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稍微整理一下儀容,大步上前輕咳一聲道,“李御史可安好?”
這時,李邦華才反應過來,一臉茫然地看著眼前站著的四人,最后把目光定格在朱慈烺身上。
李邦華臉頰抽動一下,眼睛猛地睜開,兩行熱淚潸然落下,“殿下……真的是殿下!殿下沒事,真是大明之幸,天下之幸!”
他曾不止一次勸說皇帝派太子到南京監(jiān)國,給大明留下一絲血脈,可惜崇禎帝一直沒有同意,現(xiàn)在看到朱慈烺安然無恙地突出重圍,李邦華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過了一會,李邦華忽然想起什么,問道,“殿下如何知道老臣的藏身之地?”
不止李邦華困惑,李若璉等人也倍感震驚,這祠堂位置偏僻,太子殿下是怎么知道李御史躲在這的,難道有未卜先知之能?
朱慈烺一把扶住李邦華,淡淡笑道,“昨夜太祖托夢,說我大明氣數(shù)未盡,讓本宮速速趕回南京,保住祖宗基業(yè),還說李御史是國之棟梁,定要帶上你一起南下,同時還一并告知李御史的藏身之所?!?/p>
原來是太祖托夢!所有人困惑的心這才放了下來,同時也對輔佐太子成就大業(yè)有了更多信心,有太祖爺?shù)纳窳Ρ佑樱竺鞯慕缴琊⒍苻D(zhuǎn)危為安。
“事不宜遲,我們休整一下馬上出發(fā),天亮之前一定要抵達天津衛(wèi)!”
楊玉把包袱中僅剩的干糧和清水都拿出來分給眾人,奔波了一夜,所有人都又饑又渴,很快就連吞帶咽把食物都一掃而光。
李若璉也趁這個喘息之機處理傷勢,所幸都只是皮外傷,靜養(yǎng)十來天就恢復了,朱慈烺親自為他擦金創(chuàng)藥,把李若璉感動得涕淚直流。
隨后,五人在祠堂里睡了一會,亥時二刻左右,正式向天津進發(fā)。
由于只有四匹馬,所以楊玉和李時蔭二人只能同乘一匹。
李若璉一馬當先在前面開路,朱慈烺和李邦華緊隨其后,楊玉和李時蔭負責斷后,五人趁著夜色朝正東方向奔去。
晌午時分,終于來到天津衛(wèi)城下!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為拱衛(wèi)京師的南部邊境,設立了天津衛(wèi)。
天津城在明代防御體系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天津并不是敵軍從陸路進攻北京的必經(jīng)之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充當后方基地,集結兵馬,整備船只,轉(zhuǎn)運漕糧。
即便此刻大明已經(jīng)面臨滅頂之災,天津依舊駐扎著一千多精兵,以及數(shù)量非??捎^的武器裝備。
根據(jù)史料記載,天津巡撫名叫馮元飏,同時他還兼兵備副使,兼督遼餉。
馮元飏是崇禎元年的進士,以正直廉潔聞名于朝。父親是南京太仆寺卿,弟弟馮元飆是前任兵部尚書。兄弟二人均以亢直忠君著名,史稱“二馮”。
朱慈烺現(xiàn)在勢單力薄,如果能夠帶著天津衛(wèi)一千多將士南下,將極大充實自己的班底。
馮元飏本就力主太子南遷,得到他的支持應該不難,需要小心的是同樣擔任天津兵備道副使原毓宗。
此人可謂吃里扒外賣主求榮的典型,暗地里早就和順軍私通在一起,北京淪陷崇禎自縊的消息傳到天津后,他率眾奪了馮元飏的兵權,帶隊向順軍投降,清軍入關后又拜到多爾袞門下,最后官至清朝兵部左侍郎。
想要掌控這支精兵,就要想辦法除掉原毓宗這種蛀蟲。
現(xiàn)在雖然已是午時,但受戰(zhàn)亂影響,為加強防御,所有大門都已關閉上鎖,城墻上的守軍看到五人靠近,立時大聲喝道:
“來者何人,嚴禁靠近衛(wèi)所重地!”
朱慈烺不知道這些守軍是誰的人,不敢貿(mào)然表明身份,便朝李若璉使了個眼色,后者當即會意,舉著腰牌拍馬上前喝道,“吾乃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李若璉,有急事面見天津巡撫馮大人,速去稟告!”
聽說來者是官居從三品的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守城將士不敢怠慢,迅速向上級稟報。
趁著等待的空當,朱慈烺忽然對一旁的李邦華說道:
“李大人,南京世家大族盤根錯節(jié),各鎮(zhèn)總兵擁軍自重,本宮南下后,如何才能站穩(wěn)腳跟?!?/p>
這個問題有些猝不及防,李邦華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他深知這是太子殿下給自己出的考題,必須小心應答。
李邦華思忖片刻道,“殿下,老臣認為,京師淪陷,皇上蒙難,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殿下到南京后,第一件事便是登基上位,安撫天下臣民之心?!?/p>
“皓月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以殿之天資聰慧,又何必懷念幾個跳梁小丑,老臣定當肝腦涂地,幫殿下對付那些宵小之輩?!?/p>
朱慈烺很滿意李邦華的表態(tài),馬士英、阮大鋮、左良玉、劉澤清等都不是省油的燈,光憑自己單打獨斗很難是他們的對手,必須有李邦華這種德高望重的朝中老臣配合才有勝算。
李若璉拔馬返回到朱慈烺身邊,低聲道,“殿下,不知天津衛(wèi)有沒有闖軍的內(nèi)應,待會倘若有變,臣會拼死拖住他們,殿下一定要抓住機會逃離!”
朱慈烺點點頭,雖然馮元飏絕對可靠,但亂世之中小心一些總沒有錯。
眾人說話間,城門忽然“吱呀”一聲打開,一飚明軍從城內(nèi)迎了出來,領頭的是一名年近六十卻精神矍鑠的老者,身著緋紅官袍,胸繡錦雞,走起路來勁頭十足。
根據(jù)身體本主的記憶,朱慈烺很快知道這位老者就是天津巡撫馮元飏,從二品的大員。
走在馮元飏左邊的是一名健壯大漢,他身著圓領青袍,胸繡白鷴,正五品官員,想來此人應該就是叛徒原毓宗。
站在馮元飏右邊的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小伙,雖然沒有穿官服,腰間卻別著一把軍刀,相貌與馮元飏有幾分相似,想來應該是他的兒子馮愷章。
雖然李若璉的官階比馮元飏要低,但錦衣衛(wèi)畢竟是天子親軍,誰也不想得罪這種瘟神。
況且京師戰(zhàn)局走向牽動所有人的心,馮元飏親自率隊出城迎接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大人,別來無恙……”
馮元飏雙手抱拳,剛想客套幾句,眼光忽然落在李若璉身后的李邦華身上,然而還沒等他叫出聲,一名身材清瘦卻面容英俊的氣質(zhì)少年便朝他款款走來,馮元飏整個人都當場石化一般,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臣馮元飏參見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