄒衍、惠施調(diào)配使用。
一開始取得了良好的進展,算學研究所成功將八卦算法推衍至六十四卦算法。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突破,整個研究所皆非常振奮。
然而,在如何從二維平面向三維拓撲結(jié)構(gòu)過度這一問題上,卻始終一無所獲。
南天門爻卦矩陣太過深奧,就如同萬丈高閣,大家肉眼可見,卻苦無攀登之梯,爬不上去。
·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問題:
是找到中間過渡載體,以銜接當前認知水平與南天門爻卦矩陣。
此時,有人提出:
徐?;貍餍畔⒅刑岬健渡胶=?jīng)》,這或許也是南天門給的另外一項提示?
鄒衍、惠施認為值得研究,于是成立了數(shù)個小組,分頭對《山海經(jīng)》進行研究。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個組找到了一個可能有效的思路。
該組在對《山海經(jīng)》進行地理路徑抽象描繪時發(fā)現(xiàn),其路徑的三維結(jié)構(gòu),竟然恰巧就是南天門爻卦矩陣的一個初級雛形!
·
這個發(fā)現(xiàn)讓研究所無比振奮,于是整個團隊調(diào)整方向,重點去研究平面爻卦向山海經(jīng)版三維爻卦的過度。
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
簡單的二維爻卦,可以成功推衍出簡單的三維爻卦拓撲模型。
但令人糾結(jié)的是:
這個簡單三維模型無法復雜化。
此前二維爻卦算法,已經(jīng)進化到六十四卦級別,而在這個三維模型中,卻連八卦級別都推衍不出來。
于是,研究再次卡殼。
·
此時,遠在南天門的徐福提出:
“如果《山海經(jīng)》的路徑結(jié)構(gòu)有幫助,那么南天門整個星體的三維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是不是也會有幫助?”
“也許只是《山海經(jīng)》中所包含的結(jié)構(gòu)信息太過簡略,不能支持模型復雜化?!?/p>
“而南天門星體的數(shù)據(jù),則可以作為下一個階梯,支持當前的研究向南天門爻卦矩陣再度靠近?”
其實自傳送完南天門爻卦矩陣之后,徐福一直在與墨子溝通。
徐福也沒有料到,這個爻卦矩陣竟然蘊藏這么大價值。
·
鄒衍、惠施簡直大喜:
如今看來,突破口應該就是這個了!
于是盡管不時會遭遇怪夢的困擾,徐福還是開始忙碌了起來。
兩個月后,徐福回傳了自己的測算成果。
結(jié)果正如設想那樣,南天門的三維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正好成為山海經(jīng)版三維爻卦的下一階段!
至此,鄒衍、惠施帶領的研究所,終于搞清楚了南天門三維爻卦矩陣的原理!
又過了兩年,研究所正式推出了第一版三維爻卦算法。
·
基于新算法,鄒衍、惠施重新檢視了南天門三維爻卦矩陣,更是有了極不尋常的發(fā)現(xiàn)。
兩位算學大家早就認為,南天門爻卦如此復雜的三維拓撲結(jié)構(gòu),應該包含了龐大的數(shù)據(jù),只是早先沒有解密的技術(shù)。
現(xiàn)在,新算法橫空出世,正好就可以拿破譯南天門爻卦矩陣來小試牛刀。
數(shù)月之后,南天門爻卦矩陣破解成功。
在破譯的結(jié)果面前,整個藍星人類幾乎都陷入癲狂!
·
因為,破譯出來的是一部書。
這部書竟然是用華夏文字和符號系統(tǒng)寫成的!
這部巨著的名字是:
《南天門營造法式》
書如其名,這部書是一本純技術(shù)操作手冊,其內(nèi)容講的則是:
如何從0-1建造一個像南天門那樣的星體出來!
原來,徐福這一趟南天門探索,傳回來的遠不只是一套算法!
原來,南天門送給藍星人類的真正大禮,竟然是建造南天門的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