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風(fēng)云變幻、暗流涌動的大梁宮廷之中,皇家挑選駙馬一事,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各方勢力懷揣著各自的如意算盤,攪得局勢波譎云詭。
當(dāng)今嘉宗皇帝,雖穩(wěn)坐龍椅,卻日夜憂心忡忡。朝堂之上,黨爭激烈猶如熊熊烈火,燒得朝政烏煙瘴氣,官員們拉幫結(jié)派,明爭暗斗難。十六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削藩之戰(zhàn),本欲以雷霆手段根除藩王割據(jù)之患,怎奈功敗垂成,遺留下了禍根。如今南有楚王,北有燕王秣馬厲兵,野心勃勃,時常與塞外勢力暗中勾結(jié),妄圖從中尋得契機,裂土稱王。更兼邊境之地,甌雒一族頻繁侵擾,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過之處生靈涂炭;墨持部落亦是反復(fù)無常,時不時集結(jié)鐵騎,沖擊邊防,搶奪糧草物資,邊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刻擔(dān)驚受怕。嘉宗皇帝深知,將這內(nèi)憂外患、風(fēng)雨飄搖的大梁江山交付給素來仁弱的太子,實在難以安心。太子生性善良溫和,對待臣民寬厚仁慈,可在這亂世之中,這份仁善卻顯得有些無力?;实蹪M心期望能在新晉進士之中覓得一位有勇有謀、果敢堅毅之士,既能憑借非凡才智幫助自己重整朝綱,撥亂反正,又能忠心耿耿地輔佐太子,穩(wěn)固朝堂根基。而且此人最好與那些盤根錯節(jié)、勢力龐大的門閥家族聯(lián)系不甚緊密,如此一來,便于掌控,不用擔(dān)心養(yǎng)虎為患,威脅到皇家的統(tǒng)治。
而在這復(fù)雜局勢之中,皇上寵愛的鄭貴妃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思。她久居深宮,深諳權(quán)謀之道,多年來一直妄圖為自己和兒子謀求一條通往皇位的康莊大道。聽聞皇上有意在進士中挑選駙馬,她那精明的雙眸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一個精妙的計劃在心中悄然成形。她深知劉丞相在朝中的威望與權(quán)勢,若能讓丞相之子劉長瑜成為駙馬,那劉丞相必定對自己感恩戴德,如此一來,便等同于與自己結(jié)成了無形卻堅實的聯(lián)盟。皇上近來對太子的一些決策和作為頗有微詞,這讓鄭貴妃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想著,只要劉丞相肯為自己所用,憑借他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以及在朝中翻云覆雨的影響力,定能助力自己的兒子皇六子逐步取代太子之位。到那時,她夢寐以求的母儀天下之日便指日可待了。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鄭貴妃可謂是機關(guān)算盡,不擇手段。
可身處這場風(fēng)波中心的若璃公主,心思卻全然不在這些勾心斗角之上。公主生性活潑,自幼對舞刀弄劍癡迷不已,心中滿是江湖俠義情懷。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她前往梅州游歷,在那青山綠水之間,結(jié)識了神秘的劍客——葉洵。葉洵一襲黑衣,深邃而神秘??晒鲄s敏銳地察覺到,在他那冰冷的外表之下,藏著一顆熾熱的心。他行走江湖,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憑借著高超的劍術(shù)和俠義心腸,贏得了無數(shù)百姓的贊譽。公主對這樣的英雄豪杰自是傾心不已,情竇初開的她,芳心悄然暗許給了這位冷面劍客。然而,礙于公主尊貴的身份,諸多禮教束縛,她始終未曾將這份愛意宣之于口。