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起晉陽 入長安構(gòu)廈】
——唐朝建立 公元618年
【拓土開疆 天策四方撻】
【萬邦拜階下 共襄貞觀昌華】
——貞觀之治 公元627年
大唐。
僅僅只是三句話,便讓李世民看得喜笑顏開。
當(dāng)年玄武門之變時,局勢可謂是千鈞一發(fā)!
如果他李世民不率先出手,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大哥李建成的致命一擊了。
到了那時,不僅秦王府上下所有人跑不掉,就連那些跟隨他李世民出生入死、征戰(zhàn)沙場多年的將軍們也難以幸免。
雖然事出有因,但是說破天,他也是犯下了弒兄囚父這等天理難容的大罪。
所以這么多年里,李世民的心中始終憋著一口悶氣,久久難以釋懷。
登上皇位以來,他對內(nèi)虛心接納群臣的諫言,大力整頓國家法制,廢除那些殘酷苛刻的刑罰,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并推行均田政策。
對外則不斷開拓疆域,南征北戰(zhàn),先后攻滅強(qiáng)大的東突厥與薛延陀,又成功征服了高昌、龜茲以及吐谷渾等地,進(jìn)而設(shè)立安西四鎮(zhèn),威震四方。
所做的這一切,就是不想給后世只留下一場血腥的宮廷政變。
貞觀之治。
短短的四個字,卻宛如一座巍峨的豐碑,銘刻著他這么多年來不懈奮斗、嘔心瀝血的功績。
無疑是對他所有努力的最高贊譽(yù)和肯定。
【鳳棲明堂御天下】
——武周建立 公元690年
李世民的好心情轉(zhuǎn)瞬而逝。
他怎么也想不到,威震四海的大唐竟然就這樣亡了?
而且,距離自己所在的時代好像并不遙遠(yuǎn),不是自己兒子在位時,就是他孫子統(tǒng)治期間。
從歌詞來看,大唐似乎還是被一個女子所推翻。
這更讓他難以理解。
畢竟,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稱帝,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武周。
武則天卻是面露喜色。
她原本對上天幕已不抱希望,沒想到竟真看到了自己建立的武周。
自從登上皇位以來,她無時無刻不想著能有所作為,向世人證明自己絲毫不遜色于其他人。
可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政績。
因此,國內(nèi)反對她的聲浪此起彼伏,從未停歇過。
甚至還有不少人上書,含沙射影地譏諷她是“鳩占鵲巢”、“禍亂朝綱”。
如今,有了來自天幕的認(rèn)可和背書,想必那些聲音會小上許多。
【盛世醉臥聽琵琶】
——開元盛世 公元713年
【藩鎮(zhèn)獨(dú)大】
——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
【中興跌宕】
——唐朝中后期
【曛日覆黃沙】
——唐朝滅亡 公元907年
大唐。
李世民看得一頭霧水,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武周之后怎么接的又是大唐,難道說大唐并沒有亡?
那這“開元盛世”、“安史之亂”究竟是在武周朝發(fā)生的,還是在他大唐發(fā)生的?
李世民不禁聯(lián)想到漢朝王莽篡漢之事,莫非這次也是類似的情況?
然而,李世民還是想不明白,一介女子又是如何成為權(quán)臣,權(quán)傾朝野的。
雖說大唐如今也設(shè)有女官一職,但她們官階普遍較低,根本無法與男子相比,更別提左右朝廷政事了。
而且當(dāng)年王莽之所以能夠成功篡漢,可不僅僅是因為他手握重權(quán)、權(quán)傾朝野這么簡單。
更是因為他在軍隊、士族乃至民間都有著極高的聲望,可謂是活圣人在世。
幾句歌詞蘊(yùn)含的信息量是爆炸的,讓李世民腦海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個問題。
這些疑問如同一團(tuán)亂麻般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無從下手。
可他又不知道該向誰去請教,一時之間,感覺整個腦袋仿佛要炸裂開來一般,疼痛難忍。
天寶年間。
唐玄宗李隆基身著龍袍,與貴妃楊玉環(huán)并肩漫步于御花園中。
“開元盛世!
