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餃子館老板的建議,老王無奈地攤了攤手。
他也知道有風(fēng)險,可他還能怎么辦?
就算不加入“暖心外賣”,他們在黃團(tuán)也快干不下去了。
“干一單賠一單,這他媽還干個屁!”
餃子館老板聞言,也是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他知道老王說的沒錯。
他的餃子館也因為黃團(tuán)的各種制度,一次次的降低自己的成本。
現(xiàn)在,他外賣做的餃子,家里人從來不碰的。
雖然良心上過不去,但沒辦法,他還要養(yǎng)家糊口啊。
他看著老王店門口那嶄新的紅色招牌,心里五味雜陳,嘆了口氣,搖搖頭走了。
“老地方家常菜”在“暖心外賣”平臺上線之后,老王看著后臺那個清晰的“8%”傭金數(shù)字,心里踏實了不少。
他和兒子王鵬商量了一下,決定先不降價,而是把省下來的成本,實打?qū)嵉赜迷诓似飞稀?/p>
“爸,咱們招牌的紅燒肉,以前肥肉多瘦肉少,現(xiàn)在多加兩塊純瘦的!”
王鵬興奮地比劃著。
“還有那個魚香肉絲,筍絲木耳絲少點,多放點肉,讓分量看著就扎實!”
“蛋炒飯!必須加量,雞蛋多半個!蘇總說了,這叫讓利給顧客!”
老王看著兒子那股興奮勁,心里也熱乎乎的。
多少年了,他們做生意都是摳摳搜搜。
生怕成本超了,被平臺抽干了利潤。
現(xiàn)在,別管這個“暖心外賣”平臺能不能干的過“黃團(tuán)”。
至少這段日子,他們終于能挺直腰桿,憑良心做事了!
這種感覺,舒坦!
老王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偷工減料,搞什么預(yù)制菜外賣,又或者是以次充好,全憑著內(nèi)心的這份善良和骨氣。
他就不信,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做生意,還真就做不成了?
……
附近的寫字樓。
臨近晚飯時間點,許多人已經(jīng)掏出手機(jī)開始摸魚。
順便看看晚上點個什么外賣,吃完還得繼續(xù)加班呢。
“老李,孫哥,你們晚上準(zhǔn)備點啥?”
“我倆準(zhǔn)備下樓吃了,黃團(tuán)的優(yōu)惠券用完了,東西都死貴的……”
“唉……旁邊的飯店也都吃過了,隨便對付一口得了?!?/p>
幾人聊天的時候,旁邊卻突然響起一道聲音,是新入職的實習(xí)生阿坤。
“誒,你們有人用過‘暖心外賣’嗎?”
“好像是最近新上線的,是玄靈科技的蘇陽搞的外賣平臺?!?/p>
幾人湊到阿坤旁邊,開始研究他手機(jī)上最新下載的暖心外賣app。
“新平臺,怎么沒活動?。俊?/p>
“確實沒活動,但是價格好像比黃團(tuán)便宜誒,而且配送費(fèi)也幾乎沒有……”
“店有點少啊,要不就點這個吧,老地方家常菜,我經(jīng)常點他們家。”
……
老地方家常菜。
父子倆正展望未來呢,暖心外賣的后臺突然“叮咚”一聲,來了第一單生意。
上去一看,是一個大單子。
魚香肉絲蓋飯,小炒肉,木須肉……
看到上面的消息,老王頓時喜笑顏開,趕緊穿上圍裙就到后廚忙活。
這可是入駐暖心外賣后的第一單,他必須要全力做好。
老王親自下廚,王鵬仔細(xì)打包,父子二人配合格外默契。
而且,老王還特意多加了一勺米飯,王鵬用便簽紙寫了句:“新平臺上線,感謝支持,給您加量了!”
沒過多久。
一個穿著嶄新紅色馬甲,背后印著“暖心送”三個大字的年輕小伙子走了進(jìn)來。
小伙子不像黃團(tuán)的騎手那樣行色匆匆,滿臉焦慮,反而顯得很精神,笑容也挺真誠。
“老板,暖心外賣取餐?!毙』镒勇曇艉榱?。
“好嘞!”
王鵬趕緊把打包好的外賣遞過去。
小哥接過外賣,仔細(xì)檢查了一下封口,笑著說:“辛苦了老板!我們平臺要求輕拿輕放,保證送到顧客手里還是熱乎的!”
說完,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啬弥赓u走了。
老王看著騎手的背影,心里嘀咕:“這暖心外賣的騎手,看著是不一樣哈……”
騎手剛走,王鵬就時不時地拿起手機(jī),查看后臺的動靜。
“叮~”
王鵬聞聲而動,激動地拿著手機(jī)沖到老王面前。
“爸!你看!顧客給好評了!”
老王湊過去一看,只見暖心外賣的用戶評價區(qū),一條新鮮的五星好評赫然在列:
【老地方家常菜忠實粉絲!今天發(fā)現(xiàn)他們上了新平臺‘暖心外賣’,點了一份魚香肉絲,我的天!分量比以前足了好多!”
【肉絲和筍絲都多了!味道還是那個味,好吃!必須五星好評!】
看著這條評論,老王眼眶有點發(fā)熱。
做餐飲的,最想要的不就是顧客這句實實在在的認(rèn)可嗎?
“好!好啊!”老王連聲說道。
消息像長了翅膀。
“老地方家常菜”上了個新平臺,不僅沒漲價,分量還變多了。
這事兒很快就在附近常點外賣的紅包群、打工群里傳開了。
一些原本因為性價比降低而不再點“老地方”的顧客,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在暖心外賣下了單。
結(jié)果無一例外,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他家回鍋肉肥肉少了,香得很!”
“宮保雞丁的雞肉和花生都多了,良心?。 ?/p>
“關(guān)鍵是,配送費(fèi)好像也比黃團(tuán)便宜兩塊錢?”
一時間,“老地方家常菜”在暖心外賣上的訂單量開始緩慢但穩(wěn)定地增長。
雖然總量還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黃團(tuán)。
但增長的勢頭,以及后臺那筆扣除8%傭金后明顯更豐厚的進(jìn)賬,讓老王和王鵬喜上眉梢。
隔壁餃子館老板這幾天沒少偷偷觀察。
他看到“老地方”門口取餐的暖心騎手越來越多,雖然不像黃團(tuán)騎手那樣扎堆,但每個騎手看起來都挺規(guī)矩。
他也跟不少人打探過,都說“老地方”現(xiàn)在分量足,劃算。
中午的時候,他甚至看到一個熟客,以前經(jīng)常點他家餃子的,竟然提著“老地方”的飯盒從旁邊走過去。
餃子館老板心里咯噔一下。
他走到“老地方”門口,假裝路過,伸頭往里看了看。
老王正哼著小曲兒在灶臺忙活,王鵬在打包,臉上都是笑。
那股子忙碌又透著舒坦的勁兒,跟他自己店里那種死氣沉沉、愁眉苦臉的氛圍,形成了鮮明對比。
“老王……”
餃子館老板忍不住開口,語氣帶著一絲試探。
“你那個……暖心外賣,真……真那么好?”
老王停下顛勺的動作,轉(zhuǎn)過頭,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
“好不好,試試不就知道了?”
“反正,人家不收錢。”