而葉洵本就習(xí)慣了獨來獨往,無拘無束的江湖生活,對兒女情長之事向來淡漠,不喜被任何情感所牽絆。他察覺到公主的情愫后,雖心中有幾分感激與敬重,卻也深知兩人身份懸殊,難有結(jié)果,于是選擇了不辭而別,繼續(xù)浪跡天涯。公主滿心歡喜而來,卻帶著滿心失落回宮,此后便時常悶悶不樂,對宮中諸事都提不起興致。直到聽聞墨持汗王放言要讓大梁公主和親,以換取兩國之間短暫的和平,公主這才如夢初醒。她深知父皇雖然寵愛自己,但在關(guān)乎國家安定、百姓福祉的大事面前,絕不會任由自己任性胡為。于是,在這場瓊林宴上挑選駙馬,便成了父皇保護自己的無奈之舉,也是唯一選擇。盡管公主心中對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進士們百般嫌棄,可她也明白,此時此刻,必須要強裝鎮(zhèn)定,把戲演足,不能讓父皇為難,更不能讓朝堂局勢因自己而變得更加復(fù)雜。
鄭貴妃這邊,心思縝密的她早早便聽聞劉丞相家小姐對榜眼孫正則青睞有加。這一消息如同天賜良機,讓她喜出望外。她立刻在皇上面前極力促成此事,言辭懇切,仿佛一切都是為了公主的幸福著想。在她的巧言令色之下,皇上最終點頭同意。如此一來,劉瑜成為駙馬的路上便少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鄭貴妃心中暗自得意,想著這下劉丞相可就更欠自己兩個人情了,往后必然會對小皇子取代太子之事格外上心??伤f萬沒有料到,劉丞相心中另有盤算。劉丞相為官二十余載,歷經(jīng)風(fēng)雨,看慣了朝堂上的明爭暗斗、起起落落,深知其中利害關(guān)系。他深知孫正則雖是滿腹經(jīng)綸、才華橫溢,可書生意氣太過濃烈,為人處世過于剛直,而且對自己的女兒并無多少愛意,只是將其視為普通友人。他實在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寶貝女兒下嫁于這樣一個不懂珍惜之人。然而,女兒對孫正則一片癡心,劉丞相愛女心切,無奈之下也只有默認這門親事。況且如今鄭貴妃又從旁大力保舉,皇上已然指婚,事已至此,他更是不能再有異議,只能咬著牙認可了。
可對于劉瑜作為駙馬一事,鄭貴妃卻不肯輕易罷休。她特意將劉夫人召進皇宮,屏退左右,神色鄭重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希望劉夫人回去給丞相帶話,言辭間滿是暗示,若是日后劉探花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前程似錦,可千萬別忘了這份榮耀背后,有她鄭貴妃與小皇子的提攜之恩。劉夫人不敢怠慢,回宮后便將原話一五一十地說與丞相。丞相聽完,心中猛地一驚,頓感事態(tài)嚴重。他深知鄭貴妃此舉背后隱藏的巨大野心,當(dāng)下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差人叫兒子來書房。
待劉瑜匆匆趕到書房,劉丞相屏氣斂息,神色凝重地將此事從頭到尾對兒子說了一番。末了,他語重心長地看著兒子,目光中滿是擔(dān)憂與期許,說道:“由此可見鄭貴妃野心不小,皇上雖然對太子頗有微詞,然而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并無廢儲之心。鄭貴妃這般貿(mào)然行事,無異于引火燒身,稍有不慎,便會連累全家。我在朝為官二十余年,一直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素知圣意難測,不可輕易窺探。古往今來,牽扯在立儲之爭中的臣子,大多不得善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況且如今我已位極人臣,樹大招風(fēng),稍有差池,便會招來大禍。如今皇上有意在舉子之中挑選駙馬,你一定要藏拙,切不可鋒芒畢露,萬萬不可中了鄭貴妃的圈套?!眲㈣ぢ犞赣H的諄諄教誨,心中明白此事關(guān)系重大,連忙點頭應(yīng)道:“孩兒記下了?!眲⒇┫嗳圆环判?,又再三叮囑,警告劉瑜此事萬不可泄露,尤其不能告知林回雪。其實,劉丞相心中亦是有著自己的私心??v觀這恩科一眾進士,唯有林回雪才學(xué)出眾、風(fēng)姿卓越,無論是儀表還是談吐,都出類拔萃,被選成駙馬的可能性極大。只要劉瑜不與他爭,便能多一層安全保障。