哈哈哈哈……”
李隆基望著天幕,心中豪情頓生,不禁放聲大笑起來。
興致高昂之際,靈感如泉涌般噴發(fā)而出,詩興大發(fā)。
身旁侍奉著的宦官見狀,眼疾手快地奉上筆墨紙硯。
李隆基接過毛筆,飽蘸墨汁,然后在紙張上縱情揮灑。
筆走龍蛇之間,一篇?dú)鈩莅蹴纭⑥o藻華美的詩詞迅速成形,躍然紙上。
楊玉環(huán)恰到好處的露出震驚。
“陛下真是好文采,如此佳作堪稱千古一絕,足以名垂青史!”
聽到愛妃的夸贊,李隆基心花怒放,臉上滿是得意之情。
可當(dāng)他再審視自己完成的這篇巨作時,心頭忽然涌起一絲莫名的感覺,總覺得還缺了些什么東西。
沉思片刻之后,李隆基轉(zhuǎn)頭對著身旁的宦官低聲吩咐道。
“速去翰林院傳朕旨意,命翰林待詔李太白即刻作詩一首,題目便是‘開元盛世’。
那宦官領(lǐng)命而去,腳步匆匆。
見皇帝心情愉悅,楊玉環(huán)面露疑惑,輕聲問道。
“陛下,這李太白才華蓋世,其詩文更是超凡脫俗,宛如仙人之筆。
讓他在翰林院擔(dān)任一個小小的供奉,難道不會有些大材小用,委屈了這位才子嗎?”
李隆基渾濁的雙眼此時閃過一絲清明,笑道。
“朝堂之事自有哥奴他們處理,若是讓李太白這種詩仙去處理瑣事,才是真正浪費(fèi)了他的才能。
而且,沒有了他,又讓誰來為我們做詩呢?”
說罷,李隆基不再理會,轉(zhuǎn)過身去專心觀看天幕。
“開元盛世......
好啊,真好!”
......
【裂土相錯雜 何以為家】
——五代十國 公元907年
【燕云讓 北境百年任踏】
【五代復(fù)制轄 梁唐晉漢周罷】
后唐。
尚未造反成功的“兒皇帝”石敬瑭此時正站在營帳外,仰著頭,滿臉惱怒地看著天幕。
一旁的屬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湊上前說道。
“大人,咱們還去聯(lián)系契丹嗎?”
石敬瑭猛的轉(zhuǎn)過身來,雙眼如餓狼一般惡狠狠地盯著手下。
“不去聯(lián)系,難道你想在這等死嗎?
是他李從珂不仁在先,那就別怪我石敬瑭不義了!
那名屬官被嚇得渾身一顫,趕忙低下頭,不敢再多言半句。
石敬瑭見狀,更是怒不可遏,伸手一指前方,大聲呵斥道。
“還愣在這里干什么?
趕快去聯(lián)系耶律德光,若有半點(diǎn)延誤,提頭來見!”
看著下屬連滾帶爬地跑遠(yuǎn),石敬瑭心中的怒火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愈發(fā)旺盛起來。
“哼!割地之事,自古以來便屢見不鮮。
往前說,漢初的韓王信不也曾將土地割讓給匈奴以求自保么?
往近了講,就連唐高祖李淵都曾經(jīng)割讓過河套地區(qū)給突厥。
為何偏偏到了我石敬瑭這里,就要受到這般指責(zé)和非議?
天幕何其不公啊!”石敬瑭咬牙切齒地自言自語道。
可盡管再生氣,他也不敢舍棄與契丹的聯(lián)系,更不敢獨(dú)自面對后唐的軍隊。
石敬瑭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膽子。
最終,只能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罷了,兒皇帝就兒皇帝吧。
不就是認(rèn)一個年齡比自己小十歲的人當(dāng)養(yǎng)父嗎?”