鄭貴妃見自己順利解決了孫正則這個絆腳石,如今就只剩下一個林回雪橫在眼前,成了她計劃中的最大阻礙。于是,她毫不猶豫地派人請來了司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恩,言辭懇切,許下諸多好處,只求他能幫自己這一回。王恩在宮中浸淫多年,深諳權(quán)謀交易之道,他權(quán)衡利弊之后,最終點頭答應(yīng)。隨即,王恩派手下幾個機靈的小太監(jiān)前去行事,假傳圣旨,將回雪引到一條偏僻的岔路之中,妄圖拖延時間,讓回雪延誤赴瓊林宴的時間。他們深知,在這注重禮儀規(guī)矩的皇家宴會之上,遲到可是大忌,一旦回雪誤時,定會惹怒圣意,屆時取消他競爭駙馬的資格便順理成章了。
帶路的小太監(jiān)把回雪引至一處廢棄的偏殿中,回雪方覺上當(dāng),厲聲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假傳圣旨?”小太監(jiān)對回雪諂媚笑道:“狀元公,有人只是不想你按時到赴宴罷了,我不過是奉命行事?!被匮┬闹幸粍C,知曉這其中必有陷阱,冷聲道:“我這個人犟脾氣,別人越不想讓我做的,我就越想做?!?/p>
小太監(jiān)眼珠子滴溜一轉(zhuǎn),仍不死心地勸道:“去了有什么好?沒準是您不愿意的事,我看您吶,還是找個姑娘,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豈不美哉?以狀元公的皮相,哪個女子不愿為你生兒育女,熱熱鬧鬧過一輩子?”回雪輕揚了一下眉宇,那俊朗的面容上滿是諷刺之意,仿若在看跳梁小丑,“你倒是為我打算得明白,多說無益,有什么伎倆,盡管使出來,本狀元倒要請教?!?/p>
小太監(jiān)眉目一凜,那點討好瞬間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臉陰狠,喝道:“那就對不起狀元公了!”言罷,快速閃到一邊,身后三名內(nèi)監(jiān)打扮的人如惡狼撲食般朝回雪沖了過來,腳步踏地揚起陣陣灰塵。
回雪卻不慌不忙,身姿輕盈似燕,竟快速躍至一人的左邊,衣袂在空中劃出一道瀟灑的弧線。只聽得玎玎玎三聲連響,回雪取下身上三顆圓珠,那圓珠在微光下泛著幽冷的光,仿若藏著無盡鋒芒。他手指輕彈,三顆圓珠裹挾著勁風(fēng),分點向那內(nèi)監(jiān)臉上“迎香”、“承泣”、“人中”三個穴道。那內(nèi)監(jiān)甚至來不及發(fā)出驚呼,便登時倒地。
又見回雪足尖輕點地面,借力一個轉(zhuǎn)身,側(cè)身避開右邊一人揮來的粗壯臂膀,那臂膀帶著呼呼風(fēng)聲,擦著回雪的衣衫而過?;匮╉槃莅恚沂秩缟叱龆?,直擊對方膝蓋外側(cè)的“足三里”穴,那人吃痛,單膝跪地,手中原本緊握的棍棒也哐當(dāng)落地。
此時,最后一名內(nèi)監(jiān)見同伴瞬間落敗,心中懼意頓生,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他大喝一聲給自己壯膽,雙手舞動一根鐵鏈,鐵鏈在空中甩得啪啪作響,妄圖以這聲勢震懾回雪?;匮┐F鏈呼嘯著近身,不退反進,猛地一個箭步?jīng)_入鐵鏈揮舞的圈內(nèi),左手擒住對方手腕,右手用力擊中,那內(nèi)監(jiān)的胸口,他驚恐地瞪大雙眼,一口鮮血噴出,手中鐵鏈無力滑落,這個人也倒地不起。
那小太監(jiān)一看攔不住林回雪,于是對倒地的三人喝道:“快走!”三人逃竄而走,回雪也不阻攔,朝三人背影朗聲道“承讓” 回雪見三人離開后也快步走出殿外,往凌云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