與此同時,大宋。
一處小酒館內(nèi),眾多文人士子齊聚于此,個個神情激憤、慷慨陳詞。
其中一人猛地拍案而起,怒喝道:
“要不是石敬瑭這等豬狗不如之徒,喪心病狂到主動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外族。
致使朝廷失去了養(yǎng)馬地,我大宋怎會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
另一人緊接著附和道。
“說得好,石敬瑭就是一千古罪人,兒皇帝他是當(dāng)之無愧!
像這種人,就該遺臭萬年,遭世人唾棄!”
眾人聞言紛紛點(diǎn)頭稱是,對石敬瑭的憤恨之情溢于言表,恨不得將他給生吞活剝。
......
【陳橋黃袍加 借酒釋甲】
——北宋建立 公元960年
【澶淵之盟 改贈為納】
——澶淵之盟 公元1004年
【華篇難掩 恥落賀蘭山下】
——靖康之變 公元1127年
【建炎南渡 過河成遺話】
——南宋建立 公元1127年
【風(fēng)雨晦冥 莫須有罪罰】
——高宗時期
【敢忘尸諫 屈和于金下】
——紹興和議 公元1141年
【南海之涯 腥浪如麻】
——南宋滅亡 公元1279年
大宋。
宋太祖趙匡胤只覺得天塌了。
歌詞即將唱到大宋時,他是心情激動的。
現(xiàn)在,他是面如死灰。
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quán)、澶淵之盟、靖康之變、莫須有、紹興和議......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里是歌詞,分明是對大宋的聲聲控訴!
趙匡胤不禁自問,難道偌大的大宋就找不出一項能夠令人稱道之處嗎?
而且這些事情里,他只知道前兩項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后面的情況一概不知。
這使得趙匡胤有心想要改變這一結(jié)局,卻也不知從何處著手。
天,塌了!
建炎年間。
宋高宗——完顏九妹趙構(gòu)望著天幕,眉頭緊皺,嘴里嘟囔著。
“這天幕怎么回事?
為何只記載大宋的那些壞事,對于好的方面卻是只字不提!
想漢、唐時期不是也發(fā)生過這種的事,最后不還是會夸贊他好的那一方面嗎?
輪到我大宋,卻全然不顧了。
如此看來,這天幕也并非真正的大公無私啊,也是個有私心的!”
侍立在旁的秦檜趕緊附和道。
“圣上所言甚是!
這世間之人,無論是誰都會有屬于自己的一點(diǎn)小心思,哪怕是那高高在上的仙人恐怕也難以避免。
圣上您僅僅只是用了些許虛名與錢財,就讓宋、金兩國的黎民百姓免受戰(zhàn)亂之苦。這是何等的英明決策。
仙人竟然無法領(lǐng)會其中深意,由此可見,仙人可比不上圣上您吶!”
聽到這,趙構(gòu)不禁微微一笑,擺了擺手,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
“罷了罷了,真是無趣得很?!?/p>
說罷,他轉(zhuǎn)身便欲返回寢宮歇息去了。
正當(dāng)趙構(gòu)剛邁步時,秦檜突然快步向前走了兩步,然后壓低聲音說道。
“圣上,微臣近日費(fèi)盡心思四處搜羅,終于尋得了兩名堪稱絕色的女童。”
此言一出,原本還有些無精打采的趙構(gòu)雙眼瞬間閃過一抹興奮之光,急切地追問道。
“哦?當(dāng)真如此?
那她們現(xiàn)今身在何處?”
秦檜趕忙躬身回答道。
“回圣上,這兩名女童此刻正在微臣的府邸中?!?/p>
“愛卿速速帶路!”
趙構(gòu)臉上是藏不住的興奮。
他自從在靖康之變中被嚇得那方面出問題后,便對年齡較大的女子失去了興趣,只對年紀(jì)小的感興趣。
這秦檜還真是懂他,看來可以重用啊。
......
【大哉乾元 統(tǒng)四海降納】
——元朝一統(tǒng) 公元1279年
【萬方征遠(yuǎn) 行暴政苛雜】
【變夷用夏】
【起義 或命法】
【失于縱馳 瞬而崩塌】
——元朝滅亡 公元